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9291)
2022(7270)
2021(6907)
2020(5421)
2019(12430)
2018(12536)
2017(23947)
2016(14058)
2015(15917)
2014(16280)
2013(15148)
2012(14046)
2011(13012)
2010(13487)
2009(12569)
2008(12347)
2007(11436)
2006(10802)
2005(10154)
作者
(37031)
(30339)
(30319)
(29316)
(19492)
(14192)
(14112)
(11858)
(11605)
(11201)
(10175)
(9965)
(9784)
(9696)
(9569)
(9493)
(9168)
(8989)
(8928)
(8786)
(7973)
(7537)
(7399)
(7080)
(6964)
(6930)
(6908)
(6778)
(6104)
(6047)
学科
(48370)
经济(48310)
管理(34256)
(33731)
中国(24220)
(23963)
企业(23963)
教育(20002)
(19269)
方法(16526)
数学(14707)
数学方法(14482)
(13846)
(12795)
农业(12359)
业经(11946)
(11047)
贸易(11040)
(10837)
(10750)
(10668)
银行(10661)
(10310)
(10199)
理论(10157)
(9941)
地方(9940)
(8765)
金融(8765)
发展(8730)
机构
大学(194639)
学院(192987)
(77925)
经济(75973)
研究(69450)
管理(66665)
理学(55873)
理学院(55200)
管理学(54252)
管理学院(53841)
中国(50152)
(42701)
(40403)
科学(37448)
(34866)
师范(34691)
(34246)
教育(32006)
(31578)
财经(30564)
中心(30544)
研究所(30391)
北京(28508)
师范大学(27938)
(27603)
(26149)
(25097)
(24762)
经济学(24071)
技术(22639)
基金
项目(112321)
研究(94513)
科学(89570)
基金(77251)
(64450)
国家(63720)
社会(57996)
社会科(54632)
社会科学(54622)
科学基金(53699)
教育(50113)
(44393)
编号(42786)
成果(39015)
(38757)
基金项目(38680)
课题(32529)
资助(31624)
自然(29914)
自然科(29143)
自然科学(29135)
自然科学基金(28607)
(27761)
(26876)
(26531)
重点(26236)
(25894)
项目编号(25449)
规划(24648)
教育部(23909)
期刊
(93125)
经济(93125)
研究(74554)
教育(53665)
中国(47012)
(28769)
(25768)
管理(25215)
(23540)
金融(23540)
学报(21976)
科学(21568)
技术(19789)
大学(18804)
农业(17374)
业经(16443)
学学(15943)
经济研究(15450)
财经(15296)
职业(14005)
(13247)
问题(13131)
(11626)
(10566)
论坛(10566)
国际(10087)
理论(9398)
(9266)
图书(9191)
商业(8928)
共检索到315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蓓菲  
小班化教育虽聚焦学校课堂,但实质是从价值认识到行为实践的全面变革。其理论和实践研究既丰富了我国课程改革成果,又为推进教育公平先行积累经验,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当下,政策、人口、城市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小班化教育面临资源困境,西方小班化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尚无法应对中国小班化教育发展难题。本土理论研究、区域范畴的培育和扶持是小班化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生滨  
本文通过18年小班化教育发展历程回溯,明晰我国小班化教育起源与内涵。在脉络梳理中把我国小班化教育发展划界为萌发期、探索期和创新期。探析小班化教育各阶段基本特征:萌发期,上海与北京借鉴国外"缩减班级规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引领我国小班化教育研究酝酿前行;探索期,政策导航小班化教育与新课改同行,"自组织联盟"研究共同体产生,推进小班化教学基础性研究走向成熟;创新期,"大中华地区小班化教育研究协会"成立,学术交流促进小班化教育走向文化自觉,驱动本土小班化教育实践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蓓菲  
对上海市"小班化教育"1997-201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脉络梳理,阐述试验期、推广期、滞缓期的阶段发展特点,并从多角度予以归因分析。提出"小班化教育"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引领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实践层面的价值意义。揭示当下因落实务工子女入学政策,导致"小班化教育"面临瓶颈问题,提出基于"教育过程公平"理念的"小班化教育"持续发展对策和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凤  
小班化教育是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教学领域内一项具有强烈反响的革新措施。美国是较早试验并推广小班化教育的国家,我国当前也正积极探寻小班化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但中美两国在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背景、方法、倾向与规模等方面具有不同表现;同时在对待诸如小班班级规模、小班化教育最佳阶段、小班中的师资以及小班与教育公平等基本问题上也存在差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中枢  
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八年左右的酝酿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推广,如今小班化教学研究正在深入发展并不断进行理性反思。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而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策略。小班化教学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理论研究缺乏、高度理论概括不足、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我们应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云平  
成人教育具有其特性,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教育形式产生一定的冲突,如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习惯性的"统治"地位的存在,学业标准不科学,受教育者对成人教育认识上的错误等。成人教育要深刻把握其本质与特点,借助其优势。当下,应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本位意识,以"理解"和"行动"为中心,以社会为课堂为中心,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主导的成人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昌善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地位淡化、专业萎缩、模式难行和课程失衡等。化解这一现实困境的对策则相应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地位从“中心”走向“合适”、专业从“依附”走向“自主”、模式从“构建”走向“实施”、课程从“失衡”走向“均衡”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华巍  万兴亚  姜力丹  
我国小微企业具有数量多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发展布局不均衡、集群效应显著、生命周期较短等特征,其发展受制于资金严重不足、管理水平偏低、科技水平普遍不高、人力资源匮乏、相关支持政策尚不完善等困境。应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强小微企业相关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小微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落实与执法监督,多途径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做实小微企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同时,小微企业应充分发挥灵活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转型升级;提升管理者素质,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坚持"留住原有、择优引进"的原则,建立小微企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增强开发市场、拓展融资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淑芬  吴永军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出生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一些地方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迹象。由此让人生发出"小班化教育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的疑问。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小班化教育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小班化教育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新常态"。这既需要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国家教育政策的持久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蓓菲  
我国小班化教育因政策、人口、城市化等因素遭遇发展瓶颈。东、西方小班化教育在核心动因、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西方经验失真和不兼容。小班化教育的中国模式包括宏观层面的目标价值和政策、制度确立,微观层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该成果可以为全球缩小班额运动提供新经验和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学华  
小班化教学具有教师课堂掌控力强、学生思辨能力增强、考核结果准确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等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精神,是理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月茹  
美国不少州实施小班化教学已有十余载。许多研究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小班化教学的效果。他们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这些结论对美国各州小班化政策的落实状况将发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有关的研究作了综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镜  
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设计中,面授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当下的开放教育面授教学却陷入了到课率愈来愈低的困境。其主要成因有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学习素养现状制约、考试和管理模式影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等。而要突破开放教育面授教学困境应从提高认识、推进改革、提升效果和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亮  王向东  
职业教育的巨大规模和类型教育的特点需要有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估机构来实施职业教育评估。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多元性、职业性应当是第三方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的主要特征。教育评估法律和法规缺位、职业教育评估市场小、缺少评估收费机制、职业教育评估专业人才和评估技术的薄弱、职业教育类型评价特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多都阻碍了合格的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的法规制度、积极开拓职业教育评估市场、培育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职教评估机构、引进和培育职业教育的评估专业人才、做大做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评估组织、搭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评估信息平台可为职教类型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司建   张立昌  
乡村教育强,则中国教育强。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势在必行。发展乡村STEM教育有助于让每个孩子享有“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STEM教育实现可能依存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乡村存有可以培育的STEM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乡村存在STEM教育的跨学科探索。实现乡村的STEM教育存在三重困境:一是空间正义的鸿沟是乡村STEM教育的公平之殇;二是文化资本的差距说明乡村STEM教育存在先天不足;三是教育模仿的惯习表明乡村STEM教育具有后天差距。乡村STEM教育的实现路径需以“城乡共进”的方式建立乡村STEM师资培训机制,用“以城带乡”的思路创建乡村主题的STEM教学模式,靠“自力更生”的勇气开展乡村STEM教育的本土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