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2255)
- 2022(10923)
- 2021(10514)
- 2020(8833)
- 2019(20674)
- 2018(20720)
- 2017(41644)
- 2016(22709)
- 2015(25568)
- 2014(25906)
- 2013(25584)
- 2012(23768)
- 2011(21537)
- 2010(21827)
- 2009(20304)
- 2008(19959)
- 2007(17716)
- 2006(15989)
- 2005(14539)
- 学科
- 济(89879)
- 经济(89767)
- 管理(66474)
- 业(63832)
- 企(51909)
- 企业(51909)
- 方法(40697)
- 数学(35477)
- 数学方法(34995)
- 中国(27381)
- 农(26287)
- 财(24842)
- 制(20003)
- 业经(19559)
- 学(18942)
- 地方(18027)
- 贸(17940)
- 贸易(17932)
- 易(17466)
- 农业(16978)
- 银(16063)
- 银行(16025)
- 行(15288)
- 务(15006)
- 财务(14937)
- 财务管理(14905)
- 策(14714)
- 理论(14570)
- 和(14246)
- 融(14119)
- 机构
- 大学(327604)
- 学院(326652)
- 济(132724)
- 管理(130774)
- 经济(129675)
- 理学(112331)
- 理学院(111115)
- 管理学(109348)
- 研究(108922)
- 管理学院(108747)
- 中国(83240)
- 京(70581)
- 科学(65765)
- 财(64318)
- 所(55091)
- 财经(50600)
- 研究所(49463)
- 农(48938)
- 中心(48854)
- 江(48330)
- 业大(45837)
- 经(45769)
- 北京(45654)
- 范(43527)
- 师范(43193)
- 院(39493)
- 州(39416)
- 经济学(39068)
- 农业(37988)
- 财经大学(37366)
- 基金
- 项目(212760)
- 科学(166950)
- 研究(159717)
- 基金(153156)
- 家(131473)
- 国家(130338)
- 科学基金(111788)
- 社会(98721)
- 社会科(93453)
- 社会科学(93428)
- 省(82337)
- 基金项目(81170)
- 教育(73587)
- 自然(72094)
- 自然科(70320)
- 自然科学(70304)
- 划(69432)
- 自然科学基金(69042)
- 编号(67031)
- 资助(64437)
- 成果(56083)
- 部(47737)
- 重点(47089)
- 课题(46089)
- 发(45425)
- 创(43422)
- 项目编号(41303)
- 教育部(41066)
- 创新(40391)
- 人文(40284)
- 期刊
- 济(149999)
- 经济(149999)
- 研究(103539)
- 中国(59153)
- 管理(48492)
- 财(47039)
- 学报(46831)
- 农(44586)
- 科学(44194)
- 教育(38096)
- 大学(35792)
- 学学(33348)
- 融(32815)
- 金融(32815)
- 农业(30706)
- 技术(27879)
- 业经(25306)
- 财经(24539)
- 经济研究(23653)
- 经(20891)
- 问题(20505)
- 理论(17764)
- 图书(17705)
- 实践(16189)
- 践(16189)
- 技术经济(16162)
- 贸(16142)
- 现代(15441)
- 商业(14921)
- 科技(14799)
共检索到48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云 刘国和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为"高供给下的招工难"与"高需求下的就业难"同时并存,并在产业、城乡、区域、群体、素质以及劳动力内部等多个维度和层面表现出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转型期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公共政策与服务不足以及社会观念滞后实践发展等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大量高质量技能人才;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市民化进程;实施援助和开发并重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建立多方参与的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合作机制;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慧琴
当前,山西省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大量生产自动化时代,结构性就业人员所扮演的不是"工匠",而是"螺丝钉"。这说明结构性工作岗位并不独特,而且容易被替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新常态下最突出的矛盾,据此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就业环境,构建新劳动力培育体系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 结构性问题 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城乡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丙毅
近年来电解铝工业低效率运行的状况有所改变,但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市场结构过度分散、内部分工和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技术结构层次低等。因此,必须在进一步明确我国电解铝工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电解铝工业健康发展的结构性调整政策,推动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产业内部结构与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保障。
关键词:
电解铝工业 结构性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士喜 孙文琦 郭志立 李军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就业压力不减,致使国内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有效需求增长有限而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将长期存在的难解局面,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因的深层分析,文章提出从政府、学校和学生3个层面破解就业结构矛盾的建议与对策,旨为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朝霞 许小苍
合理化就业结构是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最高保障,也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提高我国就业总量的一个必经之路。文章认为,货币政策存在就业结构效应。无论是产出渠道还是技术进步渠道,货币政策就业结构效应最终都是通过投资渠道进行传导的。通过分析贷款基准利率R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贷款基准利率R、货币供给增长率RM2与各产业就业量之间的实证关系对货币政策影响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就业结构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减少第一产业就业量,不利于第三产业就业量的增加。因此,提出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合理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就业结构效应 投资 差别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军生
本文从金融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结构优化作为金融发展的重心,树立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的金融发展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阳 赵海珠
文章使用1990~2020年宏观数据,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进行测度,继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收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分因素看,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且作用依次递减;而城镇化、市场化、投资与消费增长和科技进步会改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且作用依次递减。文章认为,要化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须以解决第一产业劳动力冗余及配置低效为突破口,抓住“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前后的关键时间窗口期,科学分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作用,最大程度扭转不利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诚
在经历 2 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后 ,中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类似于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结构的新变化。除了原有的二元就业结构和隐蔽失业性就业特征以外 ,中国出现了过度就业、正常就业、就业不足、失业和就业外非劳动力扩大的特征。就业政策需要适应经济改革的新变化 ,采用新的就业定义和就业观念 ,着眼于培养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主体———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锡光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外贸已有巨大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8512.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跃至2003年的60.2%,在世界贸易中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0.75%上升到2002年的5.1%。在外贸规模迅速扩大时,其内在质量如何?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测算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不但可以说明两者之间的滞后关系,还能准确反映滞后时间的长短。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时间分别为9、8、3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滞后时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凯 郭杰 赵忠 汤璨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代表性数据库,计算了2003—2013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并从人口学视角进行了变动原因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过去十年我国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相反,除了常规操作性工作,其他三类就业占比都在增长。增长原因既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应",也有需求变动带来的"倾向效应"。从绝对值看,由于目前我国常规性就业占比仍然远大于美国,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仍然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因此,笔者也参照已有文献做法估计了我国就业中可能被替代的潜在数量和比例,以及未来行业间就业转换的方向。基于这些计算和讨论,本文对当前技术进步采纳及就业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人工智能 分解 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玉涛
税收政策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独特优势,重点是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完善财税政策,化解过剩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引导合理住房消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扩大有效供给,鼓励创新驱动。
关键词:
新常态 税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念明
结构性减税是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自2008年底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保增长、调结构与扩内需的反周期操作中一度扮演积极的角色。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操作遵循宏观调控与税制优化两种不同的范式,宏观调控范式侧重总量均衡的短期相机抉择,税制优化范式注重结构调整的长期制度安排。后金融危机时代,基于宏观调控的结构性减税将日趋淡出,基于税制优化的结构性减税应坚持结构性减税与税制优化相结合,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相结合,结构性减税与配套改革相结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玉涛
税收政策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独特优势,重点是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完善财税政策,化解过剩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引导合理住房消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扩大有效供给,鼓励创新驱动。
关键词:
新常态 税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