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4)
2023(12580)
2022(10901)
2021(10422)
2020(8571)
2019(19874)
2018(19931)
2017(39151)
2016(21253)
2015(23871)
2014(23973)
2013(23852)
2012(21868)
2011(19766)
2010(19725)
2009(18162)
2008(17536)
2007(15396)
2006(13571)
2005(11967)
作者
(62210)
(51310)
(51225)
(48809)
(32399)
(24500)
(23279)
(20142)
(19423)
(18227)
(17514)
(17174)
(16252)
(16127)
(15762)
(15608)
(15478)
(15311)
(14655)
(14655)
(12731)
(12683)
(12402)
(11645)
(11537)
(11402)
(11375)
(11353)
(10291)
(10083)
学科
(83751)
经济(83659)
管理(59592)
(56547)
(45254)
企业(45254)
方法(39547)
数学(34698)
数学方法(34297)
(24625)
中国(24036)
(21111)
业经(18823)
(18434)
(17186)
地方(16408)
(16389)
贸易(16380)
农业(16061)
(15905)
(13891)
银行(13846)
(13579)
(13248)
理论(13137)
环境(13085)
技术(12364)
(12343)
(12341)
金融(12339)
机构
学院(306311)
大学(306299)
管理(121510)
(120639)
经济(117979)
理学(105611)
理学院(104466)
管理学(102723)
管理学院(102187)
研究(100268)
中国(74399)
(65276)
科学(63242)
(56050)
(50339)
(49359)
业大(46686)
研究所(45932)
财经(45426)
中心(44533)
(42957)
北京(41669)
(41165)
(40066)
师范(39693)
农业(38726)
(36692)
经济学(35684)
(35430)
财经大学(33782)
基金
项目(208804)
科学(162909)
研究(153236)
基金(149713)
(130164)
国家(129052)
科学基金(110140)
社会(94721)
社会科(89629)
社会科学(89605)
(81745)
基金项目(80026)
自然(71827)
教育(70076)
自然科(70049)
自然科学(70031)
自然科学基金(68766)
(68731)
编号(63955)
资助(62036)
成果(51542)
重点(46434)
(45788)
(44690)
课题(43639)
(42801)
科研(39917)
创新(39894)
项目编号(39331)
教育部(38963)
期刊
(133397)
经济(133397)
研究(90616)
中国(51381)
学报(48938)
(44931)
科学(44493)
管理(43779)
(39089)
大学(37060)
学学(35040)
教育(32736)
农业(31524)
技术(25915)
(25393)
金融(25393)
业经(23788)
经济研究(21880)
财经(21334)
(18069)
问题(18029)
理论(16160)
图书(15660)
商业(15397)
(14919)
实践(14888)
(14888)
科技(14791)
技术经济(14622)
现代(14089)
共检索到43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万纯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提出“大食物观”以来,随着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均不断优化且差距不断缩小;分区域看,绝大部分地区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同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还面临一些问题,如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食物摄入失衡,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压力大,部分地区食物有序快速流通存在障碍等。基于此,应从消费端、供给端、流通环节发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食物流通效率等,优化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谢冬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与空间差异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虽然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样化结构,但是截至2017年仍然有多种食物的消费量小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摄入标准;二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充分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这主要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习惯与食物的可获得性有关;三是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总体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除食用油以外,其余食物消费都存在局部正向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营养运动;二是培养居民平衡膳食消费理念;三是增强居民食物获取能力;四是丰富食物供给;五是利用食物消费集聚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本文重点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路径机制。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了四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的经济效应,并利用AnalyseGE程序解构了进口变动效应,以探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使国际市场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等高附加值食物的价格优势凸显,进口扩张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需求增长与国内有效供给的失衡性矛盾;贸易自由化推动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居民经济福利;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替代效应要远高于收入效应,竞争效应则需要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发挥效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运用动态GTAP模型评估RCEP实施后第5年、第10年和第20年的经济效应,并使用AnalyseGE程序分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进口的变动效应,以探究RCEP对居民膳食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RCEP通过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所引致的进口扩张能有效缓解我国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压力,居民对肉奶瓜果等食物的进口需求远高于口粮类产品,促进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RCEP影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主要路径是替代效应,而收入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RCEP伙伴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会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鉴于此,应深化多方位合作,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力,增强RCEP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替代效应;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补齐居民消费能力以推动膳食结构转型;重视RCEP伙伴农产品对国内肉类、奶类及糖类等弱竞争力产业的冲击,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文化有关。蔬菜消费在农区消费数量较高,而在牧区消费数量较低,这与市场的通达性有关系。营养摄入分析结果显示,农、牧居民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都基本满足了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但在拉萨和山南,农村居民脂肪摄入量仍显不足,这与两个地区居民肉类摄入不足有关。综上所述,虽然西藏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其消费结构仍需完善,食物消费仍以本地消费为主,未来在加强西藏农村居民营养干预中,应该增加市场肉蛋奶等多种类食物供应量,扩大西藏农村地区食物的可达性,尤其是牧区,充分挖掘市场在当地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改善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将为西藏农村地区居民膳食营养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忠民  尹英琦  
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经济模式,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模式必然要与之相适应,家庭居民食物消费的低碳化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宏观统计分析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带来的食物C消费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C消费的主要因素,说明了我国城乡家庭居民的食物消费需要通过不同的侧重途径达到低碳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乡家庭居民不同的食物消费低碳化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心田  易法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尚  许世卫  孔繁涛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津春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凡  陆迁  同海梅  孙小丽  
本文采用199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粮食消费趋于下降,收入弹性逐渐减小,自价格弹性从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蔬菜对于高收入人群已成必需品,对中低收入人群仍是奢侈品,中、低收入组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大;肉禽类已成为食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提高,收入弹性从单位弹性变为缺乏弹性,且中等收入组肉禽类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低收入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建  李春生  冯金侠  柯建国  章熙谷  
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咨询 ,采用GM (1,1)模型 ,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 ,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著增加 ,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著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 ,城乡居民均在向 1/ 3猪牛羊肉、 1/ 3家禽产品和 1/ 3水产品的比例趋势发展。植物性食物消费中 ,粮食的直接消费在稳步下降 ,小麦占口粮的比重也在逐步下降 ,目前不足口粮总量的 5 % ;蔬菜消费基本稳定 ,植物油和水果的消费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农村居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翠玲  强文丽  牛叔文  王睿  张赫  成升魁  李凡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2)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3)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4)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