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5)
2023(11861)
2022(10595)
2021(10089)
2020(8550)
2019(19707)
2018(19874)
2017(39126)
2016(21231)
2015(23813)
2014(24029)
2013(24002)
2012(22261)
2011(20112)
2010(20066)
2009(18536)
2008(18216)
2007(16044)
2006(14121)
2005(12598)
作者
(63066)
(51857)
(51687)
(49232)
(33056)
(24938)
(23565)
(20375)
(19503)
(18672)
(17701)
(17403)
(16479)
(16448)
(16070)
(15816)
(15664)
(15396)
(14881)
(14833)
(12875)
(12862)
(12507)
(11748)
(11748)
(11668)
(11595)
(11474)
(10517)
(10267)
学科
(83716)
经济(83616)
管理(61308)
(59762)
(48494)
企业(48494)
方法(40398)
数学(35247)
数学方法(34871)
中国(23935)
(22631)
(22039)
(18961)
业经(17925)
(16819)
(15997)
贸易(15990)
地方(15856)
(15584)
技术(15579)
农业(15017)
(14802)
银行(14760)
(14107)
(13756)
(13650)
理论(13614)
财务(13590)
(13563)
财务管理(13562)
机构
大学(310645)
学院(307310)
管理(122755)
(122323)
经济(119616)
理学(106565)
理学院(105371)
管理学(103654)
管理学院(103092)
研究(102687)
中国(75909)
(66654)
科学(64609)
(57736)
(52100)
(49007)
研究所(47495)
财经(46595)
业大(46331)
中心(45687)
(43312)
北京(42518)
(42324)
(40076)
师范(39687)
农业(38631)
(37325)
经济学(36476)
(35747)
财经大学(34875)
基金
项目(208383)
科学(163106)
研究(152321)
基金(150651)
(131266)
国家(130214)
科学基金(110937)
社会(94387)
社会科(89389)
社会科学(89366)
(80713)
基金项目(80527)
自然(72602)
自然科(70878)
自然科学(70859)
自然科学基金(69564)
教育(69234)
(68427)
资助(62604)
编号(62180)
成果(50985)
(46469)
重点(46153)
(44239)
(43454)
课题(42414)
创新(40551)
科研(39993)
教育部(39518)
项目编号(38738)
期刊
(131431)
经济(131431)
研究(92501)
中国(54332)
学报(49194)
科学(45260)
管理(44967)
(43610)
(41462)
大学(36775)
学学(34589)
教育(32955)
农业(30615)
(26748)
金融(26748)
技术(25627)
财经(22290)
业经(21860)
经济研究(21190)
(18874)
问题(17860)
科技(16805)
理论(16504)
图书(16171)
技术经济(15358)
实践(15208)
(15208)
(15122)
现代(14175)
商业(13774)
共检索到443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博  贾志永  刘晓鹏  
本文在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基础上,依据某种原则将工业部门细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工业部门的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进行了横向比较,得出不同工业部门科技投入有效性的不同特点,从而将我国工业领域科技投入有效性的认识规律深入到了工业内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汉伟  
一、工业部门结构的含义工业部门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工业行业之间及工业行业各部分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现代工业生产存在着广泛的技术经联系。现代工业生产建立在严密的分工协作基础上,任何一件产品包含许多部门、行业、企业、设备、人员的共同劳动,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这种客观的技术经济联系,要求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研究工业部门内各行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要求的比例关系,是研究工业部门结构的核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停  
笔者考察了中国工业部门市场份额的流动性,从动态视角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竞争程度提供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法。尽管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工业集中度保持相对稳定,但通过市场份额流动性的经验研究发现,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流动性。进一步考察工业集中度与流动性关系,发现集中度与流动性显著正相关。集中度并不能预测流动性,对行业竞争程度的衡量上,集中度指标与流动性指标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笔者对简单"结构操纵"产业组织政策提出质疑,政府需要关注那些高度集中的市场,但高度集中并不是反垄断的充分条件,高度集中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流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在采用DEA方法估算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当工业部门资本深化程度较低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与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部门的就业。然而,随着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路径开始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偏离,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逐渐增强,甚至超过了"补偿与创造效应",使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了负的净效应。基于此,我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一条尽可能发挥对就业具有"补偿与创造效应"的技术进步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春梅  高阳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我国工业部门间的减排成本,根据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构建了行业间碳交易模型,探讨了在我国碳交易试点排放权分配办法下,要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碳交易市场对行业间减排成本和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减排成本随着排放强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度随着排放强度的减小而增加;在碳排放强度较高的部门减排潜力大,其减排成本较低,而碳排放强度较低的行业减排成本较高;要实现2020年降低45%的减排目标,比减排40%时要多增加近三倍的减排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佩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量化考察了1998~2007年间工业部门的资源错配,发现:各年平均来看,资本与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错配,降低了工业部门总体全要素生产率(TFP)的19%,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大约是劳动力错配的10倍。跨时期看,采矿业、制造业内部的资源错配程度大幅缩小,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不明显。回归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低、国有企业比重越大、进出门槛越低以及中西部地区比重越大的行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就业重配置率越高的行业,越可能投入了过多的劳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国涓  郭崇慧  凌煜  
本文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为基础,通过在能源要素份额方程中增加能源价格的非对称影响约束,将MES模型与能源价格非对称影响结合起来,建立了测算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和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反弹效应为39.48%,虽然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整体呈现出能源节约的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清泉  卢博科  袁莹翔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和特点,必须大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从效率的层面看就是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而提高产出。通过创新系统理论和技术效率理论,本文应用DEA方法测度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3个行业1999~2006年间的行业R&D效率。研究发现,大中型工业企业近年来R&D效率提升并不明显;高投入强度的行业并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从长远来看,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加大投入,创新效率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兰品  陈锡金  唐留昌  
本文按照国有经济比重和垄断程度对工业部门内主要行业进行排序,并分为国有垄断行业、国有竞争性行业和非国有竞争性行业三种类型;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离各行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并通过不同类型行业各自主要生产要素回报与其贡献偏离状况和程度的比较,揭示中国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垄断行业在要素收入分配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偏差;与另两类行业相比,国有垄断行业主要要素的回报与其贡献严重偏离,甚至完全背离;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的垄断和国有化程度高。因此,降低进入壁垒,提高市场化程度,调整国有垄断行业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对于实现公平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早  韩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对劳动力收入分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男性和女性劳动力收入水平差距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在Aghion等(2017)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低技术部门与高技术部门,从性别视角刻画了人工智能发展对不同工业部门、女性和男性劳动力需求结构及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证明:第一,人工智能发展在增加低技术工业部门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将增加高技术工业部门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第二,人工智能发展将会缩小低技术工业部门的性别工资水平差距,扩大高技术工业部门的性别工资差距;第三,位于收入分布中高端的劳动力更容易从人工智能发展中获取工资水平的提升。本文进一步发现,性别歧视是造成低技术工业部门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则是造成高技术工业部门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性别歧视的监管,积极引导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学习“人机协作”所需专业技能,鼓励企业进行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建立国家高素质人才储备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皓  郑垂勇  
通过对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考虑到科技经费的总体投入量、科技资金的来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量以及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以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产业部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江苏省工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方案,得出科技经费投入相较于科技人员投入对江苏省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的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区域产业部门科技资源的配置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建立多元化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加大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动态地调整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培工程,增强科技人力资源后备力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德发  阮大成  王海霞  
当前,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以便真实地反映各国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联合国颁布的SEEA中关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实践,构造出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投入产出核算模型;然后利用200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在考虑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提下,对上海市工业部门的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并把测算结果同传统意义上的GDP进行了比较。文章的测算结果对研究上海市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平衡关系,找出上海市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部门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为上海市进行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动分析王岳平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库兹涅茨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人均国民收入在50~130美元(1958年美元,下同)时是产值结构变动频率最高的第一个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京燕  邹海英  
通过构建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模拟评价中国各部门因碳价格引入所承受的短期影响,并量化评估为缓解能源密集型和贸易暴露型部门的竞争力影响所采取的补偿减缓措施的效应。分析表明,短期内引入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碳价格会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严重损害,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高的部门承担了所有工业部门中的主要成本负担,能源密集型且高碳排放的行业因碳价格额外成本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幅度和产出下降幅度更大,贸易暴露型部门如大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下降幅度也较大;缓解措施模拟情景下,对关键部门的减缓效应达到原竞争力损失的70%左右,降低了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息禾  顾强  
入世后,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对我国某些行业的冲击会较大。但是,入世对工业部门而言,有利有弊,经过努力,总体上可以做到利大于弊。请看入世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及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