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0)
2023(10011)
2022(8719)
2021(7949)
2020(6993)
2019(16308)
2018(16280)
2017(32869)
2016(17276)
2015(20096)
2014(20332)
2013(20289)
2012(19337)
2011(17743)
2010(17928)
2009(17186)
2008(17439)
2007(15842)
2006(13888)
2005(12688)
作者
(52057)
(43766)
(43525)
(41618)
(27864)
(20982)
(20038)
(16989)
(16189)
(15510)
(14488)
(14473)
(13807)
(13659)
(13591)
(13515)
(13297)
(12747)
(12721)
(12563)
(10837)
(10697)
(10693)
(9895)
(9812)
(9726)
(9688)
(9549)
(8848)
(8610)
学科
(83580)
经济(83494)
管理(52768)
(50027)
方法(43387)
(40312)
企业(40312)
数学(38148)
数学方法(37902)
(24512)
贸易(24503)
(23764)
(22117)
中国(21341)
(20764)
(15697)
业经(15661)
(15588)
环境(15071)
地方(14256)
(13662)
财务(13647)
(13618)
财务管理(13611)
银行(13595)
农业(13090)
(13074)
金融(13072)
(12968)
企业财务(12879)
机构
大学(274900)
学院(271951)
(123592)
经济(121313)
管理(105210)
理学(91125)
理学院(90211)
管理学(89044)
管理学院(88541)
研究(88194)
中国(67605)
(58244)
(56192)
科学(50271)
财经(47269)
(44256)
(42905)
(40978)
经济学(40283)
中心(40269)
研究所(39799)
(39063)
经济学院(36991)
业大(36724)
北京(35511)
财经大学(35186)
(33755)
师范(33467)
农业(32593)
(31417)
基金
项目(172514)
科学(136077)
基金(127524)
研究(126982)
(109668)
国家(108829)
科学基金(93047)
社会(83296)
社会科(79192)
社会科学(79172)
基金项目(67130)
(65128)
教育(58777)
自然(58042)
自然科(56649)
自然科学(56630)
自然科学基金(55661)
(55153)
资助(53380)
编号(51239)
成果(41915)
(40683)
重点(38767)
(37043)
(35534)
教育部(35463)
国家社会(35206)
人文(34389)
课题(34323)
科研(33495)
期刊
(130011)
经济(130011)
研究(81161)
(44173)
中国(43163)
学报(38957)
管理(35714)
(35583)
科学(35465)
大学(29668)
学学(28065)
(26192)
金融(26192)
财经(24286)
农业(23851)
教育(22620)
经济研究(22589)
技术(21099)
(21051)
(20876)
业经(20671)
问题(19397)
国际(17362)
商业(14732)
技术经济(14306)
理论(14060)
统计(14058)
(12498)
实践(12494)
(12494)
共检索到394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奇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应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察:规模、结构、技术、市场效率和环境政策。通过运用Panel-Data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2000-2006年工业污水排放进行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和市场效率效应则减少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污染,但增加了中部和西部的污染。总的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对东部有积极的影响,对中部和西部则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唐志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1996~2005年我国各省贸易以及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导致我国污染水平上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伟腾  赵涤非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如何以及影响的机制至今没有定论。本文通过模型分析表明,中国贸易的自由化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会改善中国的环境水平,但贸易促进经济规模扩大时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子飞  
基于ACT贸易环境效应模型,运用2000-2012年31省级面板数据,尝试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环境效应从农业环境总效应中分离出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资本丰裕度、人均收入、贸易开放度对农业环境均有显著影响;我国存在贸易的要素禀赋、污染天堂双重动机,贸易结构效应有利于降低化肥和农膜浓度,而增加农药浓度;贸易引致的规模正效应不足以被其引致的技术负效应抵消;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作用于环境的净效应,对于化肥、农膜依据其引致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率而定,而对于农药为正;假设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未转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下我国农业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得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避免盲目追求贸易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韩露露  尹筑嘉  
本文测算中国工业部门44个细分行业碳排放量,划分为高低碳工业行业,然后构建模型进行分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开放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而且低碳工业行业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分类行业碳泄漏问题实证检验证实,工业行业整体和低碳工业行业不存在碳泄漏问题,佐证了我国不需要为了环境保护而抑制对外贸易,而应该充分发挥对外经济开放"减排"效应;但是,分类行业EKC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性甚至相反性,不同类行业碳泄漏检验结果也存在不一致性,这种结构性差异对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以及环境规制措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注重行业结构性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行业环境规制措施,制定更加贴合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涓  许漪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基点,阐述了对外贸易中环境保护处理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外贸易中环境效应的分解及传导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厘清了对外贸易影响环境保护的机理,为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野  程婷  
文章基于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与环境模型,对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环境三效应模型进行扩展,解释了异质性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环境效应,并以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1999—2014年我国污染密集产业的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污染密集产业的各环境分效应。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密度与污染物排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竞择效应可以解释部分由于异质性产品贸易而带来的环境影响。另外,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加深,抵消了由于贸易开放和投资自由化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减排技术的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野  程婷  
文章基于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与环境模型,对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环境三效应模型进行扩展,解释了异质性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环境效应,并以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1999—2014年我国污染密集产业的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污染密集产业的各环境分效应。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密度与污染物排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竞择效应可以解释部分由于异质性产品贸易而带来的环境影响。另外,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加深,抵消了由于贸易开放和投资自由化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减排技术的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唐志  
学术界对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存在争论。本文建立了对外贸易影响环境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我国能源消费数据,对我国2002年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宁学敏  任荣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日益扩大的活动呈现出逐步超出环境承受能力的可能性。我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国和"世界加工工厂",商品贸易已成为影响国内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框架下,借鉴安特魏勒(Antweiler)等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碳视角"阐释了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全球产业洗牌,在自由化进程中,在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的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应合理调整,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玲玲  
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及贸易结构的调整等途径产生产业结构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总额、一般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和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总贸易比重三个变量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一般贸易占总贸易比重,而对外贸易总额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显著性最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惠明  赵春明  郑伟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如何,至今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利用计量模型从规模、技术和结构3个方面对贸易的环境效应作出诠释。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化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涛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环境规制的差异对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环境规制相对变得更严时,“环境规制的成本贸易效应”发生作用,中国会进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当环境规制变得相对较松时,中国会向发达国家出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然而,由于世界各国都有加强环境管制的趋势,再加上“波特假设”的存在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贸易效应”发挥作用,适当的加强环境管制虽然可能会增加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但是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而带来收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国柱  马树才  
在过去10年中,对外贸易与环境间的复杂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外对外贸易环境效应有关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总结了其主要方法和结论,并进行了简单评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二者之间既可能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可能存在着替代关系。本文在综合前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