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6)
2023(22103)
2022(18715)
2021(17252)
2020(14629)
2019(33254)
2018(32996)
2017(63309)
2016(34694)
2015(38940)
2014(38212)
2013(37763)
2012(34848)
2011(31482)
2010(31761)
2009(29584)
2008(29420)
2007(26376)
2006(23546)
2005(21102)
作者
(102202)
(84900)
(84849)
(80138)
(54365)
(40822)
(38300)
(33081)
(32305)
(30548)
(28998)
(28819)
(27277)
(27086)
(26566)
(26272)
(25389)
(24929)
(24666)
(24547)
(21230)
(21093)
(20855)
(19646)
(19121)
(19081)
(18905)
(18864)
(17175)
(17003)
学科
(144197)
经济(144031)
(113056)
管理(109510)
(99193)
企业(99193)
方法(64734)
数学(53486)
数学方法(52641)
(40361)
(40114)
业经(38570)
中国(38353)
(31004)
(28292)
地方(27949)
农业(27627)
理论(27395)
(27040)
财务(26948)
财务管理(26902)
技术(26632)
企业财务(25485)
(24938)
贸易(24923)
(24378)
(24189)
(22391)
银行(22320)
(21912)
机构
学院(500948)
大学(500162)
(199789)
经济(195551)
管理(194806)
研究(167906)
理学(167560)
理学院(165655)
管理学(162375)
管理学院(161463)
中国(127055)
(107647)
科学(105709)
(93979)
(85809)
(85725)
研究所(77919)
业大(75962)
(75833)
中心(75124)
财经(74816)
北京(68056)
(67918)
农业(67611)
(65374)
师范(64651)
(61346)
(60644)
经济学(60344)
财经大学(55442)
基金
项目(334378)
科学(263076)
基金(241994)
研究(241496)
(212697)
国家(210922)
科学基金(180712)
社会(151474)
社会科(143496)
社会科学(143455)
(131675)
基金项目(126805)
自然(118797)
自然科(116086)
自然科学(116050)
自然科学基金(113985)
教育(111909)
(110850)
资助(100518)
编号(97684)
成果(79242)
重点(75850)
(72976)
(71821)
(71535)
课题(68290)
创新(66443)
科研(63994)
国家社会(62414)
教育部(62106)
期刊
(222530)
经济(222530)
研究(146412)
中国(96589)
学报(81757)
(77632)
管理(77351)
科学(75290)
(73912)
大学(61893)
学学(58462)
教育(57432)
农业(53548)
技术(47450)
(43101)
金融(43101)
业经(37203)
财经(37089)
经济研究(35227)
(31955)
(30399)
问题(28928)
技术经济(26616)
科技(24433)
(24189)
统计(24148)
图书(23647)
现代(22850)
理论(22520)
商业(22514)
共检索到744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在引入工业"三废"和CO2等指标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利用规模报酬不变和可变的DEA模型测度分析2003—2010年各省份企业绿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分解,最后检验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偏低,且均呈现下降趋势,各阶段纯技术效率持续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与传统效率相比,绿色效率值更低,绿色与传统成果转化效率省际排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经济效率不高省份在技术环境效应转化中依然落后。(2)各省份、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TGR值显示,东部地区两阶段创新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大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京星  黄健柏  丰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锋  逯宇铎  于娇  
本文基于不同区域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考虑,运用共同前沿方法分析2009~2013年中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创新效率,利用"技术缺口比率(TGR)"测算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技术差距。研究发现:不管是基于共同前沿还是区域前沿,从中国整体来看,中国的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提升空间比较大;区域前沿下测算出来的创新效率被高估了,共同前沿测算出来的创新效率反映了潜在提升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远远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代表了当前中国区域创新的最高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  谢蕊蕊  
本文在考虑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的条件下,运用共同前沿法,对我国工业基于区域随机前沿的技术效率、基于共同前沿的技术效率和技术差距比进行了实证性的区域比较,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工业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面可以用同一共同前沿包络,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比;支持文献中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工业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提升的速度不断下降的结论;通过三大区域之间的技术差距比的变化趋势发现,二元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地反映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工业技术效率的落差上,而且这种落差随时间的推移出现扩大化的倾向,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在工业经济效率上也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差异还不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文章在考虑不同区域存在技术差距的前提下,首次运用共同前沿考察了2002-2012年中国三大区域的创新效率,并定量测算中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创新效率偏低,创新水平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不同技术集合,三大区域在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下呈现不同的发展格局;东部区域与当前全国最优创新水平非常接近,而中西部区域创新技术缺口比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波动幅度较大;三大区域之间的创新水平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朱磊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进行约束,将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负荷视作产出,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有利于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高,纯技术创新效率上升,而规模效率下降;东部地区的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并且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经济越发达的省份越容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琨  张亚萍  梁远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TC)指数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EC)指数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洪潮  李芳  张静萍  
从绿色增长视角出发,依托两阶段技术创新理论,评价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的区域总体能耗效益在全国均处于劣势地位;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纯技术效率水十分低下而规模效率比较高,但规模经济特性得以发挥;除青海省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属于"双高"类型外,其余6个省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状况亟待改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丝雨  安增龙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框架,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网络E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各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效率均值仅为0.487,提升空间比较大;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效率差距比较明显,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约46.7%的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模式属于"低科技研发、低成果转化"型,且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最后,针对各省国有工业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生  王倩  柴鑫  
分析并界定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概念,指出企业实施绿色持续创新的最大障碍在于创新效率低下,因而有必要对影响创新效率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此,在期望产出指标基础上增加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中国2011~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引入绿色增长理念,在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均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