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7)
- 2023(11281)
- 2022(10098)
- 2021(9529)
- 2020(8146)
- 2019(18690)
- 2018(18953)
- 2017(37453)
- 2016(20174)
- 2015(22887)
- 2014(23241)
- 2013(23275)
- 2012(21520)
- 2011(19443)
- 2010(19443)
- 2009(17899)
- 2008(17340)
- 2007(15208)
- 2006(13459)
- 2005(11866)
- 学科
- 济(85816)
- 经济(85716)
- 管理(57476)
- 业(55850)
- 企(44864)
- 企业(44864)
- 方法(39940)
- 数学(34938)
- 数学方法(34590)
- 农(23750)
- 中国(23268)
- 财(19805)
- 业经(19262)
- 地方(18226)
- 学(16842)
- 制(16163)
- 贸(15827)
- 贸易(15817)
- 农业(15615)
- 易(15325)
- 和(13355)
- 技术(13333)
- 银(13263)
- 银行(13230)
- 理论(12973)
- 环境(12920)
- 行(12698)
- 产业(12667)
- 融(11873)
- 金融(11872)
- 机构
- 大学(295212)
- 学院(294552)
- 济(120248)
- 管理(120246)
- 经济(117685)
- 理学(104405)
- 理学院(103325)
- 管理学(101759)
- 管理学院(101246)
- 研究(95605)
- 中国(70864)
- 京(62953)
- 科学(58454)
- 财(54742)
- 所(47399)
- 财经(44416)
- 农(43601)
- 研究所(43103)
- 中心(42588)
- 业大(42544)
- 江(41290)
- 北京(40121)
- 经(40117)
- 范(38283)
- 师范(37975)
- 经济学(35665)
- 院(34592)
- 农业(34247)
- 州(34164)
- 财经大学(32977)
- 基金
- 项目(198711)
- 科学(155993)
- 研究(147595)
- 基金(143351)
- 家(123397)
- 国家(122365)
- 科学基金(105302)
- 社会(92476)
- 社会科(87629)
- 社会科学(87608)
- 省(77379)
- 基金项目(77030)
- 自然(67803)
- 教育(66624)
- 自然科(66156)
- 自然科学(66142)
- 自然科学基金(64928)
- 划(64772)
- 编号(61399)
- 资助(59123)
- 成果(49271)
- 部(44043)
- 重点(43571)
- 发(42797)
- 课题(41462)
- 创(41224)
- 创新(38366)
- 项目编号(37861)
- 教育部(37830)
- 科研(37568)
- 期刊
- 济(132936)
- 经济(132936)
- 研究(88552)
- 中国(49540)
- 管理(43795)
- 学报(42607)
- 科学(40416)
- 农(39184)
- 财(38039)
- 大学(32206)
- 学学(30254)
- 教育(30148)
- 农业(27594)
- 技术(25118)
- 融(24578)
- 金融(24578)
- 业经(23570)
- 经济研究(21673)
- 财经(20964)
- 问题(18018)
- 经(17843)
- 理论(15928)
- 图书(15667)
- 商业(15333)
- 技术经济(14813)
- 实践(14648)
- 践(14648)
- 科技(14094)
- 现代(13977)
- 业(13487)
共检索到42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越
产业发展与消费变动是密切相关的,增加消费需求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健康快速的轨道上,就需要对消费和产业两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因此,本文从统计分析角度出发,综合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分析第三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的Moore结构,对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增量关系以及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第三产业 关联分析 内部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居民消费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区城镇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对产业产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全国及区域的角度出发,对居民消费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区域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产出的关联程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锦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愈发重视服务性消费,追求精神生活享受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一些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服务性消费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餐饮、衣着加工、医疗、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具有十分可观的消费潜力,对于拉动内需、刺激市场需求、稳定消费市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居民服务性消费与第三产业作为分析目标,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2000-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的不同城市之间的居民服务性消费有较大不同。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第三产业增值会刺激居民的服务性消费,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多的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刺激作用越不明显。我国东中西部的居民服务性消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棘轮效应,东部最突出,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小,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多的区域,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越显著。我国东中西部的居民服务性消费的示范效应均不明显,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即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越少的区域,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越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志龙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d a series of data to analyse the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then explored the reason for the low propor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measures against this status.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厚甫 王中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近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很低。下面是1980年到199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资料。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蓝文妍 朱胜勇 李江帆
基于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投入产出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并提高第三产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1995-2009年15个细分服务行业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生产服务的投入产出弹性较大,超过了资本投入和实物投入的产出弹性;当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投入在第三产业总投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伟 肖传亮
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回顾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本文构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评分和排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静
一、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规模预测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日趋提高, 其在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已经成为衡量该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考虑到上海市的GDP与GNP差别不大, 对二者不作区分。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上海市第三产业未来发展规模作出预测,并构造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法。1.样本的选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利 宋宁 刘凯杰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考察我国第三产业空间区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基本呈现出"东部高值集聚,西部低值集聚"的分布格局。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三大地区内部也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长江、珠三角地区对东、中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空间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空间影响程度较为微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庆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失业、就业与第三产业刘纯志一、劳动就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受社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就业已成为困扰湖北与全国经济的一大难题.1.相对劳动人口过剩,失业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在我国失业情况大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友松
“产业”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本意是指与农业相区别的一个部门,即工业。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二次大分工,即工业与农业分离而产生。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是一个词,即industyr。但是,目前,在西方国家对这个词的本‘意进行了发展,使其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了。根据联合国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于产业(或产业部门)的说明有五个方面,即①一切常住的公营和私人的基层单位及类似的单位,它们为按正常地意在能补偿其成本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