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2)
- 2023(8028)
- 2022(7055)
- 2021(6509)
- 2020(5918)
- 2019(13728)
- 2018(13725)
- 2017(28227)
- 2016(15154)
- 2015(17311)
- 2014(17546)
- 2013(17698)
- 2012(16924)
- 2011(15313)
- 2010(15611)
- 2009(15051)
- 2008(14976)
- 2007(13675)
- 2006(11958)
- 2005(10984)
- 学科
- 济(67321)
- 经济(67238)
- 管理(43218)
- 业(42418)
- 方法(35302)
- 企(32079)
- 企业(32079)
- 数学(32042)
- 数学方法(31846)
- 农(19256)
- 财(18482)
- 中国(18334)
- 贸(15129)
- 贸易(15124)
- 易(14734)
- 制(14116)
- 农业(12582)
- 业经(12570)
- 银(12506)
- 银行(12483)
- 学(12129)
- 行(11909)
- 融(11275)
- 金融(11273)
- 地方(10796)
- 务(10355)
- 财务(10338)
- 财务管理(10304)
- 企业财务(9761)
- 环境(9556)
- 机构
- 大学(233666)
- 学院(231819)
- 济(102299)
- 经济(100318)
- 管理(90694)
- 理学(78325)
- 理学院(77524)
- 管理学(76380)
- 管理学院(75952)
- 研究(74304)
- 中国(59952)
- 财(49247)
- 京(48241)
- 科学(43819)
- 农(39982)
- 财经(39860)
- 所(38065)
- 经(36097)
- 中心(35607)
- 研究所(34342)
- 江(34114)
- 业大(33627)
- 经济学(32840)
- 农业(31836)
- 北京(30495)
- 经济学院(30143)
- 财经大学(29648)
- 范(28525)
- 师范(28258)
- 州(27167)
- 基金
- 项目(147665)
- 科学(116226)
- 基金(109248)
- 研究(106479)
- 家(94479)
- 国家(93708)
- 科学基金(80001)
- 社会(69541)
- 社会科(66021)
- 社会科学(66001)
- 基金项目(58143)
- 省(56093)
- 自然(51025)
- 自然科(49862)
- 自然科学(49847)
- 教育(49227)
- 自然科学基金(49001)
- 划(47513)
- 资助(45544)
- 编号(43462)
- 成果(35073)
- 部(34484)
- 重点(32574)
- 发(30989)
- 创(30049)
- 教育部(29731)
- 国家社会(29050)
- 人文(28962)
- 科研(28781)
- 课题(28600)
共检索到33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红军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提速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然而,伴随消费信贷较快发展的却是,国内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通过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效应并未显现。在此背景下,一个自然的疑问就是,消费信贷能否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其影响效应是大还是小?本文在理论分析消费信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消费信贷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影响效应不显著。最后,对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影响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燕桥 臧旭恒
本文在存在流动性约束与预防性储蓄的消费模型框架下,总结了消费信贷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渠道,并利用我国2004~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然而从消费信贷的作用渠道来看,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相关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消费信贷发展并没有降低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压力,其消费保险的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本文认为过高的"大额刚性支出"成本和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消费信贷拉动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较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行为 流动性约束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政
文章以我国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各省市部分城乡家庭2005-2017年的消费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就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均值为127064.61元,标准差为357541.04元,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较高,且家庭之间消费借贷数额差异显著;居民家庭消费水平随着家庭总收入、金融资产总额的增加而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进而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行为 金融资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诗 马树才
文章基于动态效用函数与消费者均衡原理构建居民消费选择模型,依据我国21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探讨了居民对于效用延期不同的两类商品消费行为是否理性的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对于效用延期较短商品的消费更具理性,消费习惯与价格预期均具显著影响;而对于效用延期较长商品的消费行为在2004年以前比较理性,这种逐渐偏离理性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
关键词:
动态效用函数 价格预期 消费习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诗 马树才
文章基于动态效用函数与消费者均衡原理构建居民消费选择模型,依据我国21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探讨了居民对于效用延期不同的两类商品消费行为是否理性的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对于效用延期较短商品的消费更具理性,消费习惯与价格预期均具显著影响;而对于效用延期较长商品的消费行为在2004年以前比较理性,这种逐渐偏离理性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
关键词:
动态效用函数 价格预期 消费习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潘明清 高文亮
城镇化的积聚效应会促进居民消费,其外部成本效应则阻碍居民消费增长,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取决于两者的综合作用。本文拟从劳动力流动视角分析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制,使用1996—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城镇化进程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的积聚效应大于外部成本效应,所以总体而言,城镇化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为了进一步发挥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提出了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等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向前 戴国海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较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占比较高,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能够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但是以消费信贷额、借贷利差表示的信贷条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显示,消费信贷资源没有流向最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低收入群体,是其未能对消费形成有力影响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消费增长 过度敏感性 信贷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金辉 马树才
文章在世代交叠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理论模型,运用山东省城镇居民1992—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及VAR模型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实际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是居民实际消费行为变化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与山东省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负相关;人口年龄结构与各类消费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有差异。老龄化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率正相关,与居住、医疗保健、交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民 欧阳俊 靳云汇
消费是否对收入信息存在过度反应?本文利用总量数据和城乡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进行正交性检验(exclusion test)和敏感性检验(excess sensitivity test)的结果表明,标准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REPIH)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整体、城镇最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之外居民的分组消费行为;反周期政策能够通过当期收入变动刺激城乡居民的消费,但幅度不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玲
运用协整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因子 ,分析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同时 ,通过因子分析技术 ,研究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及差异 ,为研究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霞 刘彦平
本文利用1978-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和流动性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明显偏高;而自从1999年我国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以来,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约束的程度,从而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李燕桥
在一个扩展的C-M消费函数框架内,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消费信贷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动和信贷条件变动同时呈现出"过度敏感性",但信贷敏感性系数要远远小于收入敏感性系数;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对非耐用品与服务消费的影响较弱;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信贷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明显不同,中等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居民的信贷敏感性系数最高,高收入组居民次之,而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居民最低。因此,尽管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破消费信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赵大伟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同样会对居民部门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居民杠杆率增长快、资产流动性不足、信贷渠道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的背景下,以LPR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方式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跨期消费决策,缓解偿债压力,强化直接利率效应,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及居民收入,加强间接收入效应。
关键词:
LPR 利率市场化 消费信贷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虎
利用2004—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考察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具有正的影响,即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有限。同时还发现,中国居民消费呈现U型特征;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政府消费是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城镇化率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行健 王俊海
本文从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可能也处在变化之中。然后本文利用1978—2004年有关数据建立变参数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