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8)
- 2023(12453)
- 2022(10951)
- 2021(10229)
- 2020(8712)
- 2019(20305)
- 2018(20222)
- 2017(40419)
- 2016(21285)
- 2015(24124)
- 2014(24107)
- 2013(24097)
- 2012(22291)
- 2011(20190)
- 2010(20107)
- 2009(18641)
- 2008(18368)
- 2007(16051)
- 2006(14284)
- 2005(12509)
- 学科
- 济(92274)
- 经济(92176)
- 管理(63498)
- 业(61353)
- 企(50041)
- 企业(50041)
- 方法(46919)
- 数学(41402)
- 数学方法(41078)
- 贸(25448)
- 贸易(25435)
- 财(24755)
- 易(24667)
- 中国(24134)
- 农(23116)
- 业经(18582)
- 地方(17319)
- 学(16537)
- 制(16531)
- 务(15968)
- 财务(15910)
- 财务管理(15880)
- 农业(15152)
- 企业财务(15080)
- 银(14384)
- 银行(14352)
- 融(14076)
- 金融(14074)
- 技术(14007)
- 环境(13758)
- 机构
- 大学(318076)
- 学院(314450)
- 济(134760)
- 经济(132142)
- 管理(128255)
- 理学(112088)
- 理学院(110977)
- 管理学(109376)
- 管理学院(108821)
- 研究(101008)
- 中国(74764)
- 京(66120)
- 财(62646)
- 科学(58865)
- 财经(51433)
- 所(49377)
- 经(46809)
- 中心(44712)
- 研究所(44692)
- 农(44286)
- 业大(44038)
- 江(42950)
- 北京(41940)
- 经济学(41344)
- 范(39064)
- 师范(38769)
- 财经大学(38535)
- 经济学院(37871)
- 院(36983)
- 州(35379)
- 基金
- 项目(212535)
- 科学(167753)
- 研究(157206)
- 基金(156370)
- 家(134527)
- 国家(133484)
- 科学基金(115405)
- 社会(100411)
- 社会科(95439)
- 社会科学(95415)
- 基金项目(83445)
- 省(80534)
- 自然(74404)
- 自然科(72661)
- 自然科学(72646)
- 教育(71747)
- 自然科学基金(71347)
- 划(67873)
- 资助(65365)
- 编号(64186)
- 成果(51505)
- 部(48564)
- 重点(46629)
- 发(44426)
- 创(43914)
- 课题(42666)
- 教育部(42330)
- 人文(41616)
- 国家社会(41338)
- 创新(40914)
- 期刊
- 济(140380)
- 经济(140380)
- 研究(95728)
- 中国(48729)
- 管理(45619)
- 学报(45327)
- 财(44736)
- 科学(41520)
- 农(38892)
- 大学(34910)
- 学学(32935)
- 教育(29519)
- 融(28226)
- 金融(28226)
- 农业(27521)
- 技术(25362)
- 财经(24969)
- 经济研究(23928)
- 业经(22723)
- 经(21178)
- 贸(20967)
- 问题(20027)
- 国际(17779)
- 理论(16624)
- 技术经济(15807)
- 商业(15608)
- 实践(15139)
- 践(15139)
- 图书(15023)
- 现代(14240)
共检索到44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实施,中非贸易与投资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论文聚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问题,采用非洲48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混合回归模型,通过对非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贸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距离负效应也较为明显,并且投资贸易效应因国别和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本文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以非洲有代表性的12个国家为样本,以2004~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数据和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中非经贸合作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莫莎 刘芳
文章从理论上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以非洲33个国家为样本,运用2002~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创造中非合作双赢局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陈建丽 杨颖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非贸易额比重较大的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和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国向非洲出口存在替代效应,对中国从非洲进口存在互补效应,但统计检验并不显著。但中非各国的GDP和人均国民收入GNI、贸易距离、贸易自由化指数等对中非贸易存在显著效应。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的门槛效应,发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对进、出口有门槛效应,而中国直接投资流量对进出口没有门槛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章良
文章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的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额的影响。应不断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FDI 对外贸易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畅 吴国蔚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对外贸易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环渤海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同时分别对该地区7个省市区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项本武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FD 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大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的对外出口、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春宇 蓝艺华 朱鹤
本文从投资增量、投资覆盖率、投资领域、贸易增量、贸易伙伴和贸易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非洲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本文以非洲42个国家为样本,选取2004-2016年的中非投资和贸易等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短期而言,FDI流量的增加会替代中国从非洲的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对非洲的出口贸易;长期来看,FDI存量的增加创造了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与北非和东非相比,西非、中非和南非的不可测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更大的正向影响。综合现状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应该扩大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分散经贸合作领域和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预警机制来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武齐
目前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与一国出口贸易间关系的研究已由最初的定性向定量发展,但多数定量分析集中在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相关因果关系上。本文则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数据,对FDI与我国的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正强 李丽萍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日双边贸易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进、出口均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与中国对日本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奚君羊 刘卫江
本文主要探讨外商直接投资 (FDI)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流入我国的FDI规模迅速增长 ,与此同时 ,我国对外贸易也同步迅速增长 ,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是 ,在 99%的显著水平上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 ,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进口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本文还从FDI企业进出口对进口的贡献率及拉动整个外贸出口增长的角度论证了FDI企业的进出口绩效。
关键词:
FDI 贸易规模 创造效应 进出口绩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聪 黄繁华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MM系统两步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与出口规模扩张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出口技术进步是否对出口规模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进步的重要加速器。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对出口规模的扩张起到明显作用;在样本期内,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影响出口技术进步,抑制了粗放型出口规模的扩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技术进步 出口规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来科 廖春
本文研究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中贸易逆差有明显的扩大效应。成本导向型的美国直接投资扩大了中方对美国的出口;市场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又缩小了美国对华的出口;同时,中国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顺差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因此,适当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 贸易逆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