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5)
2023(12528)
2022(10755)
2021(9897)
2020(8733)
2019(20009)
2018(19793)
2017(39325)
2016(21114)
2015(24020)
2014(24195)
2013(24117)
2012(22592)
2011(20438)
2010(20958)
2009(20373)
2008(19919)
2007(18170)
2006(16143)
2005(14892)
作者
(61330)
(51325)
(51219)
(49155)
(32420)
(24438)
(23555)
(19966)
(19338)
(18322)
(17396)
(17109)
(16339)
(16201)
(16092)
(16042)
(15446)
(14999)
(14989)
(14856)
(12877)
(12573)
(12473)
(11715)
(11588)
(11576)
(11560)
(11396)
(10310)
(10115)
学科
(86792)
经济(86655)
管理(66472)
(64454)
(52827)
企业(52827)
方法(39526)
数学(35084)
数学方法(34794)
中国(30080)
(29773)
(29170)
金融(29166)
(28591)
银行(28562)
(27464)
(25854)
(25058)
业经(19470)
(18722)
财务(18676)
财务管理(18628)
企业财务(17757)
(17709)
贸易(17694)
(17295)
地方(17158)
农业(16370)
(16116)
(15920)
机构
大学(311079)
学院(310005)
(134431)
经济(131596)
管理(118944)
研究(102451)
理学(101352)
理学院(100285)
管理学(98795)
管理学院(98226)
中国(86769)
(69259)
(64871)
科学(58802)
财经(53984)
(51976)
(49795)
中心(49412)
(48731)
(47377)
研究所(46350)
经济学(42735)
业大(42689)
北京(41273)
财经大学(39985)
农业(39005)
经济学院(38756)
(37991)
(37735)
师范(37356)
基金
项目(194866)
科学(153525)
研究(144135)
基金(142743)
(122830)
国家(121791)
科学基金(104290)
社会(93113)
社会科(88357)
社会科学(88331)
基金项目(75507)
(75162)
教育(66244)
自然(65532)
自然科(63948)
自然科学(63931)
(63066)
自然科学基金(62831)
编号(59047)
资助(58668)
成果(49312)
(44791)
重点(43930)
(41548)
(40561)
(40434)
课题(40276)
教育部(38838)
国家社会(38640)
创新(38061)
期刊
(148797)
经济(148797)
研究(96048)
中国(60837)
(55575)
(46789)
金融(46789)
(45010)
学报(44198)
管理(43257)
科学(41579)
大学(34063)
学学(32268)
农业(28613)
财经(27634)
教育(27550)
技术(25006)
经济研究(24115)
业经(23859)
(23599)
问题(20398)
(17153)
理论(16898)
技术经济(15460)
实践(15123)
(15123)
商业(14871)
统计(14685)
国际(14563)
(14461)
共检索到474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欣欣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产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演变是内生于经济转型过程的结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于显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额不断增加,居民金融资产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纵向比较,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通过我国与美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横向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别和不足。最后对改善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庆  翰林  
本文首先对城镇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方面进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其次通过调查分析,证实了不仅诸如家庭投资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甚至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投资者对于经济风险的理解等非客观性因素,都会对城镇居民对于金融的渴望和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对如何使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更加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贞  左腾飞  
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江苏徐州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微观数据,对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财富水平、投资经验、性格特征对居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居民风险偏好的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程度明显较轻;随着年龄的增大,居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逐渐降低;收入稳定性对居民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春萍  
2005年居民金融资产状况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其增长。根据金融资产存量核算资料初步测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余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9万亿元,比2004年增加29157亿元,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2%。在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构成中,居民存款为150425亿元,人均持有量为11504元;手持现金持有量为20377亿元,人均持有量为1558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张海云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非风险性和风险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的差异、储蓄存款的差异以及股票投资比重和投资方式的差异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家庭收入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中国家庭长期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的家庭财富总量偏低是影响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最根本因素,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是导致我国家庭储蓄存款居高不下、股票等风险性资产投资较少的重要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英  何钧  
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行的核心”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现状,客观评价了该公司现行结构在产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家庭层面考察老龄化对居民投资决策的影响,描述性统计表明:较之中青年居民,老龄居民的投资渠道逐步趋于单一化,其资产选择更倾向于安全资产,银行存款是其主要投资渠道。实证研究发现:更高程度的老龄人口比显著减弱了家庭对风险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基金市场)的参与倾向;随着年龄的递增,老龄居民对股票、基金以及风险资产的参与概率逐步降低,其显著性逐步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以老龄人口比和老龄居民年龄阶段虚拟变量反映的家庭老龄化水平,对居民风险资产投资深度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老龄居民不仅更少可能涉足风险资本市场,而且即便进入市场其参与程度也更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比较发现,利率市场化以后,随着市场利率变得涨跌不定,为了合理避险,国外居民更加倾向于寻求更为合理的资产组合,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趋于多元化,而从我国利率市场化前后来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化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不降反升。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障碍,提出了如何回避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玫  董文奎  韩科飞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项目的数据,就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家庭参与股票市场和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而且能够提高家庭配置股票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通过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家庭的金融素养,进而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此外,将样本细分为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边际影响更大。因此,提高普惠金融水平能够促进家庭更合理地配置金融资产,而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更加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志英  
利用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开始发布的住户部门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分析我国居民家庭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手持现金、存款和股票的财富效应不显著;债券、保险资产存在负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因此,在促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效率,稳定投资者预期,并尽快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体制,才能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洪梅  冯青双  
本文首先给出国有金融资产的界定路径,进而将国有金融资产的范畴扩大为"金融国资"和"国有金资"的合集;其次,本文在两种界定路径的指导下,较为全面、准确地找出了我国"形色各异"的国有金融资产,分析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国有金融资产的出资人制度现状,将其总结为两类模式四种情形,最后在对四种情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制度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共  李建军  
国债是居民持有的重要金融资产 ,居民对其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会影响国债的发行规模。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总结了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规律 ,并考察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国债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的地位 ,以此为基础 ,对“十五”期间政府面向居民可以发行国债的规模进行了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