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1)
- 2023(6869)
- 2022(5596)
- 2021(5340)
- 2020(4685)
- 2019(10762)
- 2018(10891)
- 2017(22229)
- 2016(11883)
- 2015(13504)
- 2014(13493)
- 2013(13640)
- 2012(12663)
- 2011(11366)
- 2010(11615)
- 2009(10970)
- 2008(10972)
- 2007(9750)
- 2006(8618)
- 2005(7966)
- 学科
- 济(46105)
- 经济(46046)
- 管理(36629)
- 业(35783)
- 企(29598)
- 企业(29598)
- 方法(22319)
- 数学(19765)
- 数学方法(19607)
- 中国(14692)
- 财(14059)
- 制(12508)
- 农(12348)
- 银(9987)
- 银行(9977)
- 业经(9900)
- 贸(9631)
- 贸易(9624)
- 行(9519)
- 易(9454)
- 务(8712)
- 财务(8689)
- 财务管理(8667)
- 技术(8660)
- 融(8621)
- 金融(8620)
- 学(8537)
- 企业财务(8220)
- 体(8076)
- 农业(7482)
- 机构
- 大学(174053)
- 学院(174042)
- 济(70891)
- 经济(69293)
- 管理(66836)
- 理学(57325)
- 理学院(56721)
- 管理学(55868)
- 管理学院(55538)
- 研究(55177)
- 中国(43682)
- 财(37379)
- 京(36332)
- 科学(32660)
- 财经(29374)
- 所(28106)
- 农(26923)
- 经(26626)
- 中心(25504)
- 江(25411)
- 研究所(25161)
- 业大(24090)
- 北京(23128)
- 财经大学(22009)
- 经济学(21931)
- 农业(21464)
- 范(21135)
- 师范(20883)
- 州(20757)
- 经济学院(19880)
- 基金
- 项目(109182)
- 科学(85384)
- 研究(79759)
- 基金(79139)
- 家(68903)
- 国家(68345)
- 科学基金(57993)
- 社会(50401)
- 社会科(47826)
- 社会科学(47813)
- 省(42610)
- 基金项目(41665)
- 教育(37950)
- 自然(37180)
- 自然科(36372)
- 自然科学(36361)
- 划(36020)
- 自然科学基金(35761)
- 资助(33257)
- 编号(32582)
- 成果(27186)
- 部(25086)
- 重点(24276)
- 创(23398)
- 课题(22761)
- 发(22616)
- 性(22089)
- 创新(21818)
- 教育部(21617)
- 科研(20959)
共检索到258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五一 罗薇薇 汪彩玲
笔者以我国的封闭式基金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建模,综合考量了基金折价率与基金绩效指标间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基金绩效指标对当期折价指标有显著的负的影响;而当期的基金折价指标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绩效水平,即基金折价率并没有提供对未来基金绩效的有价值信息。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率 绩效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凯涛 袁泽沛
利用实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00年8月17日至2002年8月16日中国封闭式基金的基金溢价和业绩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溢价水平与基金业绩的关系正在经历由不相关、微弱正相关逐渐到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的认识逐渐理性化,这种发展趋势有助于完善我国封闭式基金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发展我国基金产业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业绩 投资者理性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凯涛 陈金贤 袁泽沛
本文利用Johanson协整检验证实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存在联动性,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表明基金折价波动受到某种共同因素的驱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投资者情绪假说。该结论对我国基金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良 潘贤林
投资者情绪理论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封闭式基金之谜,国内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间接验证,但我国市场与该理论的假设不符,间接验证缺乏说服力。本文从该理论自身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检验基金折价的相关性,以及投资者是否面临额外的系统性风险。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假说。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折价 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情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月珍
本文在分析封闭式基金折价内在合理性的前提下,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刚 顾锋 黄培清
我国封闭式基金当前的市场价格存在着折价。理论界与广大投资者对这一现象都感到困惑不解。事实上 ,在西方发达的证券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方封闭式基金折价理论的研究 ,分析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俊 王皓
1966年Pratt首先在美国市场中发现了封闭式基金价格与净值的不一致性。随后的研究表明,发达资本市场中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在金融领域被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其中绩效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释。这一理论认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基金管理者过低管理绩效水平的预期。在实证方面,早期的一些研究如Malkiel(1977),Lee,Shleifer和Thaler(1991),Pontiff(1995)发现在未来基金绩效和折价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关系或存在正向关系,这都否定了绩效理论的有效性。但其后的一些研究如Chay和Trzcinka(1999)...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龙凯 彭传国
本文基于管理绩效理论,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管理绩效理论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基金未来过低的管理能力的理性预期,未来管理绩效越差,折价越大。本文使用了多种基金绩效度量模型,分别采用引入时间哑变量和除去时间均值混合OLS回归方法以及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方法,验证了折价率和未来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封闭式基金折价和溢价反映了市场对于基金未来管理绩效的预期;当期折价率和未来管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尤其在未来一个季度的时间内;这种关系不受非同步性交易效应和基金异质性的影响。本文同时发现,折价率对于未来管理绩效的解释能力强于过去的管理绩效对于未...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率 管理绩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明圣 胡雅梅
本文由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调查分析入手,引入“理性投机者”概念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结论是:在投机气氛浓重、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封闭式基金整体管理水平一般且存在道德风险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投机者的有限理性、受整个市场情绪影响的特点,是造成我国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折价 理性投机者 情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张华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自从我国被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发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众说纷纭。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基金折价的动态特征,然后着力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究其根源。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检验,我们发现传统的、注重基本层面的理论无法解开我国基金折价之谜;相反,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理论有较强的解释力。具体而言,我们得出如下三大结论:(1)不同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变动呈现高度正相关;(2)新的封闭式基金选择在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小时上市;(3)基金折价变动和不同市值股票的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当小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就增加:反之,当大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基金折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尤
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基金普遍折价较为严重,并出现"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所述的种种特征。通过描述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特征,用换手率、大盘指数以及剩余到期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基金折价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换手率对基金折价影响显著,说明流动性因素是解释基金折价的重要原因;大盘指数对基金折价无解释能力;剩余到期时间也是影响基金折价的显著性因素。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剩余到期时间 流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超 田明圣
噪声交易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但是,实证结果表明,还存在着其他因素影响着基金的折价。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处在发展阶段,基金管理者独立性差,持股集中、持股重叠、内幕交易现象很多,基金管理中存在着道德风险,这是造成我国封闭式基金大幅折价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折价 噪声交易理论 投资者情绪 道德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章早立
在长期存在折价交易现象的美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中,一些由富达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富兰克林-特普雷顿等著名金融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因为其业绩卓著而长期处于溢价交易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个性化经营的魅力,以逐利为本质的投资者难以拒绝优秀基金的吸引。换言之,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历史以及长期的市场影响都是增加新发行基金吸引力、减少甚至消除市场发行风险的有力武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克宁 勾东宁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销售,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此轮股市上涨之前的数年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曾经长期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加权平均折价率曾经由2001-2002年的不到10%扩大到2004-2005年的40%以上。无论从国际证券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