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2)
2023(7431)
2022(5966)
2021(5465)
2020(4882)
2019(10914)
2018(10864)
2017(21997)
2016(11651)
2015(13084)
2014(13053)
2013(13321)
2012(12275)
2011(10621)
2010(11030)
2009(11005)
2008(11450)
2007(10505)
2006(9538)
2005(9004)
作者
(33395)
(27630)
(27238)
(25818)
(17586)
(12734)
(12486)
(10484)
(10208)
(10036)
(9197)
(9101)
(9024)
(8619)
(8280)
(8263)
(8116)
(8029)
(7883)
(7800)
(6860)
(6807)
(6712)
(6290)
(6239)
(6219)
(6120)
(6116)
(5361)
(5228)
学科
(73964)
(68922)
企业(68922)
(57947)
经济(57871)
管理(55380)
方法(25617)
业经(25218)
(23930)
(21675)
(18864)
财务(18853)
财务管理(18832)
数学(18353)
数学方法(18269)
企业财务(17819)
农业(15867)
技术(15368)
(14809)
中国(14646)
(13573)
(12587)
企业经济(11846)
(11704)
(11369)
经营(10931)
(10491)
贸易(10485)
技术管理(10326)
(10263)
机构
学院(181361)
大学(174518)
(84405)
经济(83013)
管理(77648)
理学(65702)
理学院(65224)
管理学(64763)
管理学院(64432)
研究(51624)
中国(45877)
(43681)
(35822)
财经(33851)
(30531)
(28318)
(26332)
科学(26208)
经济学(25246)
(25225)
财经大学(24692)
中心(23724)
商学(23671)
商学院(23490)
经济学院(23055)
北京(22880)
(22283)
业大(22006)
研究所(21735)
经济管理(21492)
基金
项目(104439)
科学(84592)
研究(81819)
基金(77243)
(64076)
国家(63414)
科学基金(56913)
社会(54483)
社会科(51816)
社会科学(51805)
(41388)
基金项目(40820)
教育(36036)
自然(34441)
自然科(33656)
自然科学(33647)
编号(33482)
自然科学基金(33128)
(32655)
资助(31188)
(29456)
成果(26186)
(25383)
(24041)
(23156)
(22997)
创新(22709)
重点(22427)
国家社会(22408)
课题(21945)
期刊
(100649)
经济(100649)
研究(56976)
(37914)
管理(35193)
中国(31975)
(25492)
(20594)
金融(20594)
科学(19628)
业经(19506)
技术(18302)
财经(17651)
农业(17462)
学报(17061)
经济研究(15775)
(15271)
大学(14448)
学学(13931)
问题(13679)
技术经济(12916)
教育(11928)
财会(11454)
(11354)
(11343)
商业(10914)
现代(10704)
会计(10190)
经济管理(9955)
国际(9295)
共检索到28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确定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的标准是文章的研究目的。采用规范研究法论述了建立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的意义在于分析工业企业流动性资本化额的投入程度,考察工业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稳定周转额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评判工业企业经营活动获取营运资金的理财能力,分析工业企业财务困境乃至破产的财务风险。以行业平均值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法确定了我国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的三类档次,一般标准值10%、良好标准值14%、优秀标准值17%。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好于一般工业企业,其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相对高一些,一般标准值15%、良好标准值19%、优秀标准值22%。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是在我国首次确定了工业企业营运资金的标准,该标准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国情,而且兼顾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工业企业财务标准值建设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称德  陈金勇  王燕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角度研究了ERP系统应用对我国工业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通过比较ERP实施前后的营运能力指标,得出如下结论:(1)ERP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资产营运能力;(2)ERP应用也能显著提升员工工作效率;(3)但由于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功能缺失,ERP系统没有改善我国工业企业库存管理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立新  李泽红  王秀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各地区相继进入了实践阶段,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对生态补偿现象作了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研究。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是在流域、森林、矿产资源方面展开,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站在宏观层面,很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生态补偿标准的探讨。文章以火力发电企业为例,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计量测算火电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夏乐书  张冬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琳  张秋生  
本文探讨了股票并购中确定目标企业价值及换股比率的方法。文中阐述了并购前后目标企业价值的估算方法,并综合考虑兼并溢价和控股权变动等问题,探讨了并购交易中换股比率的确定方法,旨在为股票并购的谈判及成交提供一个客观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将我国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视为一项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没有显著降低我国工业企业的雇员数量,对就业总量无明显影响;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结构性就业效应突出。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显著减少了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企业的雇员数量;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企业的雇员数量减少明显;劳动密集型与中低技术产业的就业受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影响突出。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把握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幅度,在促进要素收益合理分配与稳定劳动密集型、中低技术产业的就业之间寻找平衡,出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配套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丽杰  王子民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丽杰  王子民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资金一直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是经济界极为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机械企业作为研究重点,选择资产周转速度、资产盈利能力两组指标全面分析了机械企业的资产营运状况,并对造成机械企业尤其机械国有企业资产营运效益每况愈下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不合理的资本结构、负债结构、资产结构、资产闲置与成本负担因素等对资产营运效益的影响。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指出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必须制定完整的资产营运战略,即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并对各战略(尤其是外部交易型战略—资本运营战略)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甘家生  
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甘家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否管好、用活企业的资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过去所形成的管理模式、资金营运方式,已无法适应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资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中南  
国际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时,存在着运用于短期资产上的巨额流动资金,诸如贷币现金、有价证券、应收帐款、存货等,这就是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营运资金(Net Working Capital),其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本文主要介绍流动资产管理,即货币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应收帐款和存货管理。 为了合理运用资金,国际企业大多对资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红梅,王克强  
资金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的因素 :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企业融资机制、企业所有制、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趋势。然后用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 ,实证表明 :经济体制、企业融资机制、企业所有制、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利润率的提高有正的贡献 ;银行贷款利率对企业资金利润率的提高有负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利润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彬彬  陶东杰  
理论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企业的税收遵从度。其中,成本效应会降低企业的税收遵从,而替代效应则会提高企业的税收遵从。基于1998~2007年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结合地市级层面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文章在经验上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作用下,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呈现出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变化趋势。进一步地,上述结论主要存在于避税动机较强的私营企业、生产效率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劳动投入占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在排除了竞争性假说,并对核心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显著成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僵尸企业的存在扭曲资源配置机制,降低要素生产效率,侵蚀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要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关键是在对现有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一要根据僵尸企业内涵提炼其本质特征;二要从识别标准中提取其识别条件;三要运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对二者进行匹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现有识别标准对中国僵尸企业的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偏误。借鉴现有标准识别逻辑,通过CHK标准、修正的盈利能力标准、贷款展期标准和连续两年标准等四次认定,不仅能"去伪存真"、剔除外部援助及短期因素影响,更能有效解决CHK标准中会计处理问题、FN标准中"盈利能力标准"和"常青贷款标准"设置失当问题以及实际利润法中"营业外收入"与"补贴收入"混淆问题。在时间、所有制、行业和区域层面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标准的识别结果不仅符合学界对于中国僵尸企业形势变动的判断,更能较好地解决识别过程中"取伪""弃真"错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小鲁  
本文以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检验了标准化对企业R&D投入倾向的影响。理论上,标准化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制约创新。而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标准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的R&D强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标准制定活动,企业自身参与标准制定对R&D的激励效果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在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标准制定企业之间虽然相互施加了创新约束效应,但这种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