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1)
2023(7935)
2022(6966)
2021(6379)
2020(5773)
2019(13379)
2018(13375)
2017(27688)
2016(14948)
2015(16937)
2014(17256)
2013(17473)
2012(16645)
2011(15211)
2010(15366)
2009(14676)
2008(14677)
2007(13495)
2006(11767)
2005(10813)
作者
(45167)
(37800)
(37746)
(36419)
(23714)
(18152)
(17346)
(14824)
(13966)
(13362)
(12726)
(12491)
(12009)
(11952)
(11901)
(11725)
(11722)
(11238)
(11018)
(10901)
(9512)
(9392)
(9243)
(8707)
(8490)
(8457)
(8408)
(8350)
(7598)
(7472)
学科
(67976)
经济(67901)
管理(41259)
(41065)
方法(34191)
数学(31113)
(31049)
企业(31049)
数学方法(30909)
中国(19273)
(19230)
(18601)
(15056)
(14669)
贸易(14664)
(14260)
(12997)
业经(12597)
(12397)
银行(12369)
农业(12247)
(11849)
地方(11757)
(11119)
金融(11117)
(10401)
财务(10379)
财务管理(10350)
企业财务(9805)
(9648)
机构
大学(230189)
学院(228887)
(101747)
经济(99814)
管理(87173)
研究(76280)
理学(75188)
理学院(74379)
管理学(73281)
管理学院(72853)
中国(59076)
(48529)
(47983)
科学(45506)
(39551)
财经(39111)
(38728)
研究所(35794)
(35404)
中心(34857)
(33511)
业大(33279)
经济学(32981)
农业(30849)
北京(30637)
经济学院(30259)
财经大学(29052)
(28700)
师范(28400)
(26809)
基金
项目(145053)
科学(113696)
基金(106327)
研究(104657)
(92312)
国家(91570)
科学基金(77436)
社会(67775)
社会科(64337)
社会科学(64317)
基金项目(56450)
(55487)
自然(49173)
教育(48132)
自然科(47991)
自然科学(47974)
(47152)
自然科学基金(47138)
资助(44432)
编号(42465)
成果(34395)
(33685)
重点(32658)
(31391)
(29372)
教育部(28830)
课题(28583)
科研(28271)
国家社会(28196)
人文(27844)
期刊
(110305)
经济(110305)
研究(68719)
中国(37290)
(36112)
学报(35097)
(33995)
科学(32063)
管理(29539)
大学(26189)
学学(24875)
(23214)
金融(23214)
农业(22470)
财经(19715)
经济研究(19310)
业经(18679)
技术(18147)
教育(17714)
(16963)
问题(15850)
(13308)
商业(13299)
理论(12310)
技术经济(12255)
统计(12234)
(11613)
实践(10997)
(10997)
(10593)
共检索到33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使用Park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思家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假说,建立了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用以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他影响因素:我国居民储蓄率受惯性影响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储蓄率应该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它还受到少儿抚养比变化的影响,而由于我国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抚养比持续下降,那么这就会带来储蓄率的持续上升;同时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也会进一步提高居民储蓄率;最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存在剧烈经济波动,居民储蓄率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或者趋势性改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查奇芬  郭燕  
高储蓄率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文章基于江苏省1995-2010年人口抚养负担比和居民储蓄率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人口抚养负担比同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绘制出脉冲响应分析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军  
在一波"婴儿潮"发生后,社会中人口年龄结构将渐次呈"金字塔形"、"橄榄形"和"倒金字塔形"分布,人口抚育比也随即发生改变,并进一步传递到国民储蓄上。实证显示了人口抚育比与国民储蓄率间的负相关关系。然而,在单独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中却发现,两者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劳动力供给可能不是外生的,当个体发现其家庭抚育负担较重时,他们可能会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以提高收入和储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升艳  刘培松  
居民部门高储蓄、低消费困扰中国经济。笔者采用197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ECM模型方法,通过研究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的关系,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探索居民部门高储蓄的原因。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少儿抚养比下降提高居民储蓄,老年抚养比上升降低居民储蓄,少儿抚养比的影响较老年抚养比大,约是老年抚养比的3倍;从影响时间上看,少儿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是长期影响,时间长达20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麒麟  赖小琼  
本文以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城乡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不是人口年龄结构,而是经济体的转型特征。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其中,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正;老年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正,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别,而在中部地区则没有体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中根  孙武福  洪涛  
老龄化对老龄人口自身消费将产生影响;老龄化通过影响储蓄率、劳动供给、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将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收入越低的地方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比较显示: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老年负担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比较微弱。东中西部地区比较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中部、西部、东部;老年负担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社会保障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下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呈"U"型曲线;老年抚养比变量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该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树才  宋琪  付云鹏  
文章通过扩展连续世代交叠模型所构建的居民内生储蓄函数,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少儿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均呈U形动态关系。然而,对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却发现,少儿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存在U形动态关系,与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一致,并且完全可以从父母对收入和支出的心理预期很好地解读;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及总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均呈现出倒U形动态关系,这可能与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和还不到位有关。因此,改变居民储蓄偏好,减轻家庭抚养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降低当前居民储蓄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延明  
鲜有文献对比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差异,笔者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分别以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设定回归方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城乡差异分析。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具有负效应,该负效应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减弱,而老年抚养比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在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老年抚养比所产生的负效应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也表现为倒U型关系。经测算,城镇人口抚养比变化能解释其储蓄率上升的9.2%,而农村老年抚养比变化能解释其储蓄率下降的85%。...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申小菊  吕学静  
本文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对我国1978-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正向作用,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有负向作用。相比较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姚青松  赵国庆  
考虑到居民消费水平受不同年龄段人口消费差异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居民消费的分解与加权汇总,构建出包含社会抚养比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居民人均消费函数,利用我国1995年至2014年的经济数据对该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并估算抚养比、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少儿年龄段人口的消费能力最强,老年年龄段人口消费能力最弱,少儿抚养比对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强度更大;除了2014年外,我国年龄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易楠  
消费是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年龄结构决定了消费的分配比例和选择。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索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化,并对家庭消费选择进行建模,通过动态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观察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居民消费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引致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不良变化;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选择呈正向关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选择呈负向关联。但我国仍处于"消费升级"下的消费经济扩张阶段,为了保证消费趋势的延续,应该重点挖掘"银发经济"和"少儿经济"的潜在需求,通过扩大内需合理利用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范叙春  朱保华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和人均预期寿命逐步增长是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两个典型特征,而年龄阶段不同,个人的收入、消费与储蓄行为也不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在选定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文章使用我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和年龄结构改变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提高了我国国民储蓄率;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在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对此,文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我们发现所得到的结论是基本稳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