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5)
- 2023(11214)
- 2022(9969)
- 2021(9437)
- 2020(7974)
- 2019(18483)
- 2018(18664)
- 2017(36652)
- 2016(19721)
- 2015(22369)
- 2014(22592)
- 2013(22561)
- 2012(20760)
- 2011(18907)
- 2010(18904)
- 2009(17369)
- 2008(17000)
- 2007(14795)
- 2006(13142)
- 2005(11542)
- 学科
- 济(83561)
- 经济(83479)
- 管理(54737)
- 业(50984)
- 企(41131)
- 企业(41131)
- 方法(39049)
- 数学(33843)
- 数学方法(33539)
- 贸(24015)
- 贸易(24003)
- 易(23306)
- 中国(22469)
- 农(21169)
- 地方(19502)
- 财(18447)
- 业经(16896)
- 学(16570)
- 制(14623)
- 农业(13729)
- 和(13060)
- 环境(13048)
- 理论(12795)
- 银(12621)
- 银行(12587)
- 行(12055)
- 技术(12017)
- 融(11649)
- 金融(11647)
- 务(11168)
- 机构
- 大学(289478)
- 学院(287680)
- 济(118110)
- 经济(115601)
- 管理(115100)
- 理学(100097)
- 理学院(98992)
- 管理学(97474)
- 管理学院(96964)
- 研究(95247)
- 中国(69739)
- 京(61561)
- 科学(58488)
- 财(52797)
- 所(47593)
- 研究所(43348)
- 财经(43071)
- 农(42024)
- 中心(41865)
- 业大(41327)
- 江(40034)
- 北京(39152)
- 经(39004)
- 范(38156)
- 师范(37869)
- 经济学(35125)
- 院(35038)
- 州(33183)
- 农业(33166)
- 经济学院(32020)
- 基金
- 项目(195187)
- 科学(152785)
- 研究(144889)
- 基金(140922)
- 家(121889)
- 国家(120917)
- 科学基金(103118)
- 社会(90242)
- 社会科(85519)
- 社会科学(85498)
- 基金项目(75682)
- 省(75588)
- 自然(66500)
- 教育(65754)
- 自然科(64837)
- 自然科学(64823)
- 划(63675)
- 自然科学基金(63622)
- 编号(60379)
- 资助(58171)
- 成果(48746)
- 部(43503)
- 重点(43393)
- 发(42315)
- 课题(40847)
- 创(40147)
- 创新(37461)
- 科研(37334)
- 教育部(37170)
- 项目编号(37032)
- 期刊
- 济(126763)
- 经济(126763)
- 研究(86356)
- 中国(46632)
- 学报(42666)
- 管理(40786)
- 科学(39890)
- 农(37438)
- 财(36014)
- 大学(32087)
- 学学(30150)
- 教育(30130)
- 农业(26882)
- 技术(23643)
- 融(23514)
- 金融(23514)
- 业经(21413)
- 经济研究(20965)
- 财经(19910)
- 贸(18365)
- 问题(18303)
- 经(16864)
- 国际(15511)
- 理论(15340)
- 图书(15175)
- 商业(14334)
- 实践(14173)
- 践(14173)
- 技术经济(13865)
- 科技(13529)
共检索到412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文章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出现一定的波动,各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结构等差异也非常明显。文章还定量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水平、教育水平、外商投资等,其中外商投资对外贸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区位因素是对外贸易的基本影响因素。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希果 雷虹 谭志雄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31个省区的有形贸易,针对我国31个省区的对外贸易水平,采用对外贸易总额、增长比率、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总值及增长率、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总值及增长率等28个指标,对对外贸易省区进行分类,并对它们的特征、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性对外贸易战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地区差异 区域贸易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经华 徐少君
通过对我国1993-2006年间29个省市的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分析,发现我国环境污染存在着显著的一阶滞后正向动态性,当期和滞后期出口加剧了环境污染,而进口则更大程度地抑制了环境污染,FDI却仅仅显示了对环境污染的滞后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用;在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的进口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贸易与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促进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伟民
为了考察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增加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有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阻止国外污染企业的转移,同时要加快贸易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艾莉 王若霏
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存在区域差异,文章从能源产品消费量的角度运用面板聚类模型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类区域,并基于分类结果探究不同区域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对外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区域分析有助于客观地识别区域内及区域间各变量动态关系的异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区域的能源消费对对外贸易的影响都比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显著,即动态传导机制从能源消费到对外贸易体现的更突出;同时,四类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指标均在能源消费被施加冲击的反应初期呈现最大波动,其中高能源消费区的波动没有其他三类显著;中低能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曙霄 孙莉莉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诸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通过实证分析看到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仍然很不平衡,并且同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建议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软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鼓励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部区域结构 失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海红 张武
我国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力巨大。在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区域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以区域差异为视角,重点探讨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缩小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对外贸易 农村居民收入 区域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黄金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出口对国内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对国内就业具有地区性差异;长期来说,不能以出口为导向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调整进口商品的结构,对解决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资本替代劳动现象,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解决我国的就业不能脱离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将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出口 进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航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经济也由此得了到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诸多区位优势,改革开放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改革开放程度较低。因而在市场配置下,大批生产要素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促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其云 朱彤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并基于产出约束和资本约束模型中对外贸易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路径,采用了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及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进口的就业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进口对东部的就业产生显著负效应,但这种显著负效应在考虑资本变量后变为不显著,进口对中部就业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西部的进口就业效应不显著。(2)出口对各地区的就业均为显著正向效应。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区域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满元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依存度均呈高速的增长态势,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自身的GDP增长速度;然而从区域特征或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察,全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是极度不平衡的,尤其是对外贸易总量与增长位势的区域差异更甚于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距。此外,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对外贸易波动的强度越大、进出口贸易越不平衡这两点也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变化和波动的重要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倪海青 张岩贵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技术(DEA)测度了1994~2005年期间中国29个省区以及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然后利用此指数对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的确通过多种机制对中国各区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东部地区的贸易引致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贸易对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另外,本文还发现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是造成区域技术进步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 技术进步 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
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陈佑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目前在对外贸易领域内,人们比较注重的是部门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一些经济调节手段和相关政策的研究,而对外贸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合理的区域外贸分工与协作体系等宏观区域性发展战略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宇兵 扈剑晖
通过对广西1996年至2006年的对外贸易状况调查分析,总结近十年来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探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运用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发展相互关系的相关理论,对产业结构改变与对外贸易的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近年来广西区域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动的情况,提出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拉动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