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0)
2023(16530)
2022(14530)
2021(13619)
2020(11760)
2019(27451)
2018(27540)
2017(54323)
2016(29460)
2015(33351)
2014(33543)
2013(33256)
2012(30688)
2011(27732)
2010(27622)
2009(25690)
2008(25554)
2007(22779)
2006(19664)
2005(17348)
作者
(85979)
(71544)
(71151)
(68071)
(45441)
(34480)
(32642)
(28194)
(26999)
(25569)
(24292)
(23899)
(22565)
(22498)
(22345)
(21991)
(21912)
(21238)
(20604)
(20454)
(17841)
(17532)
(17408)
(16259)
(16079)
(15994)
(15951)
(15823)
(14460)
(14149)
学科
(121572)
经济(121437)
管理(86803)
(82581)
(68269)
企业(68269)
方法(59159)
数学(52086)
数学方法(51416)
(32926)
(32135)
中国(30932)
(25962)
业经(25206)
(23064)
(22403)
贸易(22395)
地方(22346)
(21764)
(21524)
财务(21442)
财务管理(21394)
农业(20994)
企业财务(20162)
理论(19212)
(18623)
(18589)
银行(18565)
环境(17756)
(17597)
机构
大学(427710)
学院(426195)
(170136)
管理(168837)
经济(166407)
理学(146626)
理学院(145037)
管理学(142365)
管理学院(141607)
研究(137374)
中国(102267)
(90412)
科学(86288)
(79438)
(69182)
(68897)
业大(64753)
财经(64415)
研究所(63095)
中心(63068)
(61244)
(58356)
北京(57059)
(55250)
师范(54701)
农业(54373)
经济学(51603)
(49814)
(49777)
财经大学(47904)
基金
项目(288229)
科学(225488)
研究(208727)
基金(208453)
(181419)
国家(179947)
科学基金(154219)
社会(130010)
社会科(123134)
社会科学(123100)
(112854)
基金项目(110924)
自然(101696)
自然科(99277)
自然科学(99250)
自然科学基金(97458)
教育(96686)
(95000)
资助(87125)
编号(86109)
成果(69505)
重点(64369)
(63738)
(60668)
(59059)
课题(58597)
科研(55742)
创新(55126)
教育部(54458)
大学(53914)
期刊
(181088)
经济(181088)
研究(121465)
中国(71947)
学报(67946)
(61794)
科学(61389)
(60992)
管理(59438)
大学(51115)
学学(48274)
教育(43286)
农业(41920)
技术(37345)
(34436)
金融(34436)
财经(31231)
业经(30571)
经济研究(29401)
(26619)
问题(24624)
技术经济(21245)
理论(21231)
(21176)
图书(21114)
统计(20595)
商业(19986)
(19869)
实践(19400)
(19400)
共检索到60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丹  李权葆  
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的问题,这种结构失衡是房价上涨和市场信号失灵的重要原因。文章引入信息理论中广义熵指数方法,通过测算住房价值的多样化程度变化,来反映住房供应体系的结构失衡状况。研究发现,在经济繁荣、货币供给量充裕的通货膨胀阶段,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房价无法根据市场做出反应,价格呈现刚性;而通货紧缩阶段,结构性失衡问题减弱,房地产市场状况改善。同时也发现,近年来政府对住房供需结构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对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大涛  
房地产价格由房地产资产价格和物业价值两个标准确定,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主要由房地产的资产价格确定;而房地产资产价格主要由土地资产的重置成本和房产的重置成本确定,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土地重置价格波动的影响。为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必要剔除房地产重置价格中的土地成本,限制房地产的交易使其不再具有投资品属性,从而抑制对土地资产的投资性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品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对住房生产成本构成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地成本、建筑成本与税费逐年增加,各项生产成本要素对房价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其中,土地成本的作用程度最强,建筑成本次之,税费最弱。同时,研究认为调控房价应从住房市场着手,并考虑地区差异性,通过调整供求关系使房价达到合理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文彬  王玉顺  方博轩  
本文首先对文物文化资产的界定和分类进行了分析,通过界定和分类对文物文化资产分别进行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并根据计量属性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物重置成本法的理念并应用该方法从发掘层成本、恢复层成本、维护层成本、机会层成本四个层面对文物文化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计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小鹰  
本文从房价和房租关系、房价和地价关系两个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城市房价泡沫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房租与房价之间、地价与房价之间都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价脱离了由房租和地价所确定的基本经济面,存在一定的泡沫并对治理房价泡沫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璐  
经济(房地产)周期,按照时间长度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三大类,"基钦周期"属短周期。从百城房价指数动态看,中国住房均价波动的短周期特征非常明显,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用基钦周期理论研究中国住房价格波动规律并进行外推预测的现实意义较大,可以为中央"逆周期"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海燕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住房市场的主要矛盾已转移至有效需求不足的新特点,对住房需求的相关理论和实际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启动住房需求、建立和完善住房市场的新思路,为我国住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亚鹏  
通过Hedonic价格模型剔除住房质量因素的影响,计算纯粹价格变动的住房价格指数,是国外常用的一种住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分析了传统的单一市场Hedonic模型的不足,以保定市为对象,建立了依行政区划分的住房子市场Hedonic价格模型,在计算出各子市场的时间虚拟变量住房价格指数后,经过子市场样本数量加权,得到保定市住房价格指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海珍  尹琪  李苏骁  
本文在梳理、总结开放经济条件下住房价格变动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住房供求、经济增长、股市收益率、房市调控政策、房价预期等因素,分别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以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为代表的全国住房价格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全国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一线城市房价变动则有显著影响;国内信贷对下一期房价具有正向影响,而跨境热钱净流入对下一期房价具有负向影响。因此,要强化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信贷调控,防范跨境热钱对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伟增  郑思齐  
本文利用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4个城市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产权类型、住房价值和入市时间三个角度分析了住房对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家庭自有住房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住房价值对有不同购房需求家庭的幸福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住房制度改革带来了城市居民住房财富的初始差异,使得不同产权住房的市场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房改房的单位市场价值对幸福感的贡献要大于商品房,而商品房的区位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贡献更大。第三,在中国城市住房市场过去十余年发展历程的特殊背景下,家庭越早拥有住房,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和其自身的资产增值效应表现得越充分,居民的幸福感越高。这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忆宁  
为寻找低租售比条件下我国居民购房偏好的成因,从住房政策角度,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住房政策逻辑,指出我国住房政策是购房导向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使用者成本,计算北京市2005-2017年首次购房者的使用者成本,结果显示居民购房获得了远大于住房支出的资本收益,购房选择更有经济优势,即居民购房偏好是被动形成的,应优化住房制度以扭转居民购房偏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玉  杨振鹏  
本文总结了我国编制住房价格指数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应对方案。通过归纳分析,本文提出,利用各地房管部门的签约备案数据编制新建住房特征价格指数,在当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而以商业银行的抵押评估数据建立二手房重复交易价格指数,是未来应考虑的发展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琳琳  李秀婷  董纪昌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老年人人口占比,还会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在构建老龄化对住房需求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得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住房需求之间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现象;住房价格、家庭规模和老年人抚养比均与住房销售额和住房销售面积负相关,即房价越高、家庭户数越少、老龄化程度越深,都将减少居民住房的购买量;老年人抚养比的两个门限阈值分别为8.21和16.62,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这两个水平时,居民购买住房的数量将发生变化。建议制定养老住房优惠政策,适当增加老年住房供给,健全老年住房配套基础设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文斌  杨春志  
根据北京市的1308个新建住宅项目数据,建立了Hedonic模型,着重分析了时间、距离、环线以及行政区等变量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构建了北京市住房Hedonic价格指数和住房价格的梯度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