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6)
- 2023(6618)
- 2022(5535)
- 2021(5265)
- 2020(4382)
- 2019(10168)
- 2018(9983)
- 2017(21246)
- 2016(11470)
- 2015(13074)
- 2014(13259)
- 2013(13251)
- 2012(12445)
- 2011(11300)
- 2010(11684)
- 2009(11439)
- 2008(11457)
- 2007(10476)
- 2006(9834)
- 2005(9235)
- 学科
- 济(48081)
- 经济(48023)
- 管理(39119)
- 业(36807)
- 企(29822)
- 企业(29822)
- 方法(18565)
- 数学(16582)
- 数学方法(16324)
- 中国(16221)
- 财(15459)
- 农(15061)
- 制(13973)
- 策(11555)
- 业经(11536)
- 贸(10992)
- 贸易(10986)
- 银(10900)
- 银行(10898)
- 易(10776)
- 行(10404)
- 农业(9133)
- 税(9108)
- 地方(8692)
- 税收(8638)
- 收(8573)
- 体(8484)
- 务(8482)
- 融(8461)
- 金融(8461)
- 机构
- 学院(168826)
- 大学(166970)
- 济(77372)
- 经济(75692)
- 管理(67190)
- 理学(56341)
- 理学院(55825)
- 研究(55775)
- 管理学(55190)
- 管理学院(54843)
- 中国(47189)
- 财(40832)
- 京(35062)
- 财经(30436)
- 科学(28761)
- 所(27815)
- 经(27284)
- 江(26909)
- 中心(25783)
- 研究所(24002)
- 经济学(23250)
- 北京(23168)
- 财经大学(22088)
- 州(21643)
- 范(21279)
- 师范(21177)
- 经济学院(20906)
- 农(20784)
- 院(19944)
- 业大(18581)
- 基金
- 项目(95713)
- 研究(76767)
- 科学(76543)
- 基金(69129)
- 家(57044)
- 国家(56523)
- 社会(49577)
- 科学基金(49141)
- 社会科(47046)
- 社会科学(47035)
- 省(36830)
- 教育(35402)
- 基金项目(35283)
- 编号(32604)
- 划(30631)
- 资助(29406)
- 自然(28759)
- 成果(28394)
- 自然科(28051)
- 自然科学(28045)
- 自然科学基金(27544)
- 课题(22924)
- 部(22654)
- 发(21531)
- 重点(20985)
- 性(20599)
- 教育部(20116)
- 项目编号(20016)
- 创(19987)
- 人文(19882)
共检索到274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赵崇生
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经济效益、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等环节,分析了我国第二、第三次经济普查期间工业转型升级出现的新变化。其次,通过构建反映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3年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效果已初步显现。并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例,分析了增加值率与自主创新主要环节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研究人员数量、新产品销售占销售收入比重与增加值率提升具有十分显著关系。同时,我国工业存在增加值率明显偏低,劳动者报酬增速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评价分析 薄弱环节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总体看,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进展效果未达预期,多项"十二五"指标未能如期实现。表现在:工业规模扩张明显放缓,工业增长质量效益亟待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所增强,而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效率有待改善;产业结构开始向高加工度升级,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节能环保目标可如期实现,绿色制造发展任务依然紧迫。诸多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主要包括:产业准入带有行政干预色彩,产业竞争活力受到抑制;产业退出机制不健全,落后企业难以有效退出市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企业创新活力有待释放;绿色制造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绿色制造配套服务发展滞后。为此,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作用边界,加快推进工业相关...
关键词:
工业 转型升级 产业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元
随着外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我国产品正在由粗放式的价格竞争转向高附加值的品牌和技术竞争,出口企业遭遇来自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壁垒。近年来,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面临发达国家设置的知识产权壁垒,我国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布局力度不够、相关法律不完善、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缺失等诸多挑战。应当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个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出口 知识产权壁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建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转变的后工业化阶段。按照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金融结构的变迁。在后工业化阶段,中国制造业呈现出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基本趋势,对应着产生了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升级,尤其是为快速涌现出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要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转型。其中,科技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和财富管理是商业银行在后工业化时代支持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转型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吕铁 邓洲
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对未来5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工业结构 转型升级 变动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性内容。"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基于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转型升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但总体而言,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场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金融危机之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之中。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找准新的历史定位,进行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与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杏头
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对接,不仅能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拓宽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但两者间的对接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对接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对接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接环境不完善、对接渠道不畅、服务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四大方面;最后提出了改善环境、构建完善渠道体系、创新民间金融形式、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加强对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监管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民间资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转型升级还远未结束。"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推进转型升级。即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制造、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以管理创新作为降低成本的抓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佩茹
饲料工业是养殖业的基础。平均每年以25%的高速度发展。其基本现状是集团化和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地区间、企业间差异扩大,饲料产品质量稳定,饲料及其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原料日益短缺,产业链条脆弱,利率低,行业自律性差,无序竞争严重,标准化体系和质管体系不健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信息化水平低等。要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须采取以下对策:①大力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解决人畜争粮予盾。②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③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④加快标准化进程。⑤加强饲料中添加剂管理。⑥建立完善的信息库。
关键词:
饲料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花
工业云是行业云应用发展的重点,是通过云计算创新服务模式和信息资源整合为工业提供强大基础服务支持,进而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工业云发展面临整体布局和统筹规划不足、应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安全信任系统尚未建立、服务需求体系尚未形成、应用推广面临一定障碍等问题。为促进我国云计算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应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产业资源整合;提高应用意识,促进创新发展;完善安全信任体系;建设服务需求渠道,抢占市场发展先机;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清除应用推广壁垒。
关键词:
云计算 工业云 工业化 信息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源 陈颖婷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正在由主要受短期外部冲击向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方向转化,其结果是经济增速中长期水平的下移。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回落只是诱因,内需回落则是主因。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中长期分化趋势。供给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供需错位加剧。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必须调整供需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跨越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放缓 供需结构调整 工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振卓
当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使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给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市场监督管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是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曲建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包括五个领域的转型,即股权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和营销市场转向,同时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集聚配套、增值能力五个方面升级。国家可在财政、税收、企业、资金、土地、监管区域以及交通等方面适当调整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加以引导,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裕全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也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因此理顺和思考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对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