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4)
- 2023(7845)
- 2022(6698)
- 2021(6093)
- 2020(5581)
- 2019(12313)
- 2018(12235)
- 2017(25182)
- 2016(13387)
- 2015(14966)
- 2014(14793)
- 2013(14692)
- 2012(14125)
- 2011(12510)
- 2010(12686)
- 2009(11879)
- 2008(11846)
- 2007(10517)
- 2006(9297)
- 2005(8529)
- 学科
- 济(60525)
- 经济(60453)
- 业(37718)
- 管理(37519)
- 方法(33050)
- 数学(30646)
- 数学方法(30467)
- 企(28670)
- 企业(28670)
- 中国(17642)
- 财(17550)
- 农(14840)
- 制(13288)
- 银(12573)
- 银行(12562)
- 行(12021)
- 贸(11941)
- 贸易(11934)
- 易(11662)
- 融(11437)
- 金融(11437)
- 学(10954)
- 业经(10733)
- 务(10269)
- 财务(10251)
- 财务管理(10221)
- 企业财务(9855)
- 农业(9797)
- 地方(8612)
- 技术(8440)
- 机构
- 大学(198762)
- 学院(195555)
- 济(88288)
- 经济(86683)
- 管理(75046)
- 理学(65080)
- 研究(64438)
- 理学院(64426)
- 管理学(63496)
- 管理学院(63124)
- 中国(51554)
- 财(44483)
- 京(41127)
- 科学(36616)
- 财经(35990)
- 经(32959)
- 所(31924)
- 农(30455)
- 中心(30063)
- 经济学(29724)
- 研究所(28714)
- 江(27883)
- 经济学院(27313)
- 财经大学(27203)
- 业大(27050)
- 北京(25962)
- 农业(24093)
- 范(23349)
- 师范(23101)
- 院(23087)
- 基金
- 项目(128116)
- 科学(101855)
- 基金(96699)
- 研究(92545)
- 家(84015)
- 国家(83385)
- 科学基金(71495)
- 社会(62246)
- 社会科(59319)
- 社会科学(59307)
- 基金项目(50629)
- 省(47157)
- 自然(44830)
- 自然科(43856)
- 自然科学(43839)
- 自然科学基金(43076)
- 教育(42567)
- 资助(40783)
- 划(40377)
- 编号(35907)
- 部(30375)
- 成果(29846)
- 重点(28539)
- 国家社会(27183)
- 发(26669)
- 教育部(26551)
- 创(26111)
- 人文(25675)
- 科研(25029)
- 性(24893)
共检索到28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明月 臧旭恒
文章建立在缓冲存货模型的框架下,使用大型微观家庭面板数据CHNS检验了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文中使用相对等价谨慎性溢价及收入对数的方差分别作为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于居民的储蓄行为具有很大影响,且农村要更大一些。进一步地,在假设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后,居民预防性储蓄比例在51%—55%之间。分城乡估算后得出农村样本的预防性储蓄比例比全国样本约高8个百分点。
关键词:
缓冲存货 预防性储蓄重要性 收入不确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震 张安全
预防性储蓄是不是引起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一个以家庭为决策单位的最优预防性储蓄动态模型,首次利用2005~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预防性储蓄至少能够解释城乡居民人均金融财产积累的20%到30%左右,是导致中国城乡居民财富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财富积累 预防性储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香俊 杭斌
本文对西方预防性储蓄研究文献中预防性储蓄重要性的测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和比较,对其在中国的应用和适用性也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利用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和浙江某市2003~2004年的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估计了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在选择工具变量时兼顾了总量风险和特质风险。估计结果表明,相对谨慎系数仅为1.132,而教育、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导致的潜在流动性约束是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兆博 马树才
本文基于CHNS数据集,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1996~2003年中国农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经验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农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农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引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于通过积累性的储备来抵御未来的风险,农民持久收入的稳定提高能显著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我们还注意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反而促使其增加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此的一个合理解释就是,农民所承受的教育负担相对过重。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不确定性 持久收入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行健 张凌霜 徐舒 周聪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及其作用机制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家庭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支出能够显著促进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提高,且对不同类别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商业健康保险配置主要通过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水平,缓解由支出不确定性、主观健康不确定性和客观健康不确定性引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促进居民消费支出;(3)异质性分析发现,商业健康保险配置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特征样本家庭中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背景风险较高以及所在城市金融可得性较低且受到金融排斥程度较高的家庭中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金铃 陈志钢 喻冰心
本文使用纵跨1986~1991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期的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选取收入结构的急剧转变作为观察经济转型的微观视角,通过运用简约回归方法检验缓冲存货模型的推论,定量估计了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强度。我们发现,浙江省农户不仅持有预防性储蓄以应对收入风险,而且,具有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模拟的结果显示,对处于财富均值水平的农户而言,收入风险的标准差每增加50%,预防性储蓄占家庭净财富的比重增加75%。对全体样本农户而言,倘若完全消除收入风险,预防性储蓄消失将导致家庭净财富总和下降67%。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风险 收入结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周浩明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 1 991— 1 998年间平行面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和广义矩估计方法 ,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扼要综述 ,并着重介绍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及估测方法的说明 ,最后给出本研究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结果 ,以及对居民预防性储蓄产生原因所作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模型 居民储蓄 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朱海婷
中国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居民储蓄动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看法是 ,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 ,推导出收入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函数的显式解和衡量预防性动机强度的公式 ;然后用我国 3 5个大中城市1 999— 2 0 0 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 3 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 ,但预防性动机并非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强。在对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后 ,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性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鲁旭
基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滑等经验观察,借助于Euler方程的"天然"正交条件,直接采用GMM方法对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进行了分区跨期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总体波动呈现倒U型结构,且地区间差异显著。因此,在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减少城镇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收入分配改革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0-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了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我国城镇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西部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然后滚动回归的结果表明,全国、东部及中西部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居民间相对谨慎系数的差距逐步变小。本文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对谨慎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晨 张安全
探寻居民储蓄动机是理解我国居民储蓄率超常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具有常相对谨慎系数的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并给出该效用函数下衡量和检验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公式。然后利用我国26个省2004~2010年城乡消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存在非常强的预防性动机,并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强度更大,大约是农村居民的两倍。本文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晓英 禹娜
本文在回顾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城镇数据,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高,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是存在并且显著的,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预期消费增长率 不确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茜茜
中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运用30个省际地区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不同省份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绍杰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面临显著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构造合成面板数据,检验中国城市家庭是否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第二,1988~1995年比1996~2003年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第三,年老组群相对于年轻组群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收入不确定 组群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