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3)
2023(6063)
2022(5556)
2021(5143)
2020(4721)
2019(11151)
2018(11220)
2017(23207)
2016(12774)
2015(14845)
2014(15161)
2013(15419)
2012(14744)
2011(13557)
2010(13793)
2009(13331)
2008(13513)
2007(12435)
2006(10962)
2005(10045)
作者
(39422)
(33116)
(32749)
(31643)
(20858)
(15806)
(15292)
(12870)
(12187)
(11648)
(11100)
(10853)
(10498)
(10425)
(10423)
(10355)
(10232)
(9734)
(9573)
(9539)
(8287)
(8285)
(8140)
(7634)
(7447)
(7417)
(7366)
(7349)
(6695)
(6671)
学科
(58714)
经济(58660)
(34817)
管理(34476)
方法(29995)
数学(27467)
数学方法(27285)
(25250)
企业(25250)
(17161)
中国(16423)
(14396)
(12604)
贸易(12600)
(12287)
(12117)
(10962)
农业(10896)
业经(10853)
(10212)
银行(10187)
地方(9991)
(9739)
(8891)
金融(8889)
(8466)
环境(8445)
(8217)
财务(8201)
财务管理(8173)
机构
大学(199676)
学院(198159)
(88019)
经济(86241)
管理(74429)
研究(67686)
理学(63434)
理学院(62751)
管理学(61833)
管理学院(61466)
中国(52324)
(42408)
(41226)
科学(40511)
(35675)
(35391)
财经(32907)
研究所(32169)
中心(30763)
业大(29815)
(29768)
(29675)
农业(28294)
经济学(28259)
北京(27179)
经济学院(25879)
(24753)
师范(24516)
财经大学(24244)
(23679)
基金
项目(122129)
科学(94574)
研究(89194)
基金(87766)
(76274)
国家(75671)
科学基金(62998)
社会(56218)
社会科(53280)
社会科学(53262)
(47152)
基金项目(46207)
教育(40931)
(40102)
自然(39595)
自然科(38595)
自然科学(38580)
自然科学基金(37890)
资助(37339)
编号(37158)
成果(30684)
(28338)
重点(27726)
(27137)
课题(25142)
(24685)
教育部(23973)
科研(23628)
创新(23241)
人文(23190)
期刊
(95980)
经济(95980)
研究(59875)
中国(34256)
(31631)
(30993)
学报(30331)
科学(27416)
管理(25413)
大学(22408)
农业(21228)
学学(21145)
(19488)
金融(19488)
技术(17191)
教育(16920)
财经(16580)
业经(15972)
经济研究(15970)
(14283)
问题(14142)
(12007)
技术经济(11558)
(11291)
理论(11000)
统计(10927)
商业(10400)
实践(9890)
(9890)
国际(9440)
共检索到29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一、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 第一,我们关于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是:(1) 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出发去研究;(2) 从系统因素的决定过程去寻求方法;(3) 从市场经济过程和依据商品经济基本原则去进行分析。因此,国外有关经济增长因素核算和分析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然而,在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研究中,我们又不能不面对所存在的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方法及数据 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Y=AL~αK~β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增加值(亿元),L为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α、β分别为L、K的产出弹性,A为结构参数,α、β、A由观测年度各省市区工业有关指标的混合数据经回归计算确定。通过引入适当条件,对柯布-道格拉斯(C-D)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金续  
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成果的主要指标,但二者特点、作用不同,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测算生产率,测定结果及分析结论也有很大不同。本文分别采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区工业生产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生产率的增长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收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学界日渐注重生产率问题的研究,并相继开展了对我国生产率问题的规范和实证研究。一、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是一个效率的概念,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投入(即所占用或消耗的资源)转化成产出的效率。广义地,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与产品或劳务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昭玲  
产品内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由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对中国工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验证了这种积极效应。并且,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行业特性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各行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出口密集度高的行业表现出更快地参与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去的趋势,在这些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影响也更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生产率课题组  
1981年至199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跨越“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历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各种矛盾与问题,集中表现在生产率诸因素相互制约与联系的过程中。认识、分析并正视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是本项研究的最初设想,也是寄于的最终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义青   顾培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柴志贤  黄祖辉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中国19个二位数行业的3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回归结果显示,不论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主要发现有:(1)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不太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2)多样化对一些行业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与行业特征并无特别关联;(3)竞争效应总体影响较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行业的生产率提高,对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技术效率普遍有负面影响,但对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4)FDI对各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生产率是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一般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指出:生产率是“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角度来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刘毅群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李健  
一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程度、来源和影响因素是贯穿宏观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政策制订的核心问题。本课题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以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为基础,把工业生产率增长因素分为要素扩张和要素效率提高两大类,系统考查影响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因素,各因素作用的机制及效力,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沿着经济整体、省际和行业3个层面,运用面板数据,测度贸易的技术溢出、FDI的技术溢出、国内R&D以及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条件等因素对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1994年第6期《经济研究》刊登了由胡永泰、海闻和金毅彪合写的论文“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以下简称“胡文”)。这篇文章以及他们在国外不同场合下发表的几篇类似的文章(Woo et al,1993a,1993b)都集中对我们所得出的、改革以来中国国营工业生产率获得改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付军明  
本文在传统的两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形成三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1998—2011年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变迁和各地区工业TFP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震荡式的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2%,且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恶化对TFP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东部和西部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西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位居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工业T...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生产率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中心问题之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支状况的改善、通货膨胀的抑制等都与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密切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工业改革极为引人关注,因此,作为评估改革努力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就格外引人注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