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1)
- 2023(7397)
- 2022(6323)
- 2021(5833)
- 2020(4775)
- 2019(11100)
- 2018(11136)
- 2017(22304)
- 2016(12144)
- 2015(13875)
- 2014(14114)
- 2013(14409)
- 2012(14241)
- 2011(13022)
- 2010(13640)
- 2009(13164)
- 2008(13185)
- 2007(12181)
- 2006(11511)
- 2005(11112)
- 学科
- 济(62311)
- 经济(62246)
- 业(34230)
- 管理(33747)
- 企(24968)
- 企业(24968)
- 中国(22353)
- 方法(19583)
- 地方(18684)
- 农(18265)
- 数学(17262)
- 数学方法(17093)
- 财(15560)
- 制(13767)
- 业经(13474)
- 银(13295)
- 银行(13285)
- 行(12915)
- 融(12561)
- 金融(12560)
- 农业(12168)
- 贸(11707)
- 贸易(11692)
- 易(11285)
- 发(10809)
- 地方经济(10639)
- 学(9220)
- 环境(9083)
- 务(8890)
- 财务(8862)
- 机构
- 学院(185934)
- 大学(184550)
- 济(82942)
- 经济(81113)
- 研究(68651)
- 管理(66436)
- 中国(56032)
- 理学(54279)
- 理学院(53628)
- 管理学(52891)
- 管理学院(52535)
- 财(42892)
- 京(40944)
- 科学(37958)
- 所(36112)
- 财经(31965)
- 研究所(31416)
- 中心(30477)
- 江(30238)
- 经(28594)
- 农(27971)
- 北京(27844)
- 范(25994)
- 师范(25806)
- 经济学(25282)
- 州(25234)
- 院(24168)
- 财经大学(23264)
- 经济学院(22712)
- 业大(22122)
- 基金
- 项目(102342)
- 研究(80234)
- 科学(79767)
- 基金(71323)
- 家(60161)
- 国家(59569)
- 社会(50399)
- 科学基金(49856)
- 社会科(47806)
- 社会科学(47793)
- 省(40258)
- 基金项目(36855)
- 教育(36290)
- 编号(34022)
- 划(33745)
- 资助(30469)
- 成果(29968)
- 自然(28831)
- 发(28295)
- 自然科(28061)
- 自然科学(28054)
- 自然科学基金(27495)
- 课题(24762)
- 发展(23553)
- 展(23147)
- 重点(23146)
- 部(23116)
- 性(21179)
- 创(20660)
- 项目编号(20292)
- 期刊
- 济(107843)
- 经济(107843)
- 研究(68016)
- 中国(42010)
- 财(31879)
- 农(27978)
- 管理(27328)
- 融(27207)
- 金融(27207)
- 教育(23236)
- 学报(22746)
- 科学(22271)
- 农业(18897)
- 业经(18665)
- 大学(17892)
- 经济研究(17090)
- 学学(16449)
- 财经(16384)
- 技术(16362)
- 问题(15295)
- 经(14116)
- 贸(13439)
- 国际(12663)
- 理论(10218)
- 商业(9957)
- 技术经济(9949)
- 世界(9619)
- 经济问题(9430)
- 经济管理(9244)
- 现代(9083)
共检索到318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玉琴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的复苏,该地区日益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下也纷纷涉足非洲,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企业投资非洲的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非洲 对外投资 优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强
中非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互补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服务业合作等领域,中非投资合作前景广阔。推进我国对非洲投资,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瓶颈;有利于加快非洲发展,帮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目前非洲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深入,合作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金融支持的"贷款换石油",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非石油合作,本文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石油合作 互利共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目前非洲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深入,合作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金融支持的"贷款换石油",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非石油合作,本文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石油合作 互利共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艾平 舒展
黑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发展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发展的危机同时也是发展理论的危机。“发展”的努力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起步的。“发展理论”及其核心“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分支,必然带有这类理论的固有弱点:将发展过程简化为人均收入逐渐增加的过程,忽视实际经济活动研究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固有矛盾。非洲问题值得认真反思,但目前没能提供这种反思的良好条件,目前看来,短期内黑非洲国家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丽丽 李梦晓
对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进入了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快速增长阶段:投资流量规模不断增加;投资地域以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的地区为主;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投资模式主要以安哥拉模式、合资合作、绿地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及承包工程带动投资等为主。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规模将持续扩大,投资地域将进一步扩张,投资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投资模式多样化趋势将继续增强,投资主体将呈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
对非洲直接投资 经济全球化 走出去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文莉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块尚待全面开发的"市场处女地",是能够让投资者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最后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中国通过对非洲市场的开拓,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包括农牧渔业、轻纺工业、石化、能源、交通运输、广播通讯、水利电力、机械、公用民用建筑、文教卫生、工艺和手工业、食品加工等。中国企业通过在非投资,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惠梅 曹怡婷 田诗雨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验证AfCFTA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大陆各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分别运用VHSD-EM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计算并分析了非洲29个国家2003—2014年包容性增长指数变化情况及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非洲包容性增长虽有所增长但进展缓慢,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促进了非洲经济及包容性增长的发展,但非洲的历史及现有政治经济制度减缓了其发展的步伐。研究结论:AfCFTA的目标是促进非洲各缔约国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率,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为非洲的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贡献中国的力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丽霞 刘鑫淼 赵文杰
合同种植这一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为小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及必要的监管等,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非洲大陆得到快速发展。非洲国家合同种植的参与主体除公司和小农户外通常还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乡村自治组织等,在各国法律和政策的安排下,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协调与小农户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加工型和出口型农产品的大量生产。但也面临着小农户违约率较高,小农户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等问题。鉴于各国合同种植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投资可更多依赖这一模式,同时可以从监管方式、服务质量、处罚措施等方面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合同种植 合同公司 小农户 非洲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涨,原油进口增势日趋强劲,中非积极推进原油领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惠及双方。2001—2018年,中国自非洲原油进口总量持续攀升,但占比逐年下滑;来源集中,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下游产业拓展有限;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外部竞争博弈激烈;距离相隔遥远,沿途风险显著。新时期,中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增进互利共赢,构筑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力军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立标志着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利于非洲各国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国际社会提供支持,非洲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加之非洲的自然优势,非洲的农业和轻工制造业对中国企业展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企业应抓住非洲大陆自贸区建立以及原产地原则的逐步实施带来的机遇,在非洲更好地发展,在控制风险、合规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本土化方面下功夫。同时,其他外部条件,包括政策环境,所在国的投资环境,金融服务环境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平台也需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志成 张宇
本文研究了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与卫星夜晚灯光等数据匹配,转化为0.5经度×0.5纬度的栅格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发现中国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对非洲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援助显著促进当地的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受制于受援国政治环境。
关键词:
对外援助 非洲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