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3)
2023(12439)
2022(10523)
2021(9671)
2020(8470)
2019(19204)
2018(19299)
2017(38128)
2016(20601)
2015(23240)
2014(22984)
2013(23069)
2012(21551)
2011(19346)
2010(19761)
2009(19143)
2008(19563)
2007(18047)
2006(15891)
2005(14556)
作者
(59437)
(49835)
(49554)
(47027)
(31680)
(23512)
(22486)
(19203)
(18468)
(17843)
(16602)
(16483)
(16030)
(15587)
(15285)
(15253)
(15010)
(14667)
(14434)
(14232)
(12347)
(12240)
(12060)
(11264)
(11228)
(11125)
(11064)
(11040)
(9978)
(9825)
学科
(93438)
经济(93333)
(90602)
(82283)
企业(82283)
管理(77271)
方法(42230)
数学(33136)
数学方法(32914)
(30735)
业经(30697)
(29626)
中国(24239)
(22322)
财务(22303)
财务管理(22269)
技术(22037)
(21522)
企业财务(21074)
农业(20454)
(17593)
贸易(17582)
(17109)
(17103)
理论(16491)
(16358)
(15826)
(15505)
银行(15479)
(15394)
机构
学院(307432)
大学(302756)
(133918)
经济(131356)
管理(125056)
理学(106576)
理学院(105573)
管理学(104283)
管理学院(103704)
研究(95984)
中国(77868)
(64900)
(62992)
科学(55159)
财经(51004)
(50321)
(48396)
(48026)
(45938)
中心(44569)
研究所(43036)
业大(42462)
经济学(40588)
北京(39884)
农业(39645)
(37972)
财经大学(37248)
经济学院(36869)
(35545)
商学(35347)
基金
项目(189702)
科学(151056)
研究(142818)
基金(137773)
(117429)
国家(116352)
科学基金(101468)
社会(92329)
社会科(87591)
社会科学(87566)
(76113)
基金项目(73275)
教育(64651)
自然(63538)
自然科(62063)
自然科学(62043)
(61975)
自然科学基金(61029)
编号(58520)
资助(55143)
成果(47162)
(45396)
(42622)
重点(42024)
(41587)
(41583)
创新(41494)
课题(39267)
国家社会(37762)
(37381)
期刊
(153770)
经济(153770)
研究(91797)
中国(58755)
(54446)
管理(51309)
(47006)
学报(39863)
科学(39672)
农业(31666)
(31254)
金融(31254)
大学(30922)
学学(29242)
技术(28897)
教育(27975)
业经(27645)
财经(26281)
经济研究(24072)
(22695)
问题(20789)
(19552)
技术经济(19270)
(17125)
商业(16619)
现代(15670)
财会(15449)
理论(15033)
科技(14787)
统计(14507)
共检索到46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刚  一诺  
创新私有产权的双重缺失使得我国小企业集群不同程度地陷入模仿过度、产品雷同的恶性竞争困境。我国小企业集群所具有的"小创新"的类型特征,集群创新所处的"小而专"、"多而散"、"二元化"的产业组织环境,以及我国现行专利立法和执法制度保护小企业集群创新专利权的局限性,共同导致了我国小企业集群多数创新外部产权制度失效与内部产权制度缺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靖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旭东  
在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中,小企业创新的必要性是由小企业所处市场的竞争性特征决定的:一是完全没有或者只有非常有限的价格决定权,降低经营成本成为小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必要选择: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和多变,要求小企业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外部迫使小企业不得不通过产品创新、工艺过程的创新,来保持生产的高效率和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小企业确实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良  
创新动力决定企业的创新行为,我国企业缺少创新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推动力。本文构造了以技术、识别、评价、销售四个环节为基础的创新动力模型。该模型拓宽了过去研究创新动力问题的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个更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合理解释现阶段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企业疏于创新。本文还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创新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业  
从技术创新的原发性内在动力和再生性内在动力两个维度对我国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缺失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革新企业所有制,健全企业高层管理者适用制度,提高技术创新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构建发展性技术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平  
我国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成为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经济全球化视域下,我国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发展路径。但基于创新理论与创新模式下,我国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创新意识不足、环境限制与投入不足等。本文提出小微企业创新策略与创新机理,有助于提高我国小微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刚  
在国家正式专利制度对小企业集群创新产权的保护事实上缺失的情况下,小企业内部非正式专利对于集群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温州、永康、晋江等地实施的小企业集群内部非正式专利对于防范集群模仿过度风险意义重大。借鉴西方专利最优设计理论,结合小企业集群创新的特殊性,对小企业集群内部非正式专利合理化设计的维度、目标及基本思路进行初步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淑英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都有可能存在不明晰的问题。产权是否明晰,不仅取决于产权是否明确界定,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产权主体是否具有行使所界定的产权权能的行为能力。在行使所有权权能的行为能力上,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存在差异。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与经营权主体之间存在着经济人格的不对称,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仿效西方企业产权制度达到产权明晰,而只能通过建立一种不需依靠所有权主体的特别行为能力的机制,以实现对经营权主体的有效约束和激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改革开放后,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元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长足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追逐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不仅忽视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欺骗客户与消费者,还缺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危及生态平衡。同时,部分企业同样缺乏合法用工、尊重员工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以洪  戴发文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提出制度创新、强化软约束和硬约束,加强诚信教育,遵守信用公德,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等治理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欣  季东  
本文从企业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中整理得到近6年多以来我国上市企业在员工、产品、环境和政府四个利益相关者方面发生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建立适用于我国的CSIR指标评价系统,并对这些案例建模分析。实证得到:从2010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上市企业CSIR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度下降,企业社会责任感逐步上升;产品社会责任缺失最严重,其次是环境,员工责任缺失最低;农工业企业缺失程度要大于服务业,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缺失程度差别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洪滨  张琥  严旭阳  
针对当前中国缺乏高信誉度品牌这一现象,本文构造了一个重复博弈理论模型,试图找出其背后更深层的经济和制度原因。现有文献主要研究均衡所能实现的最高效率支付(最好均衡)。我们认为,分析中国信誉缺失问题,合理的视角应该是考查最差均衡,并据此来分析摆脱低信誉陷阱的因素。在本文的模型里,在均衡中企业信誉有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在最差均衡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均衡会实现从低效率状态到高效率状态的转变,而社会总体效率取决于这种转变的快慢。我们刻画了这种转变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影响转变速度的经济制度因素。我们发现,中国社会普遍的低信任度、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尤其是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督机构的不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也越来越突出。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者,这是企业典型的负外部性行为。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和企业典型的经济理性,使得企业并不会有效内化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这是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表现,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这需要政府的介入,实施环境规制。但政府并非是完美的,在环境规制过程中出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和政府行为的外部性等现象,这也是地方放政府"经济理性"的表现。其互动结果使得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所谓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春华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信用博弈模型论证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且对失信行为缺乏足够严厉的惩处措施。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关键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华  
本文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因素、企业产权和政府行为因素等角度分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要提高企业信用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