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5)
- 2023(12585)
- 2022(10484)
- 2021(10166)
- 2020(8301)
- 2019(19098)
- 2018(19009)
- 2017(36126)
- 2016(19961)
- 2015(22653)
- 2014(22402)
- 2013(21116)
- 2012(19321)
- 2011(17382)
- 2010(17571)
- 2009(15774)
- 2008(15048)
- 2007(13141)
- 2006(11443)
- 2005(9906)
- 学科
- 济(70967)
- 经济(70889)
- 管理(52120)
- 业(49257)
- 企(39461)
- 企业(39461)
- 方法(35274)
- 数学(31671)
- 数学方法(31199)
- 中国(25816)
- 农(21154)
- 教育(20936)
- 财(20051)
- 业经(15593)
- 学(14828)
- 制(14703)
- 理论(14216)
- 贸(13973)
- 贸易(13965)
- 农业(13843)
- 易(13658)
- 务(12304)
- 技术(12283)
- 财务(12267)
- 财务管理(12241)
- 银(11986)
- 银行(11968)
- 地方(11738)
- 企业财务(11638)
- 行(11452)
- 机构
- 大学(275681)
- 学院(271820)
- 济(106027)
- 经济(103802)
- 管理(102513)
- 理学(89406)
- 理学院(88404)
- 研究(87291)
- 管理学(86777)
- 管理学院(86234)
- 中国(60879)
- 京(57385)
- 财(51221)
- 科学(50320)
- 范(44191)
- 师范(43880)
- 财经(41722)
- 所(41032)
- 中心(39959)
- 江(39196)
- 经(38063)
- 研究所(37292)
- 北京(36374)
- 教育(36299)
- 农(36266)
- 业大(35938)
- 师范大学(35842)
- 经济学(33476)
- 院(31877)
- 财经大学(31362)
- 基金
- 项目(182833)
- 科学(146885)
- 研究(142728)
- 基金(131966)
- 家(113038)
- 国家(111991)
- 科学基金(96615)
- 社会(90223)
- 社会科(85330)
- 社会科学(85308)
- 教育(72945)
- 省(71394)
- 基金项目(69612)
- 划(62208)
- 编号(60715)
- 自然(59793)
- 自然科(58393)
- 自然科学(58373)
- 自然科学基金(57315)
- 资助(52290)
- 成果(51115)
- 课题(43117)
- 部(43102)
- 重点(42397)
- 发(40329)
- 创(38995)
- 教育部(38265)
- 项目编号(37255)
- 国家社会(36768)
- 人文(36565)
- 期刊
- 济(109308)
- 经济(109308)
- 研究(86688)
- 教育(57930)
- 中国(52484)
- 财(38364)
- 学报(36578)
- 管理(36271)
- 科学(34884)
- 农(32694)
- 大学(30360)
- 学学(27139)
- 技术(27000)
- 农业(22763)
- 融(22394)
- 金融(22394)
- 财经(20348)
- 业经(19618)
- 经济研究(17532)
- 经(17506)
- 问题(15534)
- 职业(14814)
- 理论(12893)
- 贸(12556)
- 版(11993)
- 商业(11952)
- 图书(11849)
- 技术经济(11733)
- 实践(11730)
- 践(11730)
共检索到39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跃平 汪全胜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平等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平等权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与要求。实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质平等,需要确立"比例平等"的原则,即在少数民族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应与全国比例大概平衡。在未实现或达到比例平等前,我国还应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一些优惠政策,但要在现有的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例如:将比例平等作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质平等的原则与目标;区分不同的少数民族,体现优惠政策的差异性;区分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防止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反向歧视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静雯 胡华秀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结合扩招以来弱势群体遭遇的尴尬入学实际,拟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提出“建立一个基本理念,完善两种支持,进行三项改革”的解决意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利红 覃美洲 周丽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时,优惠形式、幅度和标准不一,导致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之间、少数民族考生之间存在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问题,应进一步根据少数民族考生所在地、所使用的语言、所属民族的特殊性、与汉族的融合程度等因素细化已有的加分或降分政策,民族班和预科班酌情实行各少数民族名额分配制,各地的优惠政策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统一性。
关键词:
高考优惠政策 受教育权 平等保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凤岐
解决受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有两种典型的方案第一,为每个人提供与其能力水平和倾向性相适应的教育;第二,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是教育平等的基本要求;而在没有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平等的时候,在选拔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时候,应该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区别对待。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受教育机会 平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祥贵 聂武莲
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国内和国际立法也不完善。本文试图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概念、性质、内容等基础理论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理论深化和立法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受教育权 法律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可卿 廖琳
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完全平等。现实教育领域存在的基于优长、阶层、民族、地域等的差别对待,大多是出于历史和现实利益考量的折衷、过渡之举,不具有长久的制度正义性。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依赖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在实质上则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要改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应重在对权利的经济背景进行合理调剂,而不是改变权利和机会平等的法定规则本身。在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差别对待措施应当逐步弱化并最终取消,从而使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得以统一。
关键词:
受教育权 平等 差别对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可卿 廖琳
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完全平等。现实教育领域存在的基于优长、阶层、民族、地域等的差别对待,大多是出于历史和现实利益考量的折衷、过渡之举,不具有长久的制度正义性。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依赖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在实质上则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要改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应重在对权利的经济背景进行合理调剂,而不是改变权利和机会平等的法定规则本身。在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差别对待措施应当逐步弱化并最终取消,从而使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得以统一。
关键词:
受教育权 平等 差别对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立科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并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中受益。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很多,但人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历为制度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丰富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精英大学,拥有较少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大众化高等院校。
关键词:
文化资本 高等教育 机会平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由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基于群体身份资格的限定来实施的,被认为是对个体平等的颠覆,目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于教育平等的争论。所以,本文立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招生政策,试图从学业成就归因、高等教育功能等多维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进行分析,力图通过明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所蕴含的平等涵义,明确和拓展对教育平等的理解,从而利于实践中教育平等的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贾密
平等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承担受教育权的给付义务则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之一。《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的责任,但却没有进一步明确不同级别和地区政府之间承担义务教育给付义务的具体数额及比例。国务院制订的以县级政府、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既忽视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先天性差异,又忽视了流动儿童分布的地区性差异,更缺乏对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激励及责任制度,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里无法平等享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只有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义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滢
本文探讨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之现状、成因及改革措施 ,并提出建议 :改革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选拔制度 ;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专门的财政资助体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推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发展 ,使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进入应然状态
关键词: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入学机会均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为了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惠待遇的倾斜性政策和旨在提高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补偿性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在改善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状况以及推进学生群体多样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机会均等 入学 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宇航 杨东平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扩招之后更加明显。在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进入大学这三次教育分流均产生重要影响,义务教育的影响程度比高中教育更为强烈,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在家庭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对农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林琴
一直以来人们对受教育权的理解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项法律规定的权利,而忽略了受教育权与其他权利的内在区别,即作为受教育权核心要素的教育内涵。现代教育具有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内在规定要素,即"以人为目的"。因此,基于对"人是目的"教育内涵的理解,受教育权应具备自由、平等和人权等基本属性。
关键词:
自由 民主 人权 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