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5)
2023(8366)
2022(7197)
2021(6617)
2020(5431)
2019(12479)
2018(12451)
2017(24440)
2016(13475)
2015(15718)
2014(15878)
2013(16082)
2012(15787)
2011(14632)
2010(15236)
2009(14390)
2008(14486)
2007(13357)
2006(12471)
2005(12084)
作者
(43291)
(35900)
(35869)
(33889)
(22632)
(17087)
(16293)
(13998)
(13541)
(13101)
(12283)
(11752)
(11638)
(11606)
(11182)
(11038)
(10500)
(10404)
(10309)
(10250)
(9260)
(8954)
(8795)
(8219)
(8189)
(8103)
(8052)
(8042)
(7523)
(7229)
学科
(63274)
经济(63203)
(34207)
管理(33939)
(24271)
企业(24271)
中国(23618)
地方(20976)
(20419)
方法(18395)
数学(15467)
数学方法(15267)
(15047)
业经(14692)
(14012)
银行(13997)
(13992)
贸易(13977)
(13635)
(13515)
农业(13513)
(13386)
(12920)
金融(12919)
(11626)
地方经济(11472)
(11349)
环境(9871)
(9384)
(9359)
机构
学院(205414)
大学(202504)
(86462)
经济(84357)
研究(80658)
管理(70026)
中国(63866)
理学(56858)
理学院(56072)
管理学(55170)
管理学院(54771)
科学(48081)
(45983)
(43863)
(43049)
研究所(38784)
(38506)
中心(35946)
(34006)
财经(31967)
北京(31150)
(29874)
农业(29661)
师范(29628)
(28535)
业大(28495)
(28280)
(28256)
(26819)
经济学(25736)
基金
项目(118057)
科学(90357)
研究(89758)
基金(80695)
(70739)
国家(70069)
科学基金(56752)
社会(54328)
社会科(51336)
社会科学(51324)
(47503)
基金项目(41670)
(40568)
教育(40121)
编号(37900)
自然(34295)
资助(33983)
成果(33311)
自然科(33285)
自然科学(33272)
自然科学基金(32598)
(32559)
课题(28359)
重点(27363)
发展(26218)
(25803)
(25696)
(23999)
(23346)
(22778)
期刊
(113719)
经济(113719)
研究(72081)
中国(49494)
(38082)
学报(30891)
(30718)
管理(28809)
科学(28370)
(28081)
金融(28081)
教育(26961)
农业(25476)
大学(22266)
学学(20596)
业经(20098)
经济研究(17839)
技术(17417)
问题(16018)
财经(15805)
(14179)
(13735)
国际(13321)
(13315)
世界(10624)
理论(10618)
商业(10556)
图书(10509)
现代(9941)
技术经济(9909)
共检索到350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林  白人朴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研究了我国小麦跨区机收现状 ,跨区作业对我国目前以及未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跨区机收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已向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并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路江涛  
全国范围内的小麦跨区机械化收获,为我国农机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它的有偿服务性跨区作业模式将向其它农业生产环节辐射,并最终促成一个以农民为服务对象以现代化机械装备为手段的农业生产服务行业。这必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向高效、大型、现代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超峰  
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由军队仓储体系、国家战略储备仓储体系、企业自备仓储体系和社会仓储体系构成了整个仓储体系,物流地产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快速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仓储业呈现了物流园区逆势增长、仓储面积保有量继续扩大、物流强度增强、期货交割库和电子商务交割库需求加大、仓储物流的技术水平提高、质押监管业务增速放缓等特点。总体看,我国仓储业存在着国家缺少对仓储业行业的管理、税率过重、区域规划混乱等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普通库房供大于求、仓储业务综合化和精细化、部分物流园区的运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机构类别呈多层次性、发展模式呈多样性、空间布局呈非均衡性、融资渠道呈单一性、运作机制的准市场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认识、法律保障和公平待遇问题,产权界定、经费筹集和配套改革问题,办学自主权、内部建设和管理问题,质量评估、信息传递和科学研究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将逐步形成,筹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枭吟  
在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国内物流产业的弊端逐渐显现。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区域梯级发展模式,明显存在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等。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融合,国内物流产业越来越朝着集约化与协同化、信息化、服务优质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娄源功  
小麦作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 ,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其在WTO框架下的供求平衡问题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甚大。本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小麦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对入世后的小麦供求平衡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研究指出 ,过渡期之内 ,中国小麦的供给将以每年 1 %左右的速率下降 ;到 2 0 0 5年小麦自给率将由目前的95.3 1 %下降到 91 %左右 ;且小麦供给量仍呈周期性波动态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超  
中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制约因素及战略对策*李树超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细粮品种,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小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北雁  马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言清  黄祖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平安  
今天我就谈几个问题:第一,新三板目前的现状到底怎么样。第二,存在的问题。第三,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未来的发展趋势。截止到昨天为止,新三板的挂牌企业的家数是5047家,其中协议转让的是3950家,做实转让的企业有1097家,这个市场截止到2015年12月28日为止总的市值将近1.7万亿,市盈率将近40倍。大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为我们的中小型企业(真正具有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辰利  赵邦宏  
本研究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年以来世界小麦的生产、消费以及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的全面分析,勾勒出小麦贸易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对中国国内小麦的生产、消费与贸易的发展变革以及入世后国内宏观政策变化及国际环境变迁分析中国小麦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永伟  
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保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永伟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基本特征1、保险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在1988年以前,我国保险业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保险市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保险市场处于垄断状态。1988年4月,平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季玥辰  
网络(电子商务)应用于保险业,便赋予了保险新的形式,从而产生了网上保险。网上保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保险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不是企业从传统到网络的一次简单移植,而是为客户提供了产品、渠道和服务上的更多选择。中国保险企业在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网上保险时,要逐步将公司网站作为销售渠道,以获得保费收入为主要目的,并从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的角度来定位网站。不能再将网站单一地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网络营销中顾客概念的整合;二是网络营销中保险渠道的整合;三是网络营销与保险企业组织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