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5)
2023(11143)
2022(9999)
2021(9442)
2020(8038)
2019(18723)
2018(18961)
2017(37336)
2016(20429)
2015(23194)
2014(23236)
2013(23288)
2012(21401)
2011(19468)
2010(19420)
2009(17930)
2008(17456)
2007(15259)
2006(13501)
2005(11825)
作者
(61423)
(50770)
(50632)
(47904)
(31961)
(24381)
(23016)
(20116)
(19195)
(18008)
(17166)
(16910)
(15989)
(15910)
(15511)
(15482)
(15397)
(15072)
(14393)
(14304)
(12617)
(12488)
(12282)
(11570)
(11357)
(11292)
(11194)
(11148)
(10317)
(10053)
学科
(81841)
经济(81748)
管理(57467)
(56130)
(44711)
企业(44711)
方法(40542)
数学(35640)
数学方法(35294)
(23108)
中国(22465)
(19180)
(17691)
业经(17621)
(15991)
贸易(15984)
(15515)
地方(15338)
农业(15291)
(15134)
理论(13156)
(12996)
环境(12948)
技术(12808)
(12673)
银行(12624)
(12070)
(11671)
财务(11612)
财务管理(11589)
机构
大学(300967)
学院(298133)
管理(119226)
(117273)
经济(114676)
理学(104029)
理学院(102829)
管理学(101095)
管理学院(100574)
研究(98894)
中国(72049)
(64506)
科学(62843)
(53376)
(51583)
(50567)
业大(47602)
研究所(46302)
中心(43653)
财经(43608)
(41697)
农业(40917)
北京(40823)
(39544)
(39405)
师范(39041)
(35071)
经济学(34486)
(34353)
财经大学(32499)
基金
项目(203694)
科学(159196)
研究(147639)
基金(147265)
(129090)
国家(128013)
科学基金(108692)
社会(91480)
社会科(86593)
社会科学(86568)
(79331)
基金项目(79133)
自然(71816)
自然科(70065)
自然科学(70047)
自然科学基金(68784)
教育(67608)
(67426)
资助(60860)
编号(60840)
成果(49301)
重点(45296)
(45090)
(43184)
(42100)
课题(41369)
创新(39195)
科研(38936)
教育部(38257)
大学(37619)
期刊
(126194)
经济(126194)
研究(87618)
中国(51748)
学报(49770)
(46474)
科学(44892)
管理(42508)
(37093)
大学(36646)
学学(34471)
农业(32539)
教育(32078)
技术(24898)
(23097)
金融(23097)
业经(21333)
财经(20628)
经济研究(20087)
(17472)
问题(17225)
(16371)
图书(16128)
理论(15791)
技术经济(14916)
科技(14700)
实践(14585)
(14585)
商业(13784)
现代(13748)
共检索到42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道明  王丽红  田志宏  
为识别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及其程度的演变特征,本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5个小麦主产区1981—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估算主要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和化肥投入可以有效替代劳动力并提高小麦产量;2)相比化肥,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且持久;3)平原地区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以及小麦产出的促进效应始终强于非平原地区。鉴于此,一方面要打破推进机械化的制度约束,激励农户加快投入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引导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区域机械化平衡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书章  宋春晓  宋宁  王济民  马恒运  
本文基于全国省级小麦生产面板数据,建立小麦生产超越成本对数函数,着重分析了全国及五个小麦主产区的技术进步及要素需求与替代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具体而言是劳动力节约型、机械使用型以及化肥使用和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并存;劳动力和化肥的需求弹性较大,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和化肥的价格提高10%,其需求将分别减少5%和8%;小麦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或补偿弹性较大,说明中国小麦生产要素的替代关系和补偿关系并存。为此,在未来中国小麦生产中,要抓住五个小麦主产区,加强要素投入偏斜技术的开发,利用价格调控要素需求,通过优化要素比价调整要素投入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经济学中的替代关系根源于微观经济生产理论,能源作为投入要素能否被其他要素替代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替代,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政策的选择。然而基于不同的样本和方法,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及其大小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能源与非能源替代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总结主流的弹性计算方法,梳理了国际相关经验研究,并剖析差异性结论的原因,以推进我国同类领域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月  田志宏  
为准确把握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关系,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对要素产出弹性及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探讨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选择方向。结果表明:1)我国玉米生产中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为1.099,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2)相比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我国西南优势玉米区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速度加快;3)样本期间化肥的产出水平持续下降,它对劳动、机械的替代程度在逐渐减弱;4)玉米生产采取了以机械技术为主,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的技术。我国玉米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的结合,因地制宜地促进机械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惠真  
一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多受到所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研究综述,构建了其代替研究模型,由此详尽分析了资本、劳动与能源的自价格弹性及其净替代弹性等相关问题,认为劳动与资本都对能源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一国只有致力于培养专业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有利于长期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海霞  汪应宏  王辉  彭山桂  杨奎奇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建设用地大量投入,然而在耕地红线和用地规划的约束下,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研究,采用要素边际利用量和技术进步率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本边际利用量对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②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减少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是由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所致,它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久凯  袁亮  温延臣  张水勤  林治安  李燕婷  李海燕  赵秉强  
【目的】近年来化学磷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造成了磷矿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畜禽粪便是一种很好的化肥磷替代资源,但由于其成分复杂,转化过程影响因素较多,畜禽粪便中磷素相对化肥磷素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不同结论。明确畜禽粪便中磷素替代化肥磷当量,能够确定有机肥磷素替代化肥磷素的准确比例,为有机肥磷素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和化肥为材料,施磷(P2O5)量均设置6个水平,分别为0、20、40、60、80、100mg·kg-1干土,利用土柱栽培试验在冬小麦上研究粪肥磷和化肥磷对小麦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并对3种粪肥中磷素替代化肥磷素的相对替代当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种粪肥中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猪粪、鸡粪和牛粪中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25.9%、17.6%和56.5%。从磷组分看,牛粪中磷素形态主要以活性磷(H2O-P和NaHCO3-P)为主,而鸡粪和猪粪以高稳定态磷(HCl-P)为主。(2)等磷施用粪肥和化肥条件下,各处理间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化肥处理的小麦磷素吸收量略高于3种粪肥处理。(3)本试验条件下,若以磷素的当季回收率作为参考指标,鸡粪、猪粪和牛粪中磷素相对化肥磷素的等效值分别为80.3%、84.3%和90.4%。以化肥磷用量与籽粒产量、生物量、籽粒吸磷量及地上部吸磷量的回归关系函数计算的3种粪肥磷素的相对替代当量,猪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90.0%、93.6%、80.6%、80.2%,鸡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78.4%、87.9%、73.4%、67.6%,牛粪的相对替代当量分别为89.6%、99.9%、90.0%、87.3%。(4)粪肥磷和化肥磷均可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但短期内粪肥磷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提高稍弱于化肥磷。【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几种计算磷素相对替代当量的方法,猪粪能够替代85.7%的化肥磷素,鸡粪能够替代77.6%的化肥磷素,而牛粪能够替代91.4%的化肥磷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  周应华  吴晓春  霍剑波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进口在我国粮食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 ,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论文采用1991~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投入与价格数据,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影子替代弹性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与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正处在理性的价格调节区间,要素价格仍然是调节要素需求的经济杠杆;与劳动力和化肥相比,机械投入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更容易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冲击。(2)农业机械与劳动力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且替代关系越来越强。这说明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形下,利用机械替代劳动可以大幅减少农业劳动投入,特别是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3)化肥与劳动也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但替代关系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云  祁春节  王伟新  
为探究柑橘生产的要素替代关系及增长路径,基于我国7个主产区1997—2014年柑橘成本收益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柑橘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增长路径。研究得出:劳动力和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相对比较稳定,化肥和其他要素的产出弹性波动较大;化肥、农业机械与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较为显著,化肥与农业机械对其他要素的替代关系较为稳定,化肥与农业机械要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柑橘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明显,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也不断发展,未来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晶晶  于冷  
为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要素配置问题现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的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机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2007年以后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替代关系,机械要素在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上有着更大潜力;(2)土地要素投入与机械要素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且日益显著。考虑到我国耕地面积少而分散的基本国情,只有土地首先形成较高的规模化程度,才能真正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机械要素的替代作用;(3)化肥和种子投入之间与劳动力、土地要素的替代弹性保持稳定水平,但者在缓解农业资源中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问题效果有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丰敏  
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介绍了美国小麦生产的价格、成本、地区差异、品种差异等情况,并从农业生产政策、生产技术、植物病害等方面概述了美国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小麦产业对中国小麦生产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建强  曹景  戴素强  
以用种量投入作为重要变量之一构建粮食生产模型,测算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边际产量及要素间的替代弹性,研究要素替代。研究结果表明,用种量对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对劳动力发挥替代作用的主要是农机动力,而用种量主要发挥粮食增产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得到相关启示,农机和种子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在粮食生产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应提高品种改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种子投入的增产作用;应加大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并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替代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猛  高元元  
"中国制造"已经作为一个响亮的名词被世人所熟知,但由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中国制造业成本也随之上涨。文章选取1978-2010年中国制造业生产中资本-劳动-能源投入价格及成本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上述三种生产要素间AES和MES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资本-劳动-能源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替代关系,并且能源需求较资本、劳动对价格的变化更加敏感。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军红  李文娟  周俊  谢开云  
水资源紧缺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谷物生产耗水量大,而马铃薯具节水特性,使得以马铃薯替代传统谷物生产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研究马铃薯替代谷物生产的可能性,以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为例,对其近5年来的小麦和马铃薯生产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并测算了以马铃薯替代小麦之后的用水量变化。结果表明:保持当前降雨水平和麦薯总用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这些耕地全部种植马铃薯的总需水量为6.8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减少了94.63%;而全部种植小麦的总需水量达136.1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增加了6.96%。换句话说,以马铃薯替代小麦生产之后,总需水量可减少9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