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5)
- 2023(19215)
- 2022(16452)
- 2021(15479)
- 2020(12987)
- 2019(30433)
- 2018(30053)
- 2017(58358)
- 2016(31544)
- 2015(35980)
- 2014(35946)
- 2013(35388)
- 2012(32695)
- 2011(29474)
- 2010(29880)
- 2009(27732)
- 2008(27448)
- 2007(24005)
- 2006(21361)
- 2005(19181)
- 学科
- 济(129575)
- 经济(129401)
- 管理(94102)
- 业(88671)
- 企(73465)
- 企业(73465)
- 方法(61242)
- 数学(53797)
- 数学方法(52967)
- 中国(35859)
- 财(35629)
- 农(34703)
- 业经(28709)
- 制(28078)
- 学(26944)
- 贸(24071)
- 贸易(24056)
- 地方(23983)
- 易(23371)
- 农业(22820)
- 务(21696)
- 财务(21604)
- 财务管理(21551)
- 理论(21548)
- 银(21464)
- 银行(21408)
- 企业财务(20387)
- 行(20383)
- 融(20305)
- 金融(20299)
- 机构
- 大学(456792)
- 学院(453164)
- 济(184773)
- 经济(180881)
- 管理(177371)
- 理学(153219)
- 研究(151640)
- 理学院(151517)
- 管理学(148581)
- 管理学院(147746)
- 中国(115118)
- 京(97340)
- 科学(91713)
- 财(89483)
- 所(75800)
- 农(70795)
- 财经(70794)
- 中心(68743)
- 研究所(68561)
- 江(66690)
- 业大(65668)
- 经(64343)
- 北京(61693)
- 范(59542)
- 师范(58980)
- 经济学(56732)
- 农业(55290)
- 院(55211)
- 州(53513)
- 财经大学(52725)
- 基金
- 项目(303835)
- 科学(239642)
- 研究(222079)
- 基金(221689)
- 家(192997)
- 国家(191455)
- 科学基金(164596)
- 社会(140256)
- 社会科(132941)
- 社会科学(132907)
- 省(117131)
- 基金项目(116426)
- 自然(107072)
- 自然科(104599)
- 自然科学(104572)
- 教育(103523)
- 自然科学基金(102697)
- 划(99365)
- 资助(92702)
- 编号(90413)
- 成果(74179)
- 重点(68229)
- 部(68032)
- 发(63975)
- 创(62797)
- 课题(62513)
- 教育部(58717)
- 创新(58705)
- 科研(58093)
- 国家社会(57926)
- 期刊
- 济(201280)
- 经济(201280)
- 研究(137051)
- 中国(87258)
- 学报(70475)
- 财(69431)
- 管理(67257)
- 科学(65283)
- 农(63469)
- 大学(54437)
- 教育(51235)
- 学学(51070)
- 农业(43363)
- 融(41362)
- 金融(41362)
- 技术(40972)
- 财经(35079)
- 经济研究(32921)
- 业经(32173)
- 经(30008)
- 问题(26415)
- 统计(22615)
- 业(22446)
- 理论(22319)
- 图书(22305)
- 技术经济(22248)
- 贸(21679)
- 版(21141)
- 科技(20412)
- 策(20321)
共检索到674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侯勇志
文章以我国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前沿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转型机制,结果表明:(1)省级人均产出的增长差异导致区域工业产出水平差距扩大,并使省级人均产出分布函数由1998年的单峰分布演进为2007年的双峰分布。相比于1998年,省级人均产出变异系数由0.3356上升至0.3487,技术效率变异系数由0.2961下降至0.2862。(2)13个省份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9个省份要素投入深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3)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显著促进了产出增长,而二氧化硫排放显著阻碍了产出增长。资本投入、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显著阻碍了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李鹏
本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法,对中国1998~2009年省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内涵型"增长效率进行深入考察。对"内涵型"增长模式实证考察结果显示:忽视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传统效率评价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存在效率高估;工业总体"内涵型"增长状况不容乐观,但东部地区先于中西部地区向"内涵型"工业增长模式转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工业增长与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务。本文的研究结果验证了我国工业部门增长中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结果不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庆梅
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运用面板数据中单因子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污染之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作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观察期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不呈标准的EKC形式,工业粉尘的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呈波动性地增加。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作了展望,并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张德远 顾柳柳
文章以先进工业增长模式典型省份城市——上海和全国1996-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构成的32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从微观机制上对工业增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上海环境规制政策加大了技术进步在工业增长中的贡献,显著促进了自身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但从生产前沿来看,在节能减排、要素配置和技术效率的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上海工业增长与全国有一定相似性,其动力来源按大小依次为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虽然贡献因素排序一致,但是上海技术进步的贡献远大于全国且对要素的依赖程度远低于全国,上海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查建平
本文构造了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增长模式量化指标及经济增长分解模型,结合2003—2010年省际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趋势、特性及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投入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并未弱化,反而有所强化,工业经济增长模式越发具有污染化、粗放化特征;不同区域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化与集约化程度较高且相对平稳,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且整体下滑;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之间存在倒"U"型变化关系,目前的环境规制强度尚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环境规制强度上升有助于推动工业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平 盖柏青
1997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制度变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按照国际通行规范建立现代公司的阶段,二是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率显著提高。本文采用扩展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大量企业数据,对制度变迁、科技进步与工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是显著的。
关键词:
工业企业 企业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将能源与碳排放统一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使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1998-2010年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构成,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化轨迹,但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轻工业绿色TFP增长及技术进步显著优于重工业,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绿色TFP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的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杨红娟
文章利用2005—2014年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市场和环境管制三方面研究了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生性研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内市场需求、排污收费制度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和企业规模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内生性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市场需求、"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成本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
绿色工艺创新 创新模式 影响因素 工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1998-2007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十年。在对1998-2007年高等教育层次和就业的发展变化总体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寻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逐年增长,层次结构重心逐渐下移;就业结构前期变化平稳,自2003年起,开始大幅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二、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就业结构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本科层次的影响大于研究生和专科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晓洁 温振华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是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还未有相应的研究。利用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横截面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工业化进程则抑制其提高。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卫涛 陈杰
本文基于199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与资产的宏观季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对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即财富效应)进行了系统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协整关系;在这个系统内,短期内只有居民资产对系统均衡偏差具有误差纠正行为。我们还测量到,城镇居民资产的长期边际消费弹性为0.51;近年,人均居民资产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0.013元左右。从动态效应上看,居民资产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是持续的,且贡献度越来越大。
关键词:
居民资产 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拥军
本文利用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刻画了农业增长对工业增长的决定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对农业的产出弹性为1.61,反映了工业产出与农业产出之比稳定下降的趋势;围绕这一趋势,工业增长和农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跨年度的反向修正关系;农业增长是决定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业增长率变动1%将导致同期工业增长率变动0.37%,这表明,农业增长率的短期波动是导致我国工业增长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农业增长 工业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东雅 皮建才
1998-2007年对中国来说是比较特殊的阶段,连续数年经济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现有文献认为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特别是资本)的贡献,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少。通过考察提高资本边际产出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本文认为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是由资本从轻工业转移到重工业带来的。从理论研究来看,提高资本边际产出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会加快投资增长、降低消费占比以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从经验研究来看,仅考虑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根据校准的参数进行模拟的人均产出增长率路径和中国的实际路径平均拟合度为75%。这意味着1998-2007年中国存在资本偏向型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78—2013年15个省份的实证研究
中国的资本偏向型经济增长:1998-2007
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1997-2013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1998年-2007年数据的验证
我国生产性服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7年数据的分析
FDI对中国“包容性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24个省份1991-2010年的面板数据
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我国30省份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不同部门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1982~200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78—2007年31个省份的Panel Da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