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4)
- 2023(16992)
- 2022(14280)
- 2021(13357)
- 2020(11205)
- 2019(25581)
- 2018(25530)
- 2017(49434)
- 2016(26778)
- 2015(30089)
- 2014(30072)
- 2013(30211)
- 2012(28065)
- 2011(25295)
- 2010(25675)
- 2009(24185)
- 2008(24065)
- 2007(21625)
- 2006(19581)
- 2005(17995)
- 学科
- 济(118425)
- 经济(118291)
- 业(97894)
- 管理(88165)
- 企(84956)
- 企业(84956)
- 方法(49639)
- 数学(39733)
- 数学方法(39376)
- 农(34857)
- 中国(34695)
- 业经(33908)
- 财(33267)
- 地方(26457)
- 制(25257)
- 农业(24123)
- 务(22985)
- 财务(22917)
- 财务管理(22880)
- 贸(21781)
- 贸易(21761)
- 技术(21720)
- 企业财务(21671)
- 银(21607)
- 银行(21566)
- 易(21131)
- 和(20875)
- 行(20708)
- 学(20568)
- 理论(20509)
- 机构
- 学院(391975)
- 大学(390225)
- 济(162066)
- 经济(158637)
- 管理(158228)
- 理学(134516)
- 理学院(133075)
- 管理学(131197)
- 管理学院(130463)
- 研究(129940)
- 中国(103942)
- 京(84661)
- 财(78541)
- 科学(77666)
- 所(65537)
- 农(62676)
- 财经(61568)
- 江(59720)
- 中心(58798)
- 研究所(58702)
- 经(55784)
- 业大(55195)
- 北京(54508)
- 范(49864)
- 师范(49441)
- 农业(48805)
- 州(48616)
- 经济学(47920)
- 院(47016)
- 财经大学(45511)
- 基金
- 项目(251934)
- 科学(198677)
- 研究(188182)
- 基金(182005)
- 家(156608)
- 国家(155167)
- 科学基金(134269)
- 社会(118743)
- 社会科(112508)
- 社会科学(112482)
- 省(98839)
- 基金项目(96317)
- 自然(85893)
- 教育(84818)
- 自然科(83858)
- 自然科学(83839)
- 自然科学基金(82361)
- 划(82064)
- 编号(77613)
- 资助(75189)
- 成果(63087)
- 发(56784)
- 重点(55528)
- 部(55476)
- 创(53848)
- 课题(53027)
- 创新(49643)
- 国家社会(48136)
- 项目编号(48079)
- 教育部(47689)
- 期刊
- 济(188804)
- 经济(188804)
- 研究(123459)
- 中国(77615)
- 管理(63304)
- 财(60817)
- 农(58146)
- 学报(55356)
- 科学(53355)
- 融(42842)
- 金融(42842)
- 大学(42573)
- 教育(41683)
- 农业(40195)
- 学学(40031)
- 技术(35119)
- 业经(32923)
- 财经(30477)
- 经济研究(28969)
- 经(26030)
- 问题(24886)
- 业(22502)
- 技术经济(21345)
- 理论(19976)
- 现代(19550)
- 贸(19129)
- 商业(19007)
- 图书(19004)
- 科技(18248)
- 实践(17998)
共检索到60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刘畅 邹芸螺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我国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正不断上升。而经济的较高速发展和收入的稳步提高,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从国际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极大差距,我国寿险业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借助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数据,分析影响寿险业潜力的因素。通过对比世界平均水平、寿险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构建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结构模型和趋势模型,尝试对我国寿险业市场潜力进行测算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仍具有超出现有水平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潜力,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均对我国寿险业市场...
关键词:
寿险业 市场潜力 保险密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远 王婷婷
根据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差异明显,自然条件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一般拥有较大的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经济较发达的农业大省一般发展潜力较大,传统的农业大省中,山东、江苏等省份经济较发达,发展农业保险的条件较好,而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规模还不能与其农业规模相匹配,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最后,根据聚类分析,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地区划分为五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楚铭
努力挖掘市场潜力加快我国寿险发展张楚铭发展人寿保险,不仅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巨额的的保费收入,而且稳定、长期、低成本的寿险基金可通过购买债券、股票等投资形式而取得惊人的收益,因而人寿保险业在西方享有"投资的巨人","金融界的新王牌"等美誉。凡金融业发达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惠青
随着寿险公司的增多,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同时保险险种的费率、质量等在国家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监控下,亦逐步趋于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水平已成为寿险公司竞争、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保险业属第三产业之一的服务行业保险业按照产业划分标准属于第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建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放缓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GDP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慢及全球资本回报下降,我国2015年以来持续多次降息,存款、债券、理财等居民可选投资品种回报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对保险监管导向、保险公司经营等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寿险业坚持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行业仍然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待改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秀芳
论我国寿险业的险种创新——从美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谈起○李秀芳我国自1982年恢复办理国内寿险业务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寿险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保险法规的正式颁布实施,保险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使我国寿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本文分析了中国寿险业目前的发展战略,指出未来的中国寿险业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彻底摒弃粗放经营的做法,实行以全、新、特为特征的“综合创新型发展战略”,为此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重新定位;即寿险产品的功能定位、寿险业的险种定位、寿险产品的技术定位和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
寿险业 保险保障 储蓄 投资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永中 张良华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方永中张良华一、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在国务院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前,我国人身保险是人保独家经营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依条例陆续批准设置了中国太平洋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森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寿险业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确保生存和发展 ,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 ,本文提出应从三个方面认真审视 ,深入思考 ,研究对策 ,一要坚决破除两种思想 ,即破除悲观失望的思想 ;破除盲目乐观的思想。二要大力强化三种观念 ,即强化发展观念 ;强化创新观念 ;强化责任观念。三要努力做好四种准备 ,即人才准备 ;技术准备 ;管理准备 ;文化准备
关键词:
寿险业 发展 调整心态 强化观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海丰
2006年,我国非寿险市场高速发展,市场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产险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呈现多元化特征;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活跃,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但中介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保监会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心,加强对市场主体和保险中介的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展望2007年,我国非寿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主体将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中介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监管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辉
中国非寿险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从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却并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而是陷入了大面积亏损的"闭锁"状态。为此,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运用有关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思想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非寿险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长期、动态的观点来看,中国非寿险业发展要摆脱低效率的"闭锁"状态,应该由监管部门对发展中的利益进行协调,引入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引导非寿险公司通过平等、有序、动态的市场博弈进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对目前发展路径的替代。
关键词:
非寿险业 路径依赖 路径替代 闭锁状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玉琴
进入21世纪民族寿险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面临加入WTO后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民族寿险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发展同在,应在经营管理与运作模式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在人力资源与技术实力上有充分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民族寿险业 外资保险公司 网上保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小热
中国保险业具有发展潜力实践表现说明中国保险业具有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参见表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上述三项指标仍逐年有所增长或深化,与此同时,世界层面的上述三项指标却有所减少或降低(参见表1)。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持续、稳健和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中国保险业发展原因可能包括很多非经济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