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4)
2023(8443)
2022(7248)
2021(6570)
2020(5450)
2019(12330)
2018(12332)
2017(23686)
2016(13262)
2015(15259)
2014(15309)
2013(15437)
2012(15123)
2011(14018)
2010(14635)
2009(13828)
2008(13689)
2007(12502)
2006(11701)
2005(11280)
作者
(41270)
(34303)
(34265)
(32489)
(21657)
(16346)
(15545)
(13299)
(12937)
(12499)
(11741)
(11212)
(11162)
(11044)
(10755)
(10592)
(10203)
(10129)
(9874)
(9826)
(9027)
(8600)
(8341)
(7963)
(7935)
(7761)
(7711)
(7697)
(7194)
(6981)
学科
(61796)
经济(61728)
(35247)
管理(34364)
(24806)
企业(24806)
中国(23211)
(20115)
方法(19405)
地方(19362)
数学(16806)
数学方法(16641)
业经(14793)
(13960)
农业(13432)
(13346)
银行(13330)
(12994)
(12391)
(11897)
金融(11896)
(11771)
贸易(11754)
(11398)
(11354)
地方经济(10728)
(10489)
技术(9989)
环境(9649)
(8737)
机构
学院(198163)
大学(195950)
(84292)
经济(82272)
研究(75085)
管理(69506)
中国(59184)
理学(57119)
理学院(56397)
管理学(55543)
管理学院(55173)
科学(44200)
(44107)
(41291)
(39871)
(37610)
研究所(35412)
中心(34117)
(33378)
财经(30918)
北京(29275)
农业(29251)
(28628)
师范(28350)
业大(28045)
(27699)
(27331)
(26149)
经济学(25520)
(25465)
基金
项目(116397)
科学(90148)
研究(89357)
基金(79921)
(69715)
国家(69033)
科学基金(56749)
社会(55055)
社会科(52148)
社会科学(52139)
(47552)
教育(40960)
基金项目(40825)
(40001)
编号(37640)
自然(33778)
资助(33431)
自然科(32904)
自然科学(32894)
成果(32635)
自然科学基金(32275)
(32024)
课题(28213)
重点(26825)
发展(26076)
(25718)
(25654)
(24439)
创新(22969)
(22810)
期刊
(106857)
经济(106857)
研究(68723)
中国(49529)
(36880)
学报(29647)
教育(29272)
(29266)
管理(28417)
科学(27035)
(25968)
金融(25968)
农业(24872)
大学(21831)
学学(19980)
业经(19055)
技术(18542)
经济研究(16992)
财经(15385)
问题(14740)
(13351)
(13196)
(12047)
图书(11333)
国际(10552)
技术经济(10401)
商业(10147)
理论(10104)
(9887)
论坛(9887)
共检索到333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针对我国小麦的供需矛盾,从产量、品质、生产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根据小麦主产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两方面对小麦的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筛选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和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的技术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发展目标,对发展我国小麦生产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一杰  辛岭  胡志全  安晓宁  
[目的]小麦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三大粮食作物中保持着收获面积第一的地位。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也是世界小麦贸易大国。全面多角度地分析我国小麦的供需现状,找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科学合理政策建议,对于优化小麦生产和促进小麦贸易都具有积极意义。[方法]利用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小麦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法测算了10年间我国小麦国际贸易竞争力水平,并与小麦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结果](1)我国小麦总体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6年小麦产量已达到1.29亿t,小麦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等省份,大部分省份仅少量种植小麦,小麦的成本收益率相对较低,净利润不断走低。(2)小麦消费量平稳增加,我国小麦的消费量达到1.16亿t,口粮消费占比80%,消费量较大的省份也多分布在小麦主产区,中部地区省份消费缺口相对较大。(3)小麦的贸易量趋向合理,进口量达453万t,我国小麦的供需总体上保持了平衡,但小麦国际贸易逆差较大,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小麦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在加拿大、美国等小麦生产大国的状况并未改善,好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新兴小麦大国的兴起为我国小麦的多元化贸易提供了契机。[结论]我国要坚持小麦生产以我为主的战略,做好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小麦高效优质生产,加大科技进步对小麦生产的贡献,合理利用国际市场等措施来保障小麦充分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林  白人朴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研究了我国小麦跨区机收现状 ,跨区作业对我国目前以及未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跨区机收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已向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并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丰敏  
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介绍了美国小麦生产的价格、成本、地区差异、品种差异等情况,并从农业生产政策、生产技术、植物病害等方面概述了美国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小麦产业对中国小麦生产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冬平  冯继红  
本文利用我国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分析了2 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从而探讨我国小麦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及提高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  周应华  吴晓春  霍剑波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进口在我国粮食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 ,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协蓉  
小麦在四川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达到68.8亿千克。四川省小麦生产相对较稳定,但单产在地域上差异悬殊,生产效益不高,说明增产潜力大。为了完成1997至2000年产量分别达到68、70.3、71.7和73.6亿千克的目标,提出了包括促进平衡增产、稳定面积、改土、限制、改种、增施肥料和提高效益等的一系列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道明  王丽红  田志宏  
为识别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及其程度的演变特征,本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5个小麦主产区1981—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估算主要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和化肥投入可以有效替代劳动力并提高小麦产量;2)相比化肥,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且持久;3)平原地区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以及小麦产出的促进效应始终强于非平原地区。鉴于此,一方面要打破推进机械化的制度约束,激励农户加快投入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引导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区域机械化平衡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珊珊  
利用2000—2011年中国15个省区小麦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从农业技术进步有偏演进的视角考察我国及各省区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一201 1年小麦单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年均提高1.9%,技术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各省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变动差异较大,北方(河南、湖北和黑龙江)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和土地规模水平高于南方(安徽、河北),因此,北方平均机械技术利用效率高于南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超  
中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制约因素及战略对策*李树超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细粮品种,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小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鲁艳  王锐  杜江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小麦的国际贸易大国。本文以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接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有: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世界小麦进出口国家都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雪  穆月英  付文革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保证我国小麦生产乃至安全供给,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区间小麦的生产能力差距较大;每亩用工、每亩种子用量、成灾面积和其他物质费用对小麦的产出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米黎钟  曹建海  
本文在界定生产能力过剩涵义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及其重工业化特征.从市场预期、要素定价、投资体制、宏观经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消除生产能力过剩“长短结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  张定一  
本文运用生态学及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山西省小麦生产发展现状 ,确立了加入 WTO后小麦生产的生态地位 ,即小麦是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效益大的生态型作物。提出了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 :稳定面积 ,提高单产 ,改进品质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同时指出小麦生产是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大 ,而本身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应该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 ,把小麦生产的巨大生态效益放在突出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