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6)
- 2023(10206)
- 2022(8956)
- 2021(8372)
- 2020(7395)
- 2019(17327)
- 2018(17076)
- 2017(33620)
- 2016(17870)
- 2015(20767)
- 2014(20985)
- 2013(20952)
- 2012(19946)
- 2011(18258)
- 2010(18534)
- 2009(17768)
- 2008(18046)
- 2007(15963)
- 2006(13902)
- 2005(12929)
- 学科
- 济(84282)
- 经济(84190)
- 管理(51833)
- 业(50409)
- 方法(42915)
- 企(39640)
- 企业(39640)
- 数学(38187)
- 数学方法(37916)
- 中国(23551)
- 财(22260)
- 农(21709)
- 贸(18000)
- 贸易(17995)
- 易(17459)
- 业经(16206)
- 制(16178)
- 学(15555)
- 地方(14521)
- 银(14456)
- 银行(14433)
- 农业(14198)
- 行(13803)
- 融(13778)
- 金融(13776)
- 务(12861)
- 财务(12842)
- 财务管理(12805)
- 企业财务(12180)
- 和(12160)
- 机构
- 大学(274774)
- 学院(270952)
- 济(120277)
- 经济(117974)
- 管理(106066)
- 理学(91294)
- 理学院(90349)
- 研究(89346)
- 管理学(89097)
- 管理学院(88584)
- 中国(70816)
- 财(58252)
- 京(57176)
- 科学(51099)
- 财经(46442)
- 所(44763)
- 经(42118)
- 中心(41669)
- 农(41103)
- 研究所(40146)
- 江(39208)
- 经济学(38486)
- 北京(36505)
- 业大(36436)
- 经济学院(35018)
- 范(34787)
- 师范(34508)
- 财经大学(34480)
- 农业(32526)
- 州(31603)
- 基金
- 项目(170994)
- 科学(135205)
- 研究(126372)
- 基金(126086)
- 家(108064)
- 国家(107178)
- 科学基金(91971)
- 社会(82324)
- 社会科(78185)
- 社会科学(78165)
- 基金项目(66262)
- 省(64599)
- 教育(58669)
- 自然(57394)
- 自然科(56073)
- 自然科学(56056)
- 自然科学基金(55072)
- 划(55035)
- 资助(52544)
- 编号(52118)
- 成果(43087)
- 部(39924)
- 重点(38329)
- 发(36474)
- 创(35099)
- 教育部(34810)
- 课题(34718)
- 国家社会(34390)
- 人文(33791)
- 科研(32922)
- 期刊
- 济(130648)
- 经济(130648)
- 研究(83706)
- 中国(48813)
- 财(44329)
- 学报(38546)
- 管理(36902)
- 农(35712)
- 科学(35602)
- 大学(29324)
- 融(27727)
- 金融(27727)
- 学学(27303)
- 教育(25382)
- 农业(23856)
- 财经(23694)
- 经济研究(22592)
- 技术(21941)
- 业经(20876)
- 经(20305)
- 问题(18029)
- 贸(16988)
- 理论(15085)
- 统计(14982)
- 商业(14923)
- 技术经济(14300)
- 国际(13863)
- 图书(13827)
- 实践(13525)
- 践(13525)
共检索到406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慧钧
本文在综合考虑影响消费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分别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一阶差分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1978—2002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共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
消费函数 协整理论 消费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向前 戴国海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较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占比较高,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能够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但是以消费信贷额、借贷利差表示的信贷条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显示,消费信贷资源没有流向最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低收入群体,是其未能对消费形成有力影响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消费增长 过度敏感性 信贷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荣
本文选取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一,我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用;其二,投资性财政支出明显不足,未能对城乡居民消费起到正面作用,而转移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有显著效果,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其三,长期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短期内,仅有转移性财政支出有利于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据此,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并合理化民生财政支出,建立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作用机制,以及完善相应的民生体系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民生财政 居民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光平 龙志和 吴梅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8个省市1978—2002年间实际人均 GDP 的β—收敛情况。由于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对各地区 GDP 增长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分别采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各省市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5年的敷据按每12年为一个时段,划分为14个滚动的时段,考察了我国地区 GDP 增长经济收敛情况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存在收敛性,但是收敛趋势在减缓。
关键词:
β-收敛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玲
运用协整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因子 ,分析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同时 ,通过因子分析技术 ,研究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及差异 ,为研究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根据1978~2012年我国最终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借助于eviews6.0软件,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其次是政府消费,最后是城镇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政府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路
消费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分别构建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而言,会对通货膨胀预期作出较大的反应,并且更加容易受自身消费习惯的
关键词:
协整理论 消费函数 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晋 李玲玲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现象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的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差距可能是引起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减小的一个原因。同时笔者选取我国1978—2008年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数据,在数据平稳化处理的基础上,用E-G两步法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并且互为格兰杰原因;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基尼系数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本文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了持久收入理论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安徽、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零,而其他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暂时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是过度敏感的,导致持久收入理论失灵。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分解方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段晓强
本文在借鉴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回归、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 1992 - 2 0 0 2年期间构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家庭正处于消费能力升级转型前的储蓄准备时期 ,消费结构处于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逐渐转变的早期过程中 ,并从供求关系和再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晔强
本文以1983-2009年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VEC模型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消费环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特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投资、自然条件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呈现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冲击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持续时期长,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消费环境 农村居民消费 VEC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美辰 叶慈南
本文利用上海近1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居民消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实际收入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并对前一个模型进行了拟合。
关键词:
人均GDP 消费结构 回归分析 拟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从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国际比较,中国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是经济和非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政府应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居民收入 消费结构 消费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黄宝竹
债务杠杆对家庭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家庭债务的情况主要取决于住房信贷的情况,家庭债务随着住房信贷的增加而增加。住房支出增加的多少一方面同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杠杆相关联,另一方面同得到的金融支持(表现为家庭债务杠杆)相联系,从企业方面看,房企财务杠杆率的提高意味着家庭债务增加,而家庭债务杠杆会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本文利用200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债务杠杆对居民生活消费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房企债务杠杆率会显著抑制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2)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由于房地产市场更活跃、房价收入比更高,其债务杠杆水平对消费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房地产市场越繁荣、房价上涨越快,债务杠杆率对居民消费质量的负向效应越显著;(3)家庭住房贷款在房企债务杠杆和居民消费质量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家庭规模对债务杠杆与消费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文章的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居民消费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