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5)
- 2023(13382)
- 2022(11764)
- 2021(11075)
- 2020(9305)
- 2019(21359)
- 2018(21390)
- 2017(41827)
- 2016(22748)
- 2015(25442)
- 2014(25604)
- 2013(25359)
- 2012(23493)
- 2011(21194)
- 2010(21369)
- 2009(19558)
- 2008(19072)
- 2007(16745)
- 2006(14703)
- 2005(13076)
- 学科
- 济(92114)
- 经济(91997)
- 管理(62937)
- 业(61161)
- 企(49080)
- 企业(49080)
- 方法(42528)
- 数学(37282)
- 数学方法(36904)
- 中国(26021)
- 农(24862)
- 财(22730)
- 学(20312)
- 地方(19892)
- 业经(19023)
- 制(17558)
- 贸(16680)
- 贸易(16672)
- 农业(16540)
- 易(16210)
- 银(15172)
- 银行(15132)
- 和(14557)
- 行(14501)
- 理论(14220)
- 融(14208)
- 金融(14206)
- 环境(14130)
- 技术(14001)
- 务(13384)
- 机构
- 大学(329713)
- 学院(326826)
- 济(130243)
- 管理(129388)
- 经济(127407)
- 理学(112460)
- 理学院(111144)
- 研究(110531)
- 管理学(109279)
- 管理学院(108676)
- 中国(80994)
- 京(70694)
- 科学(69461)
- 财(60822)
- 所(55974)
- 农(51957)
- 研究所(51190)
- 财经(49280)
- 中心(49051)
- 业大(48767)
- 江(46188)
- 北京(44890)
- 经(44758)
- 范(43966)
- 师范(43571)
- 农业(41010)
- 院(40187)
- 经济学(39141)
- 州(37739)
- 财经大学(36861)
- 基金
- 项目(224285)
- 科学(176060)
- 研究(163326)
- 基金(162825)
- 家(142961)
- 国家(141515)
- 科学基金(120302)
- 社会(102458)
- 社会科(97014)
- 社会科学(96987)
- 基金项目(86944)
- 省(86628)
- 自然(78666)
- 自然科(76769)
- 自然科学(76748)
- 自然科学基金(75358)
- 教育(74447)
- 划(73689)
- 资助(67098)
- 编号(66741)
- 成果(54308)
- 重点(50028)
- 部(49816)
- 发(48005)
- 创(46179)
- 课题(45589)
- 创新(43118)
- 科研(43091)
- 教育部(42361)
- 国家社会(41868)
- 期刊
- 济(140640)
- 经济(140640)
- 研究(97240)
- 中国(56860)
- 学报(52873)
- 科学(49013)
- 农(46648)
- 管理(46572)
- 财(43200)
- 大学(39495)
- 学学(37191)
- 教育(35315)
- 农业(32784)
- 融(27548)
- 金融(27548)
- 技术(26620)
- 财经(23601)
- 业经(23183)
- 经济研究(22893)
- 经(20064)
- 问题(19018)
- 图书(17204)
- 理论(16781)
- 业(16459)
- 科技(15953)
- 技术经济(15425)
- 实践(15407)
- 践(15407)
- 商业(14966)
- 版(14713)
共检索到46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郁义鸿 李会
我国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在各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内都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利用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进行了经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居民家庭电力需求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在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上差异均显著,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则在收入弹性上差异显著,价格弹性差异甚微。对于城镇居民家庭而言,集中供暖地区的居民家庭电力需求差异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非集中供暖地区电力需求的差异主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家庭电力需求的区域性差异则主要受到纯收入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小浩 薛海平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负担 教育公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秀兰
居民家庭是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家庭夫妻之间的收入差异是了解全社会性别收入差异的重要指标,但却少有研究对此关注。本文采用CHNS2000年和2009年数据,对我国居民家庭夫妻间收入差异和全社会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发现夫妻间收入差距远大于全社会不同性别间收入差距,基于Mincer收入方程和Oaxaca分解实证法揭示了"门当户对"观念和"婚姻梯度"现象双重作用下夫妻间收入差距与全社会性别收入差异不同的形成机理,并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性别差异 婚姻梯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对不同成员构成的家庭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家庭福利的评估和贫困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研究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却少有研究涉及。文章应用Kakwani和Son考虑消费替代效应的规模经济研究框架,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总体规模经济性和分项消费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估计。
关键词:
家庭消费 规模经济 中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伟 夏瑜擎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家庭负债规模迅速增长,而这些负债行为可能为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一现象并不符合经典消费理论的预测,即负债的增加会更好地平滑家庭的跨期消费,从而有助于提高家庭福利;而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所倾向的保守家庭决策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即家庭负债是不得已的行为。鉴于此,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的驱动因素、背后的经济机理和影响后果。研究发现,购买房屋和以购买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显著增加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家庭负债,而以家庭健康风险为代表的医疗消费和以适龄教育年龄的人口比例为代表的教育支出较高的家庭却有较低的家庭负债。进一步对家庭负债行为背后的经济机理检验后发现,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性负债行为表现出异质性:一方面,负债行为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水平高的居民家庭有更强的储蓄动机,并不倾向于通过负债来平滑消费;另一方面,与经典消费理论一致,中国居民家庭更倾向于通过负债来平滑耐用品消费。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家庭负债使得以户主抑郁程度为代表的居民家庭福利水平降低,住房购买行为显著降低了居民的家庭福利水平,说明"房奴"压力凸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应区别对待居民家庭不同类别的支出,并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
关键词:
家庭负债 家庭金融 家庭消费 住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家庭财产 财产性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对不同成员构成的家庭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家庭福利的评估和贫困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研究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却少有研究涉及。文章应用Kakwani和Son考虑消费替代效应的规模经济研究框架,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总体规模经济性和分项消费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估计。
关键词:
家庭消费 规模经济 中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本文基于我国六大城市1170户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城镇居民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和投资组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实证发现:首先,我国家庭资产结构仍是一种低层次和粗放的结构,资产结构内部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衡现象;第二,家庭的资产选择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认知偏差和投资者情绪都对其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第三,房产投资显著影响了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和投资组合,"替代"或者"挤出"效应明显;第四,家庭极少利用股票市场对其未来现金流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对冲,且其"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瑷峥 姜月香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增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家庭节能将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阐述了能源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模式。
关键词:
城市居民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家庭教育负担微观上影响居民生活,宏观上制约我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负担的影响因素,获得以下实证结果:首先,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更重。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要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此外,教育负担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负担 家庭教育支出 校外教育支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树生 李海娟
消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探究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庭人口结构为视角,利用分位数回归法考察家庭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用稳健标准差OLS法探究居民消费存在的异质性,然后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受人口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受人口结构、消费习惯和社会环境影响,我国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特征存在差异性;老人、少儿和劳动者的消费强度不同且相互影响;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都会使居民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的上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和 张笑晓 白冰 马婷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至2017年三期样本数据,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基础上分别利用结构方程和分组检验对我国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传导路径及其结构性差异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财富效应通过资产和收入进行传导,其中风险资产对居民家庭消费的传导最为明显;各类资产对居民家庭的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强于家庭收入;资产财富效应具有结构性差异,会随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户主年龄增高而减弱,而农村家庭有负向影响。本文建议提高居民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推动居民家庭消费,同时既要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又要保持住房资产价值稳定,即坚持“房住不炒”很有必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建臣 孟大伟 刘亚娴
通货膨胀侵蚀国民财富,居民家庭理财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重点。中日两国居民家庭理财差异性巨大,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观念滞后、盲目追逐投资热点、理财产品种类总量短缺、结构畸形且收益较低、尚存理财市场监管真空、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要因,强化我国居民家庭理财监管迫在眉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提供的微观家户消费数据,应用Kakwani的贫困弹性方法,并借鉴Hyun H.Son的益贫指数思想,从消费结构的角度研究中国居民家庭福利的益贫性改善。分项消费的贫困弹性和益贫指数的实证结论可用于指导政府财税政策通过边际改善的方式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使其朝有利于增加减贫效应的益贫性方向实施。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减贫效应 益贫指数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