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4)
2023(11244)
2022(9720)
2021(8735)
2020(7704)
2019(17624)
2018(17320)
2017(34055)
2016(18952)
2015(21313)
2014(21215)
2013(21198)
2012(19985)
2011(18279)
2010(18509)
2009(17550)
2008(17783)
2007(16202)
2006(14274)
2005(12749)
作者
(60417)
(50719)
(50340)
(48007)
(31862)
(24364)
(23078)
(19830)
(18794)
(17985)
(17240)
(16788)
(16176)
(15910)
(15852)
(15767)
(15606)
(14980)
(14683)
(14567)
(12974)
(12503)
(12339)
(11610)
(11375)
(11229)
(11226)
(11166)
(10260)
(10208)
学科
(78778)
经济(78687)
管理(53079)
(51328)
(39888)
企业(39888)
方法(38764)
数学(34776)
数学方法(34469)
(22431)
中国(21387)
(21059)
(18213)
(17141)
贸易(17137)
(16693)
业经(16381)
(15869)
农业(14602)
(13590)
银行(13521)
地方(13492)
(12888)
环境(12811)
(12733)
财务(12716)
财务管理(12681)
(12281)
金融(12278)
企业财务(12005)
机构
大学(291535)
学院(288241)
(119253)
经济(116949)
管理(106789)
研究(100362)
理学(92764)
理学院(91647)
管理学(90039)
管理学院(89515)
中国(74118)
科学(65151)
(61312)
(59469)
(54725)
(53670)
业大(49483)
研究所(49284)
农业(47919)
中心(44821)
财经(44381)
(42680)
(40238)
北京(38241)
经济学(37407)
(36958)
师范(36435)
(35138)
经济学院(34273)
(33680)
基金
项目(192032)
科学(149074)
基金(139641)
研究(131956)
(125213)
国家(124214)
科学基金(103385)
社会(84163)
社会科(79784)
社会科学(79752)
(75176)
基金项目(74796)
自然(68856)
自然科(67248)
自然科学(67216)
自然科学基金(66055)
(64699)
教育(60634)
资助(56855)
编号(51763)
重点(44147)
(42790)
成果(42043)
(41538)
(39844)
计划(38121)
科研(37856)
创新(37452)
课题(35908)
教育部(35680)
期刊
(125823)
经济(125823)
研究(80487)
学报(55506)
(52754)
中国(49245)
科学(47593)
(41095)
大学(39891)
学学(38072)
管理(36108)
农业(35479)
(24904)
金融(24904)
教育(24508)
财经(22265)
技术(21899)
经济研究(21073)
业经(21016)
(19073)
(18737)
问题(17991)
(15527)
(15243)
技术经济(14938)
业大(14328)
商业(14261)
理论(13911)
统计(13856)
科技(13734)
共检索到41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胜  李晓璐  
文章以我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实证测算并分析了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obit模型研究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省际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测度方面,现阶段我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呈动态改进趋势,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明显偏低;在地区差异方面,西部可节能量占比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即西部地区由于较低的工业能源效率导致其存在较大节能潜力;在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方面,企业规模、外商投资、科研投入对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外商投资反映的工业对外开放程度影响程度较大,而产业集中度对地区工业能源提高存在制约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辉  冉启英  王宏森  
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存在着较大的地区间差异;考察期内除西部地区呈现出小幅波动上升外,东、中部地区以及全国整体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化。(2)影响因素中:农民收入水平、有效灌溉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增加值地区占比、农业科技研发对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要素投入规模、财政政策则阻碍了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宋美喆  
文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D存量、市场化水平为一般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凤  陆建明  
本文将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归结为技术因素、稀缺性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三个方面,为分析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我国经济数据为基础,在将上述三个因素量化之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确定了它们与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上述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计量分析的结论,为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宋美喆  
以指数分解分析法对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解,从中找出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一为产业结构因素、二为技术进步因素。根据变量关系在时间上的非稳定性特征,建立了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时变参数模型。分析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力是持续稳定上升的,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主导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而且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这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刚性高耗能技术结构所导致的。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的重点必须立足于长期,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能技术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艳敏  董会忠  
采用考虑非期望SBM模型测算我国2007~2018年工业能源生态效率,利用趋势图、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其阶段变化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工业能源生态效率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2007~2013年为平稳期,效率值始终在0.400附近波动,2014~2018年为显著增长期,且增幅逐渐加强;地区差异性由低效率聚拢向均匀分布演化;②空间上呈现中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分布格局,空间集聚特征主要为H-H集聚、L-H集聚和L-L集聚;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规制对我国整体及分区域抑制作用明显,而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则主要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喜平  姜晔  
运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我国2001~2008年36个工业行业在二氧化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法估计了在此期间累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同时考察了影响碳排放约束下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高效率工业行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行业内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行业产权结构等都能显著提高能源效率水平,而能源消费结构则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粮食生产既是产生能量物质,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在当今全球性能源紧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从能源视角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能值核算出发,对主要投入的能源要素进行无量纲整合,在我国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SFA)模型对粮食生产的能源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解,并进一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粮食生产能源效率变化进行解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能耗上升但相应能效却呈现周期式下降;劳动力产出弹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凌洁  
如何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我国能源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把环境因素加入到考量能源效率的指标体系当中,对能源效率重新定义,接着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制度(能源市场化)、交通运输、工业能源投资等方面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测算出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比重来看,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影响系数最大;其次是交通运输,技术进步;而经济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文章利用DEA模型测度了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考察了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在2008和2009年出现了下降,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负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传琴  刘岩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提高能源效率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两大困境的必经之路。本文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能源效率模型,以山东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1996-2010年山东省17地市际面板数据,在生产函数中加入环境污染这一非合意产出,测算出山东省各地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各地市节能潜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目标区间内,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均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差距较为明显;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同全要素能源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文君  陈远文  邹树梁  
本文在湖南2005-2012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地市(州)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并分析了影响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市(州)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等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息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湖南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不断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恒  刘士栋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研究我国2015年工业各行业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部环境等非经营性因素会显著影响工业行业生态效率,剥离这一因素后,各行业生态效率均获得大幅提升,这说明非经营性因素对提升生态效率作用很明显。因此,提升行业利润率水平、增大外商直接投资、强化R&D投入强度和市场化产权结构均能显著地促进行业生态效率的改善。进一步对比分析后发现,工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污染排放强度越低、资本使用量越多和市场竞争越充分的行业,其生态效率表现得越好。因此,当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征实施差异化的环境和产业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