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1)
2023(5406)
2022(4762)
2021(4453)
2020(3800)
2019(8915)
2018(8916)
2017(18691)
2016(10081)
2015(11208)
2014(11240)
2013(11264)
2012(10804)
2011(9839)
2010(10146)
2009(9967)
2008(9947)
2007(9080)
2006(8535)
2005(7891)
作者
(28177)
(23153)
(23134)
(22317)
(14835)
(10904)
(10787)
(8702)
(8638)
(8554)
(7718)
(7484)
(7427)
(7410)
(7248)
(7196)
(6809)
(6796)
(6781)
(6768)
(5789)
(5664)
(5623)
(5361)
(5311)
(5176)
(5132)
(5118)
(4609)
(4465)
学科
(44199)
经济(44158)
管理(32024)
(30996)
(24053)
企业(24053)
方法(19758)
数学(18455)
数学方法(18286)
(14765)
中国(13937)
(13006)
(11053)
(9741)
贸易(9734)
(9554)
(9550)
银行(9546)
(9204)
(9134)
(8691)
财务(8678)
财务管理(8663)
(8297)
金融(8296)
企业财务(8287)
业经(7983)
农业(7970)
(7614)
税收(7302)
机构
学院(149531)
大学(149130)
(71226)
经济(69817)
管理(59233)
理学(50139)
研究(49750)
理学院(49706)
管理学(49182)
管理学院(48897)
中国(40749)
(37268)
(30613)
财经(28478)
(25713)
科学(25064)
(24526)
(22436)
中心(22381)
经济学(22039)
研究所(21477)
财经大学(20953)
北京(20122)
经济学院(19981)
(18957)
(18101)
(17897)
师范(17800)
(17725)
业大(16952)
基金
项目(86531)
科学(69139)
研究(67902)
基金(63495)
(52905)
国家(52474)
科学基金(45339)
社会(44083)
社会科(42029)
社会科学(42020)
基金项目(32653)
(32254)
教育(31276)
编号(28325)
(27549)
资助(27542)
自然(27224)
自然科(26550)
自然科学(26543)
自然科学基金(26088)
成果(24264)
(21024)
课题(19503)
(19030)
重点(18956)
教育部(18547)
人文(18272)
(18111)
国家社会(17779)
(17677)
期刊
(81357)
经济(81357)
研究(52299)
(27222)
中国(25731)
管理(22588)
(21495)
金融(21495)
(16989)
科学(15933)
学报(15148)
财经(14419)
教育(14359)
经济研究(14051)
业经(13246)
大学(12533)
技术(12449)
(12366)
学学(11716)
农业(11517)
(11436)
问题(11394)
国际(10684)
理论(8580)
技术经济(8243)
商业(7837)
实践(7654)
(7654)
统计(7615)
现代(7445)
共检索到235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顾欣  杨欣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对非洲投资的质量和效率也引起较大关注。对2009~2013年在非洲投资排名前20的国家投资效率的分析表明:我国对非洲国家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同时,我国对非洲投资处于收益递增阶段,投资规模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为提高我国对非洲的投资效率,应优化投资区位、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和进行投资战略调整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泽  顾欣  杨欣远  
聚焦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效率评价问题,笔者运用超效率DEA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中国对非洲投资20个东道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反映中国对非洲投资效率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多数东道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对多数国家投资的效率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中国对非洲各东道国投资效率呈现出收敛态势,投资效率高的东道国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笔者提出了调整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区位选择、采取有效投资风险防控策略,实施本土化策略,增强投资产业集聚能力,改善非洲投资环境,提高东道国投资利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本文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以非洲有代表性的12个国家为样本,以2004~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数据和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中非经贸合作的双赢局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实施,中非贸易与投资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论文聚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问题,采用非洲48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混合回归模型,通过对非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贸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距离负效应也较为明显,并且投资贸易效应因国别和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爱兰  黄梅波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化,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成为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大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国存在弱空间集聚效应,而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区位选择是影响企业对非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非洲东道国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影响较为明显,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因素影响不明显。因此,借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改善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升中非境外投资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因地制宜优化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发礼  李世婧  董相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非间的合作和交流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06年,中国就已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贸易额还在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由于中非间各种资源存在较大的互补性,中非间的合作对于双方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尤其是农业资源,中非间互补性极强,合作的前景相当广阔。本文针对目前中非农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刁莉  罗培  史欣欣  
近年来,中资企业进军中亚的步伐加快,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明显。为提高直接投资效率,应重视投资引导,加强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协调投资行为并将投资和贸易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结合;企业应慎重评估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和项目,采取合规经营和本地化战略,重视团队建设并积极融入中亚各国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资集聚效应;整体投资、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均表现出"贸易牵引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杭  
("巧"投资smart investment)的概念是由世界银行副行长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在2010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提出的。作为出身非洲尼日利亚的世行副行长,伊维拉提出,国际直接投资是非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外国投资者在非洲需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即:应把投资与东道国当地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尽可能增加非洲当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成琦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起步晚、发展曲折、技术含量低,并形成了多年难以突破的“大陆模式”。其特点是:从非制造业起步,双边互补性小;发展严重失衡,综合效果低下;市场大多内向,对开拓国际市场的作用不大。进入90年代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对制造业投资加快、投资重心北移和高、外、大型投资比重上升的新势头,并可望在90年代形成对华投资高峰和投资模式的转换。但又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挑战,形势仍十分严峻。因此,我国应尽快采取非常对策,切实推动90年代日本对华投资高潮的形成与投资模式的转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琪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建立独资企业或与东道国资本共建合营企业。进行跨国界的投资活动,与在国内投资比较起来,出现风险的机会和程度都要大得多。然而,在我国海外投资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投资风险却一直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平香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新动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在2008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走低,降至1.04万亿美元,降幅达39%。其中发达国家在经历上年急剧下降之后,2009年继续大幅下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