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5)
2023(13106)
2022(10857)
2021(10354)
2020(8775)
2019(19705)
2018(19453)
2017(38394)
2016(20577)
2015(22967)
2014(23037)
2013(22714)
2012(20999)
2011(18387)
2010(18269)
2009(16538)
2008(16061)
2007(13713)
2006(11742)
2005(10219)
作者
(55427)
(46201)
(45967)
(43840)
(29329)
(22106)
(21047)
(17925)
(17319)
(16379)
(15449)
(15404)
(14569)
(14390)
(14176)
(14162)
(13733)
(13647)
(13299)
(13188)
(11308)
(11100)
(11056)
(10580)
(10570)
(10321)
(10133)
(10019)
(9333)
(9107)
学科
(80266)
经济(80165)
管理(61494)
(58566)
(46361)
企业(46361)
方法(40272)
(36562)
数学(36097)
数学方法(35663)
中国(24500)
(23439)
(18515)
(18056)
财务(18019)
财务管理(17958)
企业财务(17033)
(16960)
贸易(16954)
(16636)
业经(16609)
农业(15446)
(15427)
银行(15411)
(14570)
(14548)
金融(14546)
财政(14353)
地方(14270)
(14218)
机构
学院(284498)
大学(284153)
(122427)
经济(120156)
管理(110779)
理学(96254)
理学院(95326)
管理学(93824)
管理学院(93288)
研究(90647)
中国(69932)
(66977)
(57700)
科学(52170)
财经(49985)
(45468)
(44044)
中心(42006)
(41347)
(40150)
研究所(39491)
经济学(39296)
业大(38992)
财经大学(37259)
北京(35924)
经济学院(35888)
(34698)
师范(34334)
(33080)
农业(32439)
基金
项目(190990)
科学(151394)
研究(141555)
基金(140575)
(121452)
国家(120459)
科学基金(103989)
社会(92062)
社会科(87464)
社会科学(87445)
基金项目(74009)
(73230)
教育(65861)
自然(65661)
自然科(64136)
自然科学(64118)
自然科学基金(62945)
(62018)
资助(57740)
编号(56865)
成果(45927)
(43904)
重点(42752)
(41013)
(40202)
国家社会(38901)
课题(38713)
教育部(38298)
创新(37643)
(37339)
期刊
(126887)
经济(126887)
研究(85426)
(55259)
中国(48830)
学报(40576)
管理(39528)
科学(37188)
(36353)
大学(32217)
学学(30693)
(27653)
金融(27653)
教育(26056)
农业(25090)
财经(24722)
技术(23850)
经济研究(22048)
(21215)
业经(20356)
问题(17921)
(16401)
统计(14359)
国际(14315)
财会(14201)
理论(13905)
技术经济(13170)
商业(13061)
会计(13048)
(12978)
共检索到413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浩然  
通过对财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进行区分,并使用国民核算口径和经济学口径分别定义;选取国民核算口径,对同时期和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同时期还是经济发展相近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和低投资回报率使得总财产性收入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财产要素在部门间分配过程中,我国住户部门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部门挤占:1997-2007年主要被非金融部门利润挤占,2007-2015年被政府部门收入挤占。实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提升,需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调整财产要素在部门间的分配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浩然  
本文选取中国1992—2015年小口径的财产性收入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建立财产性收入分配体系,界定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的内涵和外延,依据外延对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财产性收入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视角,现阶段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是基本合理和合理的。但从财产性收入分配结果视角分析,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变动幅度较大,财产性收入比重大幅波动是造成合理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基于测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合理性区间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在合理性区间内并未呈现大幅度增加或减少。为此,应稳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采取监督和预警措施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合理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明确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是让个人拥有财产普遍化。一方面,这意味着政府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将拓展更多的渠道与路径、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创造条件让老百姓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并促成家庭收入多元化,由此预示了中国将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居民真正受益,他们可以合情、合理和合法地拥有财产性收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建农  李光东  
财政收入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方面反映财政在国民经济中掌握支配权的大小,即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反映财政在经济总量中提取的比例是否得当,即企业和个人的税赋水平是否得当。一般而言,伴随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发达国家一般在40—50%之间,发展中国家在25—30%之间。目前,江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0%,尽管统计口径与国外不尽相同,但财政集中程度偏低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是实现江西在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全面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永照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收入比重偏低会对收入分配公平、消费投资平衡和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成因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采用我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比重决定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元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是二元经济转型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呈U型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赵人伟  
本文根据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我国居民财产构成与分布状况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国际比较。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影响,我国居民财产持有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均等程度仍不是很高,但不均等程度的扩张速度非常迅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选选  张传春  
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在全国的末位徘徊 ,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最明显的表现是山西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位滞后于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的排位。为此 ,有必要从山西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水平方面 ,具体分析引起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长期偏低的原因 ,从而为提高山西城镇居民收入提供一些决策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华伟  
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量依然很小,且其来源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指出,应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提高其财产性收入。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磊  段书文  
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已经较大,但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和深度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尚不存在财政收入规模过度问题。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除各项预算收入外,还存在一定数额的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收费,其造成的税负效应应予以慎重考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明德  陈广汉  
运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2000~2009年财产性收入对于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倾向于扩大城镇内部收入不均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均,并且在2002年以后作用逐年增强。财产性收入在大部分年份倾向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很小,并且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另外,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阻碍很大,却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在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要防范其过分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乃文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收入来源从单纯的农业收入扩展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农民共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而就目前的情况,数量庞大的农民却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旁观者,因此,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找到原因并提出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理念。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靖  
假释制度对于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在行刑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重要刑法制度。但假释的适用率在我国一直偏低,使得假释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如何提高假释适用率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股市: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开始活跃,沉寂多年的居民股票投资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和增长。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约1.3亿户,总市值约26.26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约8.3万亿元。可以说,近年来人们领略财产性收入的魅力首先就是来自股市的"赚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