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7)
2023(8342)
2022(7433)
2021(6834)
2020(6158)
2019(14362)
2018(14429)
2017(28828)
2016(15640)
2015(18068)
2014(18447)
2013(18623)
2012(17720)
2011(16396)
2010(16635)
2009(15912)
2008(16010)
2007(14668)
2006(13045)
2005(11917)
作者
(48307)
(40394)
(40135)
(38444)
(25385)
(19184)
(18763)
(15741)
(14990)
(14305)
(13447)
(13407)
(12783)
(12661)
(12609)
(12573)
(12445)
(11929)
(11647)
(11564)
(9999)
(9974)
(9825)
(9250)
(9198)
(9045)
(8998)
(8884)
(8255)
(8037)
学科
(68876)
经济(68801)
管理(47331)
(42709)
方法(33513)
(32894)
企业(32894)
数学(29718)
数学方法(29463)
(19830)
中国(19623)
(17833)
环境(14789)
(14434)
(14307)
(14236)
贸易(14231)
(13831)
业经(13494)
农业(12906)
地方(12717)
(12120)
(11986)
银行(11962)
(11482)
(10650)
金融(10648)
(10594)
(10078)
财务(10043)
机构
大学(242854)
学院(241851)
(101959)
经济(99736)
管理(92711)
研究(80527)
理学(79440)
理学院(78599)
管理学(77344)
管理学院(76902)
中国(62905)
(51859)
科学(49593)
(48587)
(42154)
(40292)
财经(38690)
研究所(38111)
中心(37158)
(35887)
业大(34892)
(34853)
北京(33346)
农业(32038)
(31654)
经济学(31481)
师范(31360)
(29110)
经济学院(28776)
财经大学(28464)
基金
项目(151888)
科学(117930)
研究(110662)
基金(109001)
(94552)
国家(93759)
科学基金(79081)
社会(69555)
社会科(65850)
社会科学(65825)
(59080)
基金项目(58121)
教育(50676)
自然(50526)
(49876)
自然科(49120)
自然科学(49101)
自然科学基金(48193)
编号(46611)
资助(45515)
成果(37895)
(34461)
重点(34185)
(33175)
课题(31092)
(30537)
科研(29399)
教育部(29128)
创新(28633)
国家社会(28468)
期刊
(114523)
经济(114523)
研究(70048)
中国(44001)
学报(36847)
(36367)
(35233)
科学(33512)
管理(31804)
大学(26889)
学学(25070)
农业(23701)
(21913)
金融(21913)
教育(21911)
技术(19982)
业经(19593)
经济研究(18910)
财经(18818)
(16125)
问题(15961)
图书(13575)
商业(13430)
(12970)
资源(12893)
理论(12839)
统计(12564)
技术经济(12549)
(12526)
实践(11558)
共检索到35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倩  
综合分析了我国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及人口、消费与生态环境耦合变化的演进轨迹。通过计算和比较消费压力人口,定量说明了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压力的区域分异情况。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消费水平增速提高,已经由资源环境压力的隐形因素转化为显性因素;同时生活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加大了可持续发展政策设计的难度。以上问题需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理论发展和战略实践中得到统筹考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本文采用权重乘法分解法则对辽宁省15个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城市间的差异与优势,对研究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地区间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定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莉  刘宁  戴明忠  陆根法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薇  熊科  
以广东省21个市为研究单元,设计资源投入—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的复合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进行评价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市域生态效率演化趋势进行时空刻画与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广东省21市的生态效率值在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生态效率受到了外部客观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2)同质环境下,广东省内各市生态效率表现为较大差异。省内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并未达到效率前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通过纵向时间维度与横向空间维度的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广东省内21市生态效率时间上可表现为相对稳定略有区间调整的趋势,空间上可表现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以及"低低型"四种空间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美娟  李在军  余凤龙  
基于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综合福利、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变差函数、面板向量自回归和面板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三者的时空演化、冲击响应及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综合福利、资源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皆呈持续递增演进,且地市间分异趋于持续下降;(2)综合福利、资源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长期交互作用影响,三者间冲击响应具有时序累积效应,而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水平不具有因果作用关系,经济增长和综合福利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面板灰色关联揭示经济增长和综合福利空间关联系数较高,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而综合福利、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压力的空间关联系数则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地市高于发达地市的空间错位现象,且三者间的关联系数随时间呈波动下降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莉萍  
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时候 ,却很少有人关注消费规模的扩大对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构成的压力。未来 2 0~ 3 0年 ,中国 13亿人中的大多数要从目前的温饱走向小康生活 ,物质生产与消费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由此将带来的资源短缺与增加的环境压力 ,应引起政府、企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仅对近年来国民物质消费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以提醒人们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 ,适度消费、过节俭的生活还应广泛提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正伟  
文章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重标极差R/S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1985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我国CPI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重标极差R/S分析表明未来我国CPI变化趋势具有持续性效应。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的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势仍然具有长期记忆性特征,呈现下降趋势,但较为随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杭斌  
利用山西省城镇居民 1990~ 2 0 0 0年的月度收支调查资料和现代经济计量方法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受制度变迁影响 ,1996年后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 :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也即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降低 ;前期消费及前期收入的波动对本期消费不再具有显著影响 ,表明消费者比从前更具有前瞻性 ;消费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大幅度下降 ,跨时期消费的居民所占比重明显提高 ,消费行为也更为理性 ;收入不确定已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解释变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率持续上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并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基本原因,提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晔强  
本文以1983-2009年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VEC模型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消费环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特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投资、自然条件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呈现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冲击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持续时期长,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庆彦  潘玉君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对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借用脱钩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分析,研究了2008—2016年中T1、T2、T3和T4四个时期的中国及各省份的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试图揭示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T1时期、T2时期,以强脱钩为主,脱钩类型以绝对脱钩为主。(2)T3时期,以衰退性脱钩为主。(3)T4时期,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脱钩类型以耦合类型为主,脱钩类型的省份均质性与地域空间连续性显著。(4)脱钩程度的整体差异较小,但地区差异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建锋  万书勤  冯艳芳  
论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地质环境与区域经济的物质流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地质环境压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地质环境压力由东向西呈递减态势,地质环境压力最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其次是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而西部的青海和西藏经济区则最小;地质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地质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例如,上海主要来源于房屋建设和废弃物、废水排放,天津主要来源于废弃物、废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山东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熙  
在当前的“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仍采取单纯提高城镇化速度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人口、绿色、经济、土地以及社会等五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未能提升综合城镇化水平。基于此,为了引导各地区更好地发挥综合城镇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探究综合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受到综合城镇化的积极影响,而乡村居民消费则受到综合城镇化的消极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和乡村居民消费均受到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消费受到滞后一期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年红  王丽  
从居民消费效益的内涵出发,构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由居民消费身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居民消费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居民消费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部分构成;选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根据三种评价结果采用组合评价法,按组合评价值的大小得到排序结果,并进行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结果。结论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种"U"型分布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