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1970)
- 2022(10286)
- 2021(9240)
- 2020(8133)
- 2019(18573)
- 2018(18110)
- 2017(35796)
- 2016(19581)
- 2015(22118)
- 2014(21915)
- 2013(22002)
- 2012(20820)
- 2011(18899)
- 2010(18981)
- 2009(17949)
- 2008(17899)
- 2007(16246)
- 2006(14162)
- 2005(12645)
- 学科
- 济(84225)
- 经济(84122)
- 管理(55563)
- 业(55037)
- 方法(43759)
- 企(42674)
- 企业(42674)
- 数学(39874)
- 数学方法(39614)
- 财(24411)
- 农(23313)
- 中国(22855)
- 贸(21709)
- 贸易(21705)
- 易(21226)
- 制(17981)
- 学(16790)
- 业经(16531)
- 农业(15293)
- 务(14249)
- 财务(14232)
- 银(14206)
- 财务管理(14190)
- 银行(14144)
- 地方(14025)
- 出(13797)
- 行(13483)
- 企业财务(13445)
- 融(13234)
- 金融(13232)
- 机构
- 大学(298480)
- 学院(294981)
- 济(126238)
- 经济(123779)
- 管理(112258)
- 研究(98817)
- 理学(97629)
- 理学院(96531)
- 管理学(95099)
- 管理学院(94557)
- 中国(74477)
- 京(61684)
- 科学(61403)
- 财(59283)
- 农(57480)
- 所(51418)
- 业大(48218)
- 财经(48004)
- 研究所(46835)
- 农业(46154)
- 中心(45506)
- 经(43735)
- 江(43310)
- 经济学(40564)
- 北京(38393)
- 经济学院(37297)
- 范(35891)
- 财经大学(35773)
- 师范(35387)
- 院(34670)
- 基金
- 项目(197325)
- 科学(154319)
- 基金(145228)
- 研究(136991)
- 家(128987)
- 国家(127948)
- 科学基金(108014)
- 社会(89224)
- 社会科(84788)
- 社会科学(84761)
- 基金项目(77252)
- 省(76208)
- 自然(71034)
- 自然科(69433)
- 自然科学(69407)
- 自然科学基金(68235)
- 划(65119)
- 教育(63390)
- 资助(59914)
- 编号(53409)
- 部(44913)
- 重点(44729)
- 成果(42873)
- 发(41851)
- 创(40863)
- 科研(38925)
- 创新(38343)
- 教育部(38141)
- 国家社会(37713)
- 计划(37560)
共检索到42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相森 舒元
本文以一种新的方式使用了两部分模型方法,将医疗支出发生的过程分解为患病和治病两个子过程,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可能影响我国居民医疗支出的各种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患病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所在省份、居住在城市或农村、是否有医疗保险;在给定已经患病的情况下,对治病支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病情严重程度、收入和居住地为城市或农村。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控制国家医疗费用和从微观层面更好地满足居民医疗需求的初步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支出 两部分模型 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在余
运用家庭预算资料中的居民医疗支出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经历了持续的增长过程,而在完全自费医疗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异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低收入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关键词:
医疗支出 地区差异 农村居民收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建刚 王冬梅
医疗支出差异在各省间均有存在。影响家庭医疗支出总额的主要因素则有户主年龄、家庭工作人口数、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食品支出总额。医疗支出较低的江苏省与黑龙江省相对其他各省间的差异有所缩小。
关键词:
医疗支出差异 DID 分量回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昊 高小蓉 史本山
随着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迅速增加,政府购买模式的推广,研究影响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显得较为迫切。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并利用我国31个地区2005-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人口结构因素逐渐从少儿抚养比向老龄化转变。而且影响东中西部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主要因素有着较大差别。通过研究,一方面验证了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上逐渐受老龄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验证地区差异性,希望根据地区差异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相森 艾春荣
本文以个人潜在医疗需求为潜变量,以表示患病情况的有序离散变量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有序probit回归模型,目的在于考察年龄、收入、性别、教育等主要个人人口特征和经济社会地位变量对医疗需求的影响。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4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半参数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居住在农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对个人的医疗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对于预测我国医疗费用的发展趋势和缓和医疗服务中的不平等问题都有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 邢明浩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仅受医疗政策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结构特征因素等。为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应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探索建立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的筹资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建立城镇居民医保二次补偿机制。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医疗保障水平 灰色系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卫兵 张东刚
本文采用全国1985—2005年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和医疗保健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城镇居民的边际医疗保健支出倾向、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都大于农村;(3)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都将明显地刺激城乡居民增加医疗保健支出,长期则更为有效。
关键词:
收入 医疗保健支出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凌 张鹭鹭 朱燕刚 马玉琴 李婷
通过界定潜在医疗服务需求的定义,进行研究现状分析,从医疗服务需方和供方着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需求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
潜在医疗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岳峰 孟群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增加的原因,为自我医疗的合理定位及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3、1998、2003和2008年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进行了自我医疗影响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我国居民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存在自我医疗选择的差异性;患病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医疗保障制度和专业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家庭经济条件、健康生活行为、日常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的认知和两周患病结局等均对医疗决策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自我医疗的替代功能决定了其发展的合理空间,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医疗 影响因素 模型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水根 雷楚晶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医疗保健支出与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消费支出存在正向相关性,医疗保健消费对居民消费支出起促进作用;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存在显现空间结构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居民自发性医疗保健支出呈同方向变化;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呈现"渐趋稳定,总量增长"的态势,同时呈现对国家医疗政策变动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敏感性强的特性。
关键词:
医疗保健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 差异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阿红 方鹏骞 沈梦雪 陈默 乐虹
目的:研究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人口因素,提出降低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的建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regres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代表性的人口指标包括参保人数、城镇化率、老年抚养和退休在职比,其中参保人数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重复参保等现象,政府需统一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加强老年长期护理,为延迟退休政策提供立法保障,居民需增强预防保健意识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应用中国省级综列数据构造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综列协整模型,分析农民医疗卫生支出与农民收入、药品价格和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基于综列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医疗保健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的上升阻碍了中国农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长期均衡关系阻碍了农民短期收入和短期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但刺激了短期医疗价格的上涨。因此,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短期内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和为农民提供医疗补贴为重点,长期内应继续抑制和降低农村医疗卫生价格,发展农村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在余 李薇 江玉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以我国新农合全民覆盖为背景,利用完全外生性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根据重新界定,大致在1%左右;新农合对降低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无显著影响,其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及自身的健康状况。从对传导机制的分析来看,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就医主动性,从而可能增加了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支出,导致新农合政策对缓解农村老人大病医疗可负担性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在余 李薇 江玉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以我国新农合全民覆盖为背景,利用完全外生性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根据重新界定,大致在1%左右;新农合对降低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无显著影响,其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及自身的健康状况。从对传导机制的分析来看,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就医主动性,从而可能增加了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支出,导致新农合政策对缓解农村老人大病医疗可负担性的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