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7)
- 2023(8230)
- 2022(7223)
- 2021(6883)
- 2020(6026)
- 2019(14335)
- 2018(14513)
- 2017(27601)
- 2016(16184)
- 2015(18748)
- 2014(19267)
- 2013(18685)
- 2012(17880)
- 2011(16336)
- 2010(16865)
- 2009(15610)
- 2008(15651)
- 2007(14436)
- 2006(12710)
- 2005(11729)
- 学科
- 济(62250)
- 经济(62183)
- 管理(37068)
- 业(36023)
- 方法(31619)
- 数学(28876)
- 数学方法(28643)
- 企(26260)
- 企业(26260)
- 中国(23725)
- 教育(19933)
- 农(18580)
- 财(17737)
- 贸(17736)
- 贸易(17732)
- 易(17399)
- 学(13869)
- 制(13064)
- 出(12993)
- 农业(11708)
- 理论(11166)
- 地方(11043)
- 银(10944)
- 银行(10921)
- 业经(10852)
- 行(10486)
- 融(9606)
- 金融(9604)
- 技术(8971)
- 口(8931)
- 机构
- 大学(237272)
- 学院(231421)
- 济(95040)
- 经济(92904)
- 管理(81427)
- 研究(80912)
- 理学(69478)
- 理学院(68618)
- 管理学(67439)
- 管理学院(66981)
- 中国(57075)
- 京(51600)
- 科学(47200)
- 财(46121)
- 所(41430)
- 范(38890)
- 师范(38639)
- 研究所(37350)
- 农(37022)
- 财经(36443)
- 江(36192)
- 中心(36159)
- 北京(33680)
- 教育(33432)
- 经(32946)
- 业大(31917)
- 师范大学(31543)
- 经济学(30850)
- 农业(29419)
- 州(28351)
- 基金
- 项目(141891)
- 科学(111592)
- 研究(110335)
- 基金(99775)
- 家(85308)
- 国家(84501)
- 科学基金(70438)
- 社会(67959)
- 社会科(64174)
- 社会科学(64153)
- 教育(58188)
- 省(55867)
- 基金项目(52151)
- 划(48839)
- 编号(48100)
- 自然(42658)
- 成果(41919)
- 资助(41861)
- 自然科(41581)
- 自然科学(41567)
- 自然科学基金(40808)
- 课题(35322)
- 部(34521)
- 重点(33250)
- 发(31863)
- 教育部(30104)
- 性(29137)
- 创(28879)
- 年(28825)
- 项目编号(28490)
- 期刊
- 济(102376)
- 经济(102376)
- 研究(80200)
- 教育(52348)
- 中国(49796)
- 财(34750)
- 学报(33318)
- 农(32733)
- 科学(29710)
- 管理(26553)
- 大学(25926)
- 学学(22829)
- 技术(22435)
- 农业(22033)
- 融(21008)
- 金融(21008)
- 财经(18380)
- 经济研究(17458)
- 业经(16618)
- 经(15859)
- 问题(15170)
- 贸(14887)
- 职业(12835)
- 国际(11840)
- 统计(11779)
- 理论(11731)
- 业(11665)
- 技术经济(11519)
- 商业(11250)
- 图书(10652)
共检索到355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霖强 马骁 冯瑛
在我国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中,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大于人均收入差异,但是省际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小于人均教育支出差异。城乡之间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异与教育支出差异几乎同步,并呈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差异扩大主要源于不同层次教育的分布差异在城乡之间十分显著。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的支出,省际间人均教育支出的差异则得到了改善。而加上其他各类教育支出后,省际间人均教育支出的差异又有所扩大。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央政府应担负起调节区域间和城乡之间教育支出差异的主要责任。
关键词:
教育支出 差异 城乡居民 省际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术
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指引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有很大提升,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给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地区差异日渐突出。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本文通过构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指标体系,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地区两方面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中了解我国居民不同阶段消费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云 贺德方
本文利用科技部《科技统计数据》近十年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在分析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十年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省市自治区R&D支出占GDP比重的差异性。文章还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R&D经费支出强度与人均GDP成大体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袁光才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本地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娜娜 符晓燕
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探讨了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收入与消费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当期消费不能摆脱过去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
可支配收入 消费性支出 协整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范红忠 严海波
论文以1997-2015年中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网格搜索突变点、Bootstrap仿真序贯检验等方法和具有多个门槛值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做实证分析,研究中国人均公共卫生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地域差别。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人均公共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当人均公共卫生支出增加,该促进效应将增强;另一方面,人均公共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有着显著地区差异,呈现西部省份远强于东中部省份的特点。
关键词:
人均公共卫生支出 居民消费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书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旭 刘倩 仇蕾洁 姜鑫洋 马安宁 盛红旗 李亚征 何显智 马桂峰
目的:分析我国31个省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空间相关性,为制定区域性卫生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我国31个省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空间相关性。结果:2011—2016年我国31省份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132、0.138、0.081、0.116、0.116和0.090,均有统计学意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吉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等在研究阶段局部莫兰指数均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正值。结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差距悬殊,我国31个省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存在空间相关性,部分省市对于周围区域的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具有较强的地域相关性。建议国家在制定医疗卫生政策时,应考虑区域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要警惕区域卫生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费用拉动和虹吸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旭 仇蕾洁 姜鑫洋 刘倩 马安宁 盛红旗 马桂峰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空间相关性的差异,为我国城乡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空间相关性。结果:2012—2016年我国31省份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47%,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4%;城乡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16年城乡局部莫兰指数主要呈现H-H和L-L聚集区。结论:我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过快,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我国31省份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存在空间相关性,部分省份存在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关键词: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莫兰指数 空间相关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伟 张鹏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费支出 shapley值分解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薇 廖毅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2010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因素对中国民族省份和西部地区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与非西部地区之间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幅度明显大于民族省份地区与非民族省份之间的差异;经济因素对于民族省份和西部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教育投入规模对民族省份人均受教育水平影响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再次是非民族省份,受影响最小的是非西部地区。
关键词:
民族省份 西部地区 教育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海燕
本文对我国37个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有16个城市两者的聚类结果不一致,其中东部城市9个,东部城市总体上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差距要高于西部地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城市引入外资比较成功,其GDP中外商经济所占比重较高,外资企业的高利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 外资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GDP、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经济因素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满 余世英
文章通过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归类与划分,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差别,发现东、西部地区收入差异仍旧显著;工业收入、建筑业收入、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社会服务业收入、文教卫生收入等项指标相关性较大;地区环境、政策扶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稳定有很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