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9)
- 2023(15767)
- 2022(13563)
- 2021(12585)
- 2020(10873)
- 2019(25069)
- 2018(24534)
- 2017(46258)
- 2016(25081)
- 2015(28259)
- 2014(28117)
- 2013(27637)
- 2012(25477)
- 2011(23034)
- 2010(22794)
- 2009(21469)
- 2008(21239)
- 2007(18560)
- 2006(15891)
- 2005(14121)
- 学科
- 济(102906)
- 经济(102792)
- 管理(70791)
- 业(68322)
- 企(54772)
- 企业(54772)
- 方法(52190)
- 数学(46441)
- 数学方法(45922)
- 中国(28921)
- 财(27969)
- 贸(27942)
- 贸易(27929)
- 农(27289)
- 易(27191)
- 业经(21299)
- 学(20672)
- 制(19096)
- 地方(18029)
- 农业(17857)
- 务(17587)
- 财务(17543)
- 财务管理(17501)
- 银(16614)
- 银行(16553)
- 企业财务(16535)
- 行(15774)
- 融(15723)
- 金融(15720)
- 技术(15302)
- 机构
- 大学(364659)
- 学院(362703)
- 济(152948)
- 经济(150118)
- 管理(140138)
- 理学(122187)
- 研究(121338)
- 理学院(120847)
- 管理学(118683)
- 管理学院(118023)
- 中国(91192)
- 科学(75808)
- 京(75297)
- 财(69581)
- 农(66521)
- 所(61662)
- 业大(58380)
- 中心(56525)
- 财经(56480)
- 研究所(56448)
- 农业(53342)
- 江(51787)
- 经(51471)
- 经济学(47683)
- 北京(46526)
- 范(44420)
- 师范(43819)
- 院(43711)
- 经济学院(43571)
- 财经大学(42147)
- 基金
- 项目(249291)
- 科学(195263)
- 基金(183354)
- 研究(173270)
- 家(162958)
- 国家(161690)
- 科学基金(137474)
- 社会(111557)
- 社会科(106019)
- 社会科学(105990)
- 基金项目(97173)
- 省(96691)
- 自然(91546)
- 自然科(89494)
- 自然科学(89464)
- 自然科学基金(87868)
- 划(82468)
- 教育(79812)
- 资助(75457)
- 编号(68159)
- 重点(56559)
- 部(55308)
- 成果(54030)
- 发(52574)
- 创(51964)
- 科研(49522)
- 创新(48704)
- 计划(47754)
- 国家社会(47282)
- 教育部(47043)
共检索到52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国平 刘娟 曹跃群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与就业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在短期上有促进作用,长期上有冲击作用;而进口对就业在短期上有滞后的促进作用,长期上有稳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动态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成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服务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文章以1982—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整模型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变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表明服务进口对就业人数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了在此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就业 协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黄金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出口对国内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对国内就业具有地区性差异;长期来说,不能以出口为导向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调整进口商品的结构,对解决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资本替代劳动现象,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解决我国的就业不能脱离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将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汇率政策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出口 进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灵燕 李荣林
文章基于1995~2007年的贸易面板数据,探讨了影响我国贸易地区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为例,从出口和进口贸易地区结构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亚洲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与我国存在密切的联系,其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贸易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北美洲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同时,FDI对于我国同欧洲、北美洲产生的贸易影响显著,FDI的增加使得我国出口到欧洲、北美洲的产品比重增加,使得来自欧洲、北美洲的进口产品比重减少。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地区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数据检验、Granger检验(行业和部门两个层面)等计量方法就1987-2007年制造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长期内表现明显,但是短期效应却非常小;进口贸易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先导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利用1980-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纺织品外贸出口是影响纺织工业长期就业和短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出口额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68%;从短期来看,出口每增长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48%;从动态影响来看,出口冲击对纺织工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久效应,但是,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从贡献率来看,在所有因素中,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一直最大,基本保持在12%左右。基于此,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缓解我国社会就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就业的压力,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纺...
关键词:
纺织品 对外贸易 出口 就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佳蕾 汲伟玮 熊德平
本文运用了中国1983—2009年的时序数据,实证了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增长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却是负面效应;农户投资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不管是对农产品出口还是对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关系作出了解释,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德平 余新平 熊皛白
文章基于农村金融效率视角,将农村金融引入生产函数,实证了1982-2009年中国农业信贷和保险效率与农产品出口、进口和进出口依存度的关系。研究显示:在长期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对农产品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依存度均具正向影响,而农业保险效率则具有负向影响。在短期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对农产品出口和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农业保险效率则对农产品出口和进出口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和保险效率与农产进口依存度的关系难以确定。在因果关系上,农业信贷效率与农产品出口依存度具有互为因果的长期正向关系,与农产品进口只有单项因果的长期正向关系;农业保险效率与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存在互为因果的长期负向关系和短期正向关系;并且其因果关系均具一定的滞后期特征。文章对结果逐一解释其原因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华华 赵凯 徐圣翔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本文以全球110个国家为样本,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8年各国贸易层面的基础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识别"一带一路"倡议效果,全方位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畅通方面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促进了对外贸易畅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政策便利、设施联通以及文化效应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本文基于2002~2008年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仓储转口货物四种贸易方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分析上海的对外贸易利益。研究发现,上海与六大贸易伙伴相互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不对等。上海进出口产品贸易结构已经高度化,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集中,且表现出产业内贸易特征。四种贸易方式下,上海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是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趋于提高,上海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取贸易利益。上海商品出口贸易结构的高度化与价格贸易条件正相关,但是上海在不同贸易方式下获取贸易利益的水平不同。
关键词:
贸易方式 贸易结构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基于2001-2008年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仓储转口货物4种贸易方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分析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研究发现,我国与6大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不对等。我国进出口产品贸易结构已实现了高度化,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比较分散,表现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特征。4种贸易方式下,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是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趋于提高,我国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取贸易利益。我国商品出口贸易结构的高度化与价格贸易条件正相关,但是我国在不同贸易方式下获取贸易利益的水平不同。
关键词:
贸易方式 贸易结构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振宁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目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选择典型对外贸易区——上海进行分析,利用1985-2004年上海市进出口和GDP的年度经济数据,借助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地刻画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滞后一年才显著;短期内,出口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但在长期,进口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的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刚
本文基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市场集中程度、市场壁垒、规模经济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进行量化,使用商贸流通业结构量化数据与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对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具有积极带动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分类回归进一步证实了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与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其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就越大;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商贸流通业结构与对外贸易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伟民
为了考察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增加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有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污染天堂"的现象。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阻止国外污染企业的转移,同时要加快贸易结...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浩 宫占奎
对我国的进口、出口和GDP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能将其约束为GDP和贸易总额或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G 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进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 ranger原因,但反过来GDP增长则不是进出口增长的G ranger原因。长期因果检验则表明,GDP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都是双向的,而GDP对进口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