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8)
- 2023(10158)
- 2022(9136)
- 2021(8761)
- 2020(7476)
- 2019(17531)
- 2018(17783)
- 2017(35140)
- 2016(19098)
- 2015(21686)
- 2014(21803)
- 2013(21722)
- 2012(20071)
- 2011(18153)
- 2010(18137)
- 2009(16611)
- 2008(16194)
- 2007(14126)
- 2006(12541)
- 2005(11083)
- 学科
- 济(75535)
- 经济(75452)
- 管理(53817)
- 业(50506)
- 企(40941)
- 企业(40941)
- 方法(36659)
- 数学(32195)
- 数学方法(31871)
- 中国(21870)
- 农(20079)
- 财(18577)
- 学(16183)
- 业经(16084)
- 地方(14798)
- 制(14725)
- 贸(14546)
- 贸易(14536)
- 易(14145)
- 农业(13057)
- 和(12526)
- 银(12389)
- 银行(12354)
- 环境(12201)
- 理论(12019)
- 行(11794)
- 技术(11753)
- 务(11100)
- 财务(11040)
- 财务管理(11014)
- 机构
- 大学(274792)
- 学院(271580)
- 管理(110189)
- 济(108153)
- 经济(105726)
- 理学(95546)
- 理学院(94502)
- 管理学(92929)
- 管理学院(92438)
- 研究(89814)
- 中国(67171)
- 京(59281)
- 科学(55994)
- 财(50385)
- 所(45069)
- 研究所(41019)
- 农(40619)
- 财经(40576)
- 业大(40120)
- 中心(39789)
- 北京(38104)
- 江(38058)
- 经(36821)
- 范(35897)
- 师范(35614)
- 院(32848)
- 农业(31881)
- 经济学(31812)
- 州(31443)
- 财经大学(30228)
- 基金
- 项目(184334)
- 科学(143982)
- 研究(136035)
- 基金(133032)
- 家(115250)
- 国家(114324)
- 科学基金(97653)
- 社会(83687)
- 社会科(79225)
- 社会科学(79203)
- 基金项目(71522)
- 省(71045)
- 自然(63951)
- 自然科(62379)
- 自然科学(62365)
- 教育(61875)
- 自然科学基金(61219)
- 划(60239)
- 编号(56641)
- 资助(55189)
- 成果(46137)
- 部(40976)
- 重点(40694)
- 发(39088)
- 课题(38197)
- 创(37877)
- 创新(35298)
- 科研(35292)
- 项目编号(35184)
- 教育部(34932)
- 期刊
- 济(118261)
- 经济(118261)
- 研究(82848)
- 中国(47541)
- 学报(41601)
- 管理(40647)
- 科学(38576)
- 农(36194)
- 财(35505)
- 大学(31378)
- 教育(29810)
- 学学(29295)
- 农业(25640)
- 技术(23287)
- 融(22816)
- 金融(22816)
- 业经(19873)
- 财经(19139)
- 经济研究(18770)
- 问题(16200)
- 经(16132)
- 图书(15670)
- 理论(15408)
- 实践(14291)
- 践(14291)
- 技术经济(13563)
- 科技(13364)
- 现代(12849)
- 业(12471)
- 商业(12440)
共检索到394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布局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之一。中科院地理所的专家们对我国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了20多年研究,出版了“中国工业地理”、“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业分布图集”等系列著作。从广阔的时空变化角度,对影响我国工业布局的资源、交通、地理位置、社会历史因素及工业宏观布局方针、工业地域综合体与工业基地、确定今后20年全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等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规律性结论和丰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到下世纪初我国工业布局的总体框架:以海岸带和长江沿岸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级重点轴线,以若干交通干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关键词:
河南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庆红 邢华 胡汉辉
理清都市型工业的概念、基本形态等基础性问题,把握都市型工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产业形态、布局形态和企业形态入手,将都市型工业与城市工业布局联系起来,探讨都市型工业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优化城市工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都市型工业 工业布局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和呼伦贝尔四盟等行政区域。本区经过历史上的发展和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经济区域。三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对此,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研究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按省按行政区剖析,也可从经济区考查。本文是从经济区的角度,对其工业结构与布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为
我国是一个纤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自古代始,我国的造纸业就是在广泛利用各种纤维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纸的发源地,而且二千年来一直是手工造纸业遥遥领先的国家。只是到了近代,主要由于各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造纸工业落后了。宝贵的纤维资源或弃之于地,或遭野蛮掠夺,利用很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后,纤维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开发,造纸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79年为止,全国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工业布局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课题。工业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影响城乡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防安全的巩固,以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保持。工业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合理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本世纪末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为
乳品工业是鲜奶利用和贮存的一种加工工业。乳品由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深受群众欢迎。发展乳品工业,对改变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有重要意义。乳品工业是建国后才形成的一个新兴的食品工业部门,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迅速,布局面貌变化很大。可以预期,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乳品需求的增长,乳品工业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和探讨我国乳品工业布局合理化问题,对于充分合理开发乳品工业资源,改善乳品工业布局状况,提高布局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我国乳品工业布局的现状特点我国乳类的加工利用已有悠久历史,其传统方法和制品至今仍在内蒙、西藏、新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德昂 李小东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产力布局中,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形成多个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所集结的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状况,则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中齐 田明华 刘俊昌 楼南云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是影响一个地区林产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为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了区划,对各小区分类指导,为建设区域性林产工业体系奠立了基础。
关键词:
林产工业,布局,调整,区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梅梅 张晓
基于产业布局一般理论,通过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析,建立起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区位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了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区位因子各指标的评价值。
关键词:
陕西 农产品加工 工业布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县域城镇 体系布局 工业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