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5)
- 2023(8828)
- 2022(7778)
- 2021(7077)
- 2020(6394)
- 2019(14914)
- 2018(14988)
- 2017(30860)
- 2016(16307)
- 2015(19092)
- 2014(19259)
- 2013(19455)
- 2012(18732)
- 2011(17078)
- 2010(17233)
- 2009(16337)
- 2008(16537)
- 2007(15094)
- 2006(13150)
- 2005(11839)
- 学科
- 济(81132)
- 经济(81059)
- 业(46943)
- 管理(45397)
- 方法(40698)
- 数学(36342)
- 数学方法(36144)
- 企(35761)
- 企业(35761)
- 贸(24029)
- 贸易(24020)
- 易(23302)
- 农(21973)
- 中国(20359)
- 财(19745)
- 地方(15927)
- 业经(15780)
- 制(15205)
- 农业(14165)
- 学(12917)
- 银(12647)
- 银行(12617)
- 行(12032)
- 融(11936)
- 金融(11932)
- 务(11664)
- 财务(11648)
- 财务管理(11611)
- 产业(11609)
- 技术(10991)
- 机构
- 大学(254502)
- 学院(253537)
- 济(117126)
- 经济(115011)
- 管理(97782)
- 理学(84303)
- 研究(83593)
- 理学院(83471)
- 管理学(82410)
- 管理学院(81951)
- 中国(63182)
- 财(53635)
- 京(52125)
- 科学(47268)
- 财经(43296)
- 所(42221)
- 农(40413)
- 经(39183)
- 中心(38290)
- 研究所(37857)
- 经济学(37849)
- 江(36943)
- 业大(35222)
- 经济学院(34858)
- 北京(32963)
- 农业(32136)
- 财经大学(32010)
- 范(30531)
- 师范(30247)
- 院(29622)
- 基金
- 项目(160575)
- 科学(126308)
- 研究(118990)
- 基金(117461)
- 家(100577)
- 国家(99810)
- 科学基金(85005)
- 社会(77137)
- 社会科(73475)
- 社会科学(73456)
- 基金项目(62152)
- 省(61977)
- 教育(54216)
- 自然(52629)
- 划(51813)
- 自然科(51348)
- 自然科学(51333)
- 自然科学基金(50438)
- 资助(49360)
- 编号(48386)
- 成果(39384)
- 部(37447)
- 发(36018)
- 重点(35996)
- 创(33302)
- 课题(32613)
- 教育部(32471)
- 国家社会(32257)
- 人文(31739)
- 创新(31251)
- 期刊
- 济(124906)
- 经济(124906)
- 研究(75317)
- 中国(40986)
- 财(39812)
- 农(36226)
- 学报(35885)
- 管理(33472)
- 科学(32787)
- 大学(27331)
- 学学(25942)
- 融(24855)
- 金融(24855)
- 农业(24384)
- 财经(22040)
- 经济研究(21563)
- 业经(21130)
- 技术(20500)
- 贸(20368)
- 教育(19325)
- 问题(19038)
- 经(19011)
- 国际(16958)
- 商业(14265)
- 技术经济(13947)
- 统计(13479)
- 理论(13060)
- 业(12639)
- 策(11915)
- 世界(11848)
共检索到370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辉
通过对我国工业制品对外贸易的定量分析,本文发现我国主要专业化于低污染型产品的生产,在污染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属于净进口型贸易,因此我国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污染产业转移 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标准的贸易理论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标准而言,贸易自由化会使实施严格环境规制的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移至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的"污染避难所"。本文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分析:第一,通过检验我国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中的污染含量,以此观察我国是否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生产;第二,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模式的变动,并对污染密度与RCA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考察贸易自由化是否使我国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出口。所得结论是,一国的环境政策对其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这一"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不能成立。相对于资本积...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污染产业 污染避难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奕佳
首先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影响贸易环境效应的理论机制,随后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能够强化贸易对环境的正向效应,缓解环境污染。最后,提出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交通基础设施 环境污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凯 朱启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经济增长率连年保持在10%左右,这其中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对外贸易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GDP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树文 孙彦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研究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对我国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戴育琴 欧阳小迅
通过建立非限定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我国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机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环境污染与进口、出口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环境与贸易间相互影响。短期内进口和出口都加剧了环境污染,但长期看来,这种负面影响有减弱的趋势,并且长期来看,进口对环境的效应为正。我国中部地区正处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对外贸易的大好时机,同时,中部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重要产出地。中部六省应避免以环境资源禀赋作为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与环境、资源要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怀德 刘渝琳 温怀玉
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FDI整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与引资政策,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章良 顾国达
以对外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为分析对象,在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以及模型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OLS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我国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影响,并基于当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刘士彬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机电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电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机电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进口和出口贸易都对机电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系数小于进口贸易,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显著性大于进口贸易;从短期来看,出口和进口贸易对机电产业短期就业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从动态影响来看,机电产业的出口冲击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最显著,进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不明显;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进口对就业的贡献率较小。
关键词:
中国 机电产业 进口 出口 就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石传玉 王亚菲 王可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GDP与进出口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根据格兰杰表示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短期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长期则不是。
关键词: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锦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利用我国1987-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进口、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依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重视和改善出口、扩大并优化进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贵清
文章建立一个对我国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均衡模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开展实证检验,并最终得出相应的实证结果。对外贸易与我国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长期相关性,该结论对我国的环境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环境效应 改进均衡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泽云 罗忠洲
本文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析。通过综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从出口的角度来看,早期跨国(地区)的截面数据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但对单个国家(地区)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进口能够通过静态效应(生产)和动态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发展中国家获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邱瑞
文章应用VAR理论、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78~2007年30年间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和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而且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与第二产业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尤为明显。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VAR模型 协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