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0)
2023(9870)
2022(8515)
2021(7839)
2020(6479)
2019(14688)
2018(14640)
2017(28459)
2016(15489)
2015(17650)
2014(18294)
2013(18220)
2012(17378)
2011(15931)
2010(16465)
2009(15451)
2008(15301)
2007(13934)
2006(12834)
2005(11978)
作者
(45829)
(37985)
(37547)
(35843)
(23860)
(18047)
(17326)
(14598)
(14357)
(14030)
(12724)
(12687)
(12481)
(12052)
(11627)
(11475)
(11353)
(11126)
(11009)
(11000)
(9896)
(9317)
(9203)
(8883)
(8702)
(8596)
(8512)
(8509)
(7653)
(7528)
学科
(72415)
经济(72337)
管理(42213)
(40545)
(29837)
企业(29837)
方法(25570)
中国(24755)
(21522)
地方(21286)
数学(21104)
数学方法(20959)
业经(16745)
(15568)
(14974)
农业(14673)
(14464)
贸易(14450)
(14287)
银行(14268)
(13910)
(13899)
(12991)
金融(12990)
(12062)
地方经济(11823)
(11738)
环境(11237)
理论(11119)
(10199)
机构
学院(231450)
大学(226179)
(95201)
经济(92975)
管理(83739)
研究(79369)
理学(69765)
理学院(68894)
管理学(67785)
管理学院(67350)
中国(63583)
(49273)
(47769)
科学(46497)
(40710)
(37649)
财经(36429)
研究所(35838)
中心(35709)
(34354)
师范(34061)
(33982)
(32625)
北京(32615)
(31166)
经济学(28695)
业大(28566)
(28449)
师范大学(27073)
财经大学(26494)
基金
项目(135595)
科学(105877)
研究(105008)
基金(94233)
(79899)
国家(79061)
科学基金(67269)
社会(66055)
社会科(62488)
社会科学(62477)
(55308)
基金项目(49823)
教育(48530)
(45154)
编号(44778)
自然(40108)
资助(39439)
自然科(39056)
自然科学(39047)
自然科学基金(38310)
成果(37087)
(35309)
课题(32462)
重点(30224)
(29469)
发展(29136)
(28642)
(27782)
(26753)
(26365)
期刊
(122648)
经济(122648)
研究(76113)
中国(52605)
(34416)
管理(33027)
(32260)
教育(31116)
科学(29295)
学报(29092)
(26666)
金融(26666)
业经(22971)
大学(22520)
农业(21894)
技术(20839)
学学(20709)
经济研究(19655)
财经(17392)
问题(16320)
(15038)
商业(14365)
(13313)
图书(11813)
国际(11525)
理论(11403)
技术经济(11160)
(10975)
现代(10920)
(10906)
共检索到375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友军  
共同富裕是当前的时代主题,2020-2022年新冠疫情对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方面。本文基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视角,采用2016-2021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新冠疫情影响前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其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但这种协同发展关系在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时段,以及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的2016-2019年,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但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的2020年和2021年出现了显著下降。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本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而在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与良性互动,以及低度耦合协调与中度耦合协调之间;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各自区域的居民消费升级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反过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仅会对各自区域居民旅游消费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之外,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还能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玲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分别采用2016-2020年的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测算了我国整体服务业发展和不同类别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与我国居民服务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不同类别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居民服务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服务消费之间基本处于良性互动阶段,而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服务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服务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更为紧密,处于良性互动阶段与高水平互动阶段之间,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居民服务消费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处于较低水平互动阶段与良性互动阶段之间。从边际影响效应来看,生活性服务业对我国居民服务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明显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居民服务消费的边际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续秀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商物流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衔接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行特点不一致导致的物流配送服务周期较长,电子商务低价竞争导致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电子商务和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本文针对这三个问题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双方的公平地位及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有效的协同系统平台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续秀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商物流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衔接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行特点不一致导致的物流配送服务周期较长,电子商务低价竞争导致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电子商务和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本文针对这三个问题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双方的公平地位及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有效的协同系统平台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殷志扬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基  程励  
近年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了系列区域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各地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又因历史、地缘等而具有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川滇藏三省区均将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将川滇藏旅游发展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西南桥头堡的战略作用,是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当下的发展来看,道路交通始终在川滇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基于“路学”视角思考道路与旅游的关系,探寻川滇藏这一西南特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学”是近年来周永明倡导的区域研究视角~②,强调从跨学科视角分析道路对区域社会的全方位复杂影响。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卫锋  
智慧旅游发展对提振地区消费活力、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智慧旅游发展对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智慧旅游发展对城市居民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智慧旅游发展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助推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对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表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完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智慧旅游发展举措、强化智慧技术创新应用等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智慧旅游发展、驱动居民消费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文征  鞠颂东  
近年来,物流园区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新型业态,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与集约化程度、整合物流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物流园区间非合作博弈,互动协同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体系,导致物流园区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物流园区个体理性决策与最终结果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过分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不仅没有推动区域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反而制约了各参与方实际效益的获得。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园区协同运作与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应出台国家级物流园区专项规划,树立全国"一盘棋"发展思路;组建跨区域的物流园区联合会,推动物流园区网络联盟的构建;适当引入协调和约束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蓉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状况以及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增长趋势,且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物流发展逐渐向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东部地区的协调度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省域系统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正相关性以及空间集聚效应。为促进各省份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我国各省份应制定适合本区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战略,重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最终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凤兰  刘庆志  
本文对刚刚开发的巨野矿区在产业协同发展、就业协同发展、煤炭开发与环境治理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巨野矿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改艳  
商贸流通业发展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而电子商务发展能够盘活消费市场、深挖消费潜能,驱动消费升级。因此,本文实证探析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及两者协同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具体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商贸流通业发展,消费规模、结构、升级发展趋势均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变趋势,而消费内容优化趋势持续提升。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同步发展及其联动效应可有效促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两者联动将优化消费内容,而同步发展则可显著驱动消费结构提升。基于此,提出扩大商贸流通产业主体、推动电子商务转型、加强商贸流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希冀发挥商贸流通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季鹏  
"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了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推动因素,租赁电商的发展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消费支出的逐渐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本文采用2012-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利用定基指数和泰尔指数,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指数和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针对租赁金融及消费升级方向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发展租赁电商可以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伟  辛佳琦  张鑫  
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成为两个发展的"风口"。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但是,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具有本质的协同性。本文依据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的竞合关系,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的路径,从而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马世猛  
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视角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能级;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定量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对外关联强度;基于区位熵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外向功能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城市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从规划、体制、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