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0)
2023(12461)
2022(10969)
2021(10500)
2020(8898)
2019(20589)
2018(20595)
2017(40249)
2016(22012)
2015(24686)
2014(25044)
2013(25015)
2012(23168)
2011(20542)
2010(20605)
2009(18925)
2008(18758)
2007(16255)
2006(14173)
2005(12527)
作者
(63581)
(52452)
(52194)
(50002)
(33206)
(25118)
(23785)
(20546)
(19686)
(18911)
(17797)
(17552)
(16610)
(16579)
(16255)
(16111)
(15816)
(15531)
(14938)
(14926)
(13043)
(12873)
(12590)
(11920)
(11890)
(11684)
(11679)
(11613)
(10626)
(10366)
学科
(84513)
经济(84408)
管理(65906)
(62713)
(50579)
企业(50579)
方法(41301)
数学(36277)
数学方法(35922)
(35806)
中国(25518)
(24210)
(19044)
(18628)
业经(17967)
(17788)
财务(17727)
财务管理(17669)
地方(16939)
企业财务(16802)
农业(16060)
(15401)
贸易(15394)
(15102)
银行(15064)
(14994)
(14251)
理论(13956)
财政(13852)
(13398)
机构
大学(314816)
学院(312552)
(124553)
管理(124321)
经济(121833)
理学(107984)
理学院(106827)
管理学(105115)
管理学院(104557)
研究(102253)
中国(76372)
(67216)
(66838)
科学(63769)
(51838)
财经(50518)
(48434)
研究所(46796)
业大(45940)
(45791)
中心(45374)
(44273)
北京(42499)
(40202)
师范(39848)
农业(38027)
经济学(37689)
财经大学(37541)
(36951)
(36055)
基金
项目(210683)
科学(164795)
研究(154161)
基金(152813)
(132624)
国家(131545)
科学基金(112544)
社会(96540)
社会科(91505)
社会科学(91480)
基金项目(81643)
(81397)
自然(73137)
自然科(71395)
自然科学(71377)
教育(70329)
自然科学基金(70070)
(68579)
资助(63463)
编号(63139)
成果(51908)
(46974)
重点(46454)
(43970)
(43332)
课题(42864)
科研(40593)
创新(40412)
教育部(40251)
国家社会(39354)
期刊
(134354)
经济(134354)
研究(95935)
中国(55458)
(53431)
学报(49554)
科学(44691)
管理(44218)
(43149)
大学(37279)
学学(35175)
教育(32021)
农业(30130)
(26637)
金融(26637)
技术(25084)
财经(24585)
经济研究(22369)
业经(21799)
(20800)
问题(18356)
理论(16476)
图书(15595)
实践(15102)
(15102)
技术经济(14980)
(14574)
科技(14506)
商业(14179)
现代(14066)
共检索到453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浩然  
本文选取中国1992—2015年小口径的财产性收入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建立财产性收入分配体系,界定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的内涵和外延,依据外延对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财产性收入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视角,现阶段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是基本合理和合理的。但从财产性收入分配结果视角分析,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变动幅度较大,财产性收入比重大幅波动是造成合理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基于测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合理性区间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在合理性区间内并未呈现大幅度增加或减少。为此,应稳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采取监督和预警措施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合理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明确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是让个人拥有财产普遍化。一方面,这意味着政府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将拓展更多的渠道与路径、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创造条件让老百姓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并促成家庭收入多元化,由此预示了中国将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居民真正受益,他们可以合情、合理和合法地拥有财产性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浩然  
通过对财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进行区分,并使用国民核算口径和经济学口径分别定义;选取国民核算口径,对同时期和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同时期还是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和低投资回报率使得总财产性收入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财产要素在部门间分配过程中,我国住户部门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部门挤占:1997-2007年主要被非金融部门利润挤占,2007-2015年被政府部门收入挤占。实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提升,需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调整财产要素在部门间的分配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东  晋盛武  侯文轩  陈焱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高度正相关,所以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家统计局对其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城镇住户调查"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分类和统计。然而,我国的"财产性收入"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内容存在较大冲突,由此进行的居民收入分类和统计也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SNA的账户设置和经济内涵,分析了房租收入的非财产性收入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居民收入类型的调整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股市: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开始活跃,沉寂多年的居民股票投资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和增长。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约1.3亿户,总市值约26.26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约8.3万亿元。可以说,近年来人们领略财产性收入的魅力首先就是来自股市的"赚钱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且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文章就此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拓宽投资渠道,努力创造一个让居民稳定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环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财产性收入是自然人通过对个人财产的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能的行使,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出租、股利分红和金融资产投资增值等方式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居民积攒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雒蕾  齐伟  
近年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严重,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利用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清华大学消费金融调研2008年的微观数据,以及2005、2008、2010年的省份数据,考察内部构成和家庭特征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租金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成为推动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利息和保险收益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产性收入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异、教育培训水平和风险偏好程度等都是影响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举措应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引导低收入群体适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兆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特征、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娅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充分说明国家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财富的决心。"如何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民生话题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全新课题。文章从政府主管部门、金融行业机构和投资者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制约更多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原因,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包颉  侯建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围绕增加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意义,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增加市民的财产性收入等问题展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琦  
本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需求虽然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非常微弱。长期住房资产与消费需求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导致居民购房负担加重,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股市财富与居民消费需求都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尚未完善,股票资产对我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尚未显现。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完善劳动者工资结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大公共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与管理;完善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培育成熟的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