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7)
2023(7432)
2022(6669)
2021(6239)
2020(5690)
2019(13080)
2018(13277)
2017(26781)
2016(14925)
2015(17007)
2014(17322)
2013(17543)
2012(16778)
2011(15319)
2010(15668)
2009(14849)
2008(15156)
2007(13885)
2006(11966)
2005(10986)
作者
(47008)
(39388)
(39343)
(37634)
(24861)
(18993)
(18081)
(15469)
(14512)
(14196)
(13282)
(12947)
(12549)
(12523)
(12481)
(12378)
(12250)
(11637)
(11439)
(11278)
(9965)
(9853)
(9706)
(9036)
(8919)
(8858)
(8797)
(8772)
(8232)
(7959)
学科
(61988)
经济(61920)
(39968)
管理(39271)
方法(31777)
(30474)
企业(30474)
数学(28668)
数学方法(28424)
中国(17719)
(17687)
(17226)
(14027)
(13942)
(13306)
贸易(13302)
(12980)
(11943)
银行(11909)
(11368)
业经(11339)
农业(11212)
地方(10507)
(10496)
金融(10491)
(10445)
财务(10425)
财务管理(10393)
企业财务(9851)
(9323)
机构
大学(228431)
学院(226581)
(93080)
经济(91023)
管理(82116)
研究(78701)
理学(70404)
理学院(69560)
管理学(68324)
管理学院(67897)
中国(59542)
科学(50289)
(48795)
(46083)
(45373)
(42650)
研究所(38717)
业大(37062)
农业(37008)
财经(36143)
中心(35676)
(33889)
(32642)
北京(30953)
经济学(29379)
(28827)
师范(28484)
(27236)
(27128)
经济学院(26858)
基金
项目(143803)
科学(110781)
基金(103619)
研究(100963)
(92150)
国家(91430)
科学基金(75253)
社会(62418)
社会科(59098)
社会科学(59076)
(56260)
基金项目(54754)
自然(49619)
自然科(48391)
自然科学(48366)
(48331)
自然科学基金(47509)
教育(46788)
资助(43579)
编号(41015)
成果(34480)
重点(33034)
(32727)
(31126)
(29262)
课题(28431)
科研(28322)
计划(28033)
创新(27525)
(27418)
期刊
(100362)
经济(100362)
研究(65678)
学报(41976)
(41719)
中国(40585)
科学(35343)
(35012)
大学(29871)
学学(28384)
管理(27934)
农业(27490)
(22382)
金融(22382)
教育(20291)
财经(18381)
技术(17674)
经济研究(16774)
业经(16505)
(15729)
(14652)
问题(14629)
(12612)
理论(11919)
(11797)
技术经济(11471)
商业(11257)
统计(11209)
实践(10759)
(10759)
共检索到331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秀琴  兰进好  林琪  穆平  
为明确小麦抗旱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27对SSR引物对50份小麦抗旱种质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7对引物共检测出127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在2~8之间,平均4.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6~0.89,平均为0.68,其中西农811与西农928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相似系数(GS)高达0.89;山农16号与秦麦3号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GS为0.46。所选引物可以将全部品种区分开来,50个品种可分为8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比较吻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孙道杰  冯毅  王辉  宋喜悦  
【目的】揭示我国主要麦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分布于小麦各染色体臂上的42对SSR引物,对我国10个麦区81个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16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扩增的等位变异为1~17个,平均为7.5个。参试小麦地方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0.90,平均为0.63。平均等位变异数A基因组>D基因组>B基因组,平均PIC值各基因组间差异不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生态区的全部材料没有完全聚在一起,但冬麦区和春麦区材料间差异较明显。【结论】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不同麦区间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兰杰  侯起岭  侯春雨  张婷  张小华  倪中福  梁荣奇  
为了揭示小麦抗蚜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在田间蚜虫圃对150份小麦品种(系)孕穗期和灌浆期蚜量比值进行2年对比的基础上,选取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利用筛选的5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检测了43个不同抗蚜水平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54对SSR标记在这43份不同抗蚜水平小麦品种(系)中检测到36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2~18个等位变异,平均为6.7个;从每条谱带在所有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来看,变异范围为2.3%~97.7%;多态性信息量为0.05~0.91,平均为0.65;43个小麦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为0.30~0.90,平均为0.52;SSR标记聚类分析在相对遗传距离为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天青  隋建枢  张立异  王伟  田世飞  杨康林  何庆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宁海  郑文明  王建锋  詹刚明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甘肃陇南地区是小麦条锈菌最主要和最大的越夏区,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该地区的小麦条锈菌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探索其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采用TP-M13-SSR荧光标记技术,对甘肃省陇南地区8个种群409个小麦条锈菌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95,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为1.43,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7,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武都、文县和秦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徽县、成县和西和种群相对较低。AMOVA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攀  阮小凤  杨勇  赵红星  
【目的】用SSR标记分析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柿种或变种的48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30对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对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4.9个。供试柿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97~1.000,平均为0.698,范围较大,说明柿资源种类较多、来源较广泛、遗传多样性较丰富。48份柿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6水平上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浙江柿和5个美洲柿及1个柿品种;第Ⅱ类只有2个资源,即油柿和野柿;第Ⅲ类为柿种下的大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娟  吴俊  张绍铃  吴华清  张妤艳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深入探讨了梨主要栽培种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和野生种以及种间杂交新选育品种共150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以及系统分类地位。通过筛选出的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07个位点,不同引物检测位点数5~2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数390个,占检测位点的95.82%,检测位点杂合度为0.4~0.7,不同品种间的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超  杜菲  于晓丹  郭宁  张蕴薇  
利用从本试验32对引物中筛选得到的7对稳定可靠的SSR标记引物,对10份柳枝稷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材料在7个位点的PIC值在0.669~0.881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85 4~0.905 7范围内波动。依据遗传距离和引物,应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其中引物5211_B07的聚类结果和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相同:5个登记品种材料和野生种质材料No.2聚为一类,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近;其他4份野生种质聚为另一大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小平  张晓杰  廖伯寿  雷永  黄家权  陈玉宁  姜慧芳  
【目的】评价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验证传统植物学分类的可靠程度,为充分发掘、利用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提供必要信息。【方法】采用27对花生SSR引物,对ICRISAT微核心花生种质168份材料(来自世界五大洲42个国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V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绘制三维空间聚类图;利用Popgene V1.32估算种质群间的Nei78遗传距离等参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采用MEGA3.1绘制种质群间聚类图。【结果】2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勇  孙中海  刘德春  吴波  陶建军  
结合SSR引物和AFLP分子标记对110份柚类基因型、12份野生近缘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的335个位点中99.1%为多态性位点,每个位点可检测到9.85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度(GD)变幅为0.1939~0.9073,获得了46个特异性SSR标记;AFLP标记的343个位点中72%为多态性位点,3对引物平均期望杂合度变幅为0.21863~0.2844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能产生82个多态位点,获得了44个AFLP特异性标记。UPGMA聚类结果显示,122份基因型在相似系数0.61时,分成8个组群,其中柚类主要由沙田柚品种群、文旦品种群与庞大的杂种柚品种群组成。分类结果将有利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少瑜   李江   陈伟   罗婷   陈绍安  
【目的】揭示思茅松主要分布区内11个群体共338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状况,为思茅松育种群体构建及高轮次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18对引物进行SSR-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用PowerMarker v3.25、GenALEx v6.4.1及Structure 2.3.4等软件分析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2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6.667个;种质资源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52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016;平均多态信息指数(PIC)为0.468。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种质资源的群体分化系数(F_(ST))平均为0.091,即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只占总变异的9.1%,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各位点的基因流(N_(m))平均为4.627(N_(m) > 1),较大的基因流减小了群体间的分化。STRUCTURE分析将338份思茅松种质资源划分为2个类群,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将11个群体划分成3组,普洱市6个群体聚为一组;西双版纳州的2个群体、临沧市和保山市的各1个群体聚为一组;德宏州的1个群体单独为一组。【结论】思茅松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在进行思茅松的遗传改良时,应根据其遗传结构特征,重点选择多样性高的群体,也要特别关注对群体内优良单株的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彭海城  李爱国  栗雨勤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宇  黄国弟  黄强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对20份杧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亲缘关系分析,为杧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在SRAP分析中,从80对引物中选出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24条谱带,每对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21条,平均为18.7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94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6.2条,多态性比率为86.61%,材料间相似遗传系数变化范围为0.54~0.94;在ISSR分析中,从100条引物中选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79条谱带,每条引物扩增谱带数在11~20条,平均为17.9条,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53条,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5.3,多态性比率为85.35%,材料间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永财  孟林  张国芳  毛培春  张德罡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为获得稳定的新麦草ISSR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中的dNTP、Taq酶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2.5μL、Taq酶0.2μL、Primers 1μL、Mg2+1.5μL、2.5μL 10×Buffer、2μL模板DNA和ddH2O 15.3μL。ISSR标记结果显示,筛选出的重复性好、谱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共获得8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多态性比率(PPB)为85.7%。通过遗传相似系数(GS)...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令霜  张晨晨  张敬  徐彬  
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是广泛栽培利用的优质牧草、草坪草。为研究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多年生黑麦草自主选育品系和75份来自于23个不同国家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有91条,占总条带数的69.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56~0.722,平均为0.455。8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700~0.900,NTSY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38时,85份材料被划分为五大类;同时,综合聚类分析及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将为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