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4)
- 2023(7824)
- 2022(6928)
- 2021(6282)
- 2020(5680)
- 2019(13245)
- 2018(13176)
- 2017(27142)
- 2016(14943)
- 2015(17058)
- 2014(17467)
- 2013(17659)
- 2012(16914)
- 2011(15359)
- 2010(15573)
- 2009(14987)
- 2008(15064)
- 2007(13824)
- 2006(12202)
- 2005(11198)
- 学科
- 济(71911)
- 经济(71851)
- 管理(38659)
- 业(37513)
- 方法(33193)
- 数学(30351)
- 数学方法(30159)
- 企(27065)
- 企业(27065)
- 中国(19626)
- 农(19379)
- 地方(17228)
- 财(16551)
- 贸(13834)
- 贸易(13828)
- 学(13592)
- 易(13437)
- 制(13262)
- 农业(12837)
- 业经(12329)
- 银(11531)
- 银行(11504)
- 行(11000)
- 地方经济(10869)
- 融(10616)
- 金融(10614)
- 环境(10517)
- 和(9914)
- 税(9204)
- 务(9025)
- 机构
- 大学(227202)
- 学院(226139)
- 济(100213)
- 经济(98196)
- 管理(83992)
- 研究(78611)
- 理学(71763)
- 理学院(70909)
- 管理学(69853)
- 管理学院(69419)
- 中国(60328)
- 京(48199)
- 科学(47643)
- 财(46571)
- 所(41140)
- 农(38545)
- 研究所(37184)
- 财经(37008)
- 中心(35800)
- 江(34334)
- 经(33381)
- 业大(32784)
- 经济学(32258)
- 北京(30649)
- 农业(30635)
- 范(29710)
- 经济学院(29528)
- 师范(29447)
- 院(27768)
- 州(27310)
- 基金
- 项目(142431)
- 科学(111351)
- 研究(104290)
- 基金(102813)
- 家(89281)
- 国家(88591)
- 科学基金(74215)
- 社会(66568)
- 社会科(63093)
- 社会科学(63073)
- 省(55511)
- 基金项目(54557)
- 教育(47783)
- 划(47059)
- 自然(46315)
- 自然科(45120)
- 自然科学(45105)
- 自然科学基金(44292)
- 编号(43060)
- 资助(42723)
- 成果(35560)
- 重点(32809)
- 发(32737)
- 部(32704)
- 课题(29674)
- 创(28745)
- 教育部(27673)
- 国家社会(27586)
- 科研(27471)
- 创新(27103)
共检索到33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顾颖 邵展翅
针对地区工业中存在的不均衡发展现象和学术界关于影响区域不均衡增长主导因素的分歧,文章采用权重选择下的改进索罗余值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间各地区工业的经济增长源泉及各分解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基于增长源泉视角下探究了影响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差异,进而解释工业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
关键词:
增长源泉 改进索罗余值方法 权重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薇 周浩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业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关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源泉的分析却相对不足。为何会出现省际增长的趋异现象?不同的因素对于中国省际增长的差异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以传统的收敛回归分析为基础,采用"反事实"收入计量分析法,构造初始收入、实物投资、就业、人力资本、基础实施、经济开放度以及城市化等增长因素的"反事实"相对劳均收入,以此测算和分析各增长因素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省际劳均收入收敛和收敛的贡献度。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虽然有力地促进各省的劳均收入增长,但同时也成为省际间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目前,在我国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1/4以上由农业部门创造。而11亿多人口的衣食之源也仍然是由建立在十几亿亩耕地基础上的农业来满足。作为一个发展速度极其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本世纪前后的几十年中。仍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部门,其地位不容忽视。为保持农业在90年代的持续增长,农业经济理论和政策工作者已经就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如科技兴农,教育兴农,规模经营和体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探讨,本文则根据我国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讨论其增长的另一主要源泉——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力 王燕梅
笔者以近年来我国机床产业发展为样本,对影响机床制造业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外部研发和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机床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创新手段促进产业持续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
机床制造 产业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方卫
建国50年以来 ,我国农业增长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农业经济政治环境、政策走向和制度安排 ,主导了农业生产波动的时段特征。本文对各个时期农业增长源泉进行了分析 ,并对未来中国农业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王君
改革中国有企业效率增长的源泉分析王王在把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程度和管理体制归结为影响国有企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对1980~1992年间上述因素各自对TFP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评估,认为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井娟 林坚
借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时间序列通用软件"数据库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源泉展开分析,并与泰国、印尼、印度和越南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水产品竞争力提高引起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商品结构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水产品出口的作用由负面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说明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并开始对出口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泰国、印尼和印度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越南则是其竞争力增强起到了主导作用。
关键词:
水产品贸易 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增长源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薇
一、制造业的增长源泉 1.分析方法 产出增长源泉分析方法(又称chenery measure)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把促进产业增长的源泉分为国内需求增长、国际市场的外部需求增长和进口替代增长三部分。国内需求增长是指国内净需求增长,即国内总产出增长与进口增长之和减去出口增长;出口增长是指由国内产出增长所形成的出口增长(不包括进口的再出口);进口替代增长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兰冰 刘秉镰
本文将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指标的相加特性结合,提出劳动、资本和能源要素的动态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以实现要素生产率评价为基础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新方法,对1985—2012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时空规律、要素源泉及动态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依赖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模式,且出现增速下滑的阶段特征和地区差距扩大的空间特征;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累积增长率依次高于资本和能源,劳动成为绩效改善最明显的生产要素;随着区域发展战略导向演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全要素资本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全面放缓,劳动、资本和能源成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的共同要素源泉;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收敛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世伟 司颖华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数据,基于面板数据的长期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整体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显著负相关。对不同区域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不显著,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显著负相关。因此,考察我国奥肯定律的存在性,不能只针对国家层面的数据,而应该利用各地区面板数据从不同区域来考察,这样才能使奥肯定律在我国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潇文
文章以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存款为中间变量、贷款和金融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运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不仅整体水平偏低,而且金融效率改善缓慢。此外,通过对我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文章研究发现金融效率改善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而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得到了不同区域金融
关键词: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 金融创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继光 吴陈锐
为了研究中国保险业的增长质量,本文对保险业的增长进行分解,并测算了增长驱动的贡献。本文采用DEA非参数方法,分两个期间实证考察2008~2016年保险业的增长源泉及动力,并将保险业的产出增长分解为创新驱动和要素驱动两部分,测算了保险业在两个考察期间的动力转换。研究发现:相比2013年、2016年财产险机构发展的单因素驱动的态势更加明显,创新的重点从效率提升向技术进步转变;人身险机构由单因素驱动向要素、创新双驱动转换,从过度依赖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转移,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多数人身险机构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上升,而效率提升的增长贡献减小。本文认为我国保险业正处于数量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提升型增长模式的转变阶段,建议监管部门制定适应性的监管政策,财产险机构应将创新的重点集中在效率的提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人身险机构应将创新同时集中在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稳固要素和创新双驱动的增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