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3)
2023(5855)
2022(4917)
2021(4467)
2020(3992)
2019(9074)
2018(8996)
2017(18553)
2016(9793)
2015(11144)
2014(10959)
2013(11307)
2012(10969)
2011(10006)
2010(10135)
2009(9751)
2008(9713)
2007(8936)
2006(8206)
2005(7496)
作者
(31135)
(25837)
(25715)
(24576)
(16392)
(12350)
(11632)
(9831)
(9764)
(9211)
(8745)
(8549)
(8381)
(8306)
(8137)
(8129)
(7752)
(7552)
(7508)
(7490)
(6491)
(6379)
(6366)
(5952)
(5901)
(5841)
(5760)
(5606)
(5250)
(5101)
学科
(45717)
经济(45668)
管理(29102)
(28763)
(22534)
企业(22534)
方法(22388)
数学(20479)
数学方法(20360)
中国(14509)
(14362)
(10863)
(10400)
(10295)
贸易(10287)
(10073)
(10044)
银行(10019)
(9629)
(9009)
金融(9009)
(8687)
财务(8684)
财务管理(8666)
企业财务(8316)
(8088)
业经(7990)
(6723)
农业(6588)
地方(6393)
机构
大学(155827)
学院(152021)
(70700)
经济(69457)
管理(56097)
研究(54226)
理学(48086)
理学院(47558)
管理学(46879)
管理学院(46603)
中国(42953)
(35895)
(33254)
科学(31305)
(28524)
财经(28341)
(25761)
研究所(25540)
(25526)
经济学(23331)
中心(23236)
(22101)
业大(21643)
北京(21590)
经济学院(21407)
财经大学(21333)
农业(20613)
(19665)
(17422)
(17262)
基金
项目(94976)
科学(74509)
基金(71317)
研究(65860)
(63482)
国家(63035)
科学基金(52771)
社会(43430)
社会科(41447)
社会科学(41434)
基金项目(37237)
(34610)
自然(34598)
自然科(33815)
自然科学(33801)
自然科学基金(33217)
资助(30649)
(30472)
教育(30013)
编号(24866)
(22516)
重点(21533)
成果(20453)
(20251)
(19292)
教育部(19285)
国家社会(18822)
科研(18552)
创新(18171)
人文(18157)
期刊
(75799)
经济(75799)
研究(50043)
中国(26785)
(26591)
学报(25456)
科学(22519)
管理(22082)
(21944)
大学(19192)
(18906)
金融(18906)
学学(18352)
农业(14868)
财经(14825)
经济研究(13893)
(12842)
(11676)
问题(11197)
技术(11148)
业经(11143)
国际(11110)
教育(10659)
理论(8184)
技术经济(8144)
商业(7772)
统计(7690)
(7583)
实践(7179)
(7179)
共检索到233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  
文章首先通过计算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考察了样本范围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行业集聚情况。经核算发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都是扩张的,其中服务业直接投资表现出稳定连续的集聚效果。进而,通过构建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内、行业间地理集聚效应是否存在。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内部的集聚效应和对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拉动作用突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服务业先行的态势。这一结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定位中服务业的重要作用,推动和加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将对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尤为重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漫天  赵曙东  
本文运用2000至2005年省际分行业的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水平、后向和前向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不十分明显。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内资企业生产前沿的影响上,其中,消费品或轻工业产品行业的内资企业主要从FDI的前向溢出效应中受益;采掘、资本品或重工业行业的内资企业主要从FDI的后向溢出效应中受益;水平溢出效应大多为负,体现了外企竞争的不利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霞  
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变革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上我国商贸流通业外资引入对行业内本土企业产生了一定扩散效应,且外资质量引致的扩散效应强于外资规模;商贸流通业外资规模和质量在我国均存在行业内双向效应,且这两种效应表现出来的区域异质性存在一定差别;外资规模和质量对本土商贸流通业产生行业内扩散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产生行业内挤出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明  
创造性地对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相关性思想进行嫁接利用,在思路方法上进行开拓,构建反映同行业内企业间相互联系与各行业间相互关联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并以制造业为例,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行业内和行业间路径进行实证检验。对行业内路径的检验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同行业内其它企业ODI活动的影响,行业内企业通过ODI促进自身技术进步之后,又通过企业间各种竞争合作关系促进同行业其它企业生产率提高,行业内路径由此得以验证。对行业间路径的检验表明,各行业通过ODI促进本行业技术进步之后,又通过行业间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对其它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且产业完全关联下的促进作用大于直接关联,由此行业间路径得以验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美  程馨儿  吴卫红  齐晓明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消费需求是林业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林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保障国内木材供给安全、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林业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来自东道国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风险以及行业层面的森林风险。未来,应针对林业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统筹防范来自国家和行业层面的风险,在法律、外交、金融等多个领域中寻求防范化解我国林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最优方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本文研究中国工业行业的市场需求、外资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该行业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4年度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促进了FDI的流入,在外资集聚度较高的行业,该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考虑了FDI的动态效应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惯性",前期FDI的流入会促进新的FDI流入。估计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后,各检验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范明曦  马文祥  
对影响FDI对东道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行业要素的探讨是国际上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利用我国 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 ,对“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这些被普遍重视的行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技术差距”是影响FDI对我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 ,“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对我国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只有在与技术差距共同考察时才会反映出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严婷  韩汉君  
本文在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通过"生产要素需求创造"和"生产要素需求替代"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生产率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间接效应对母国行业间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由于数据获得的局限性,目前国内的研究集中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工业企业ODI与工资的关系。本文利用Dealogic及FDI Markets数据库中2003-2017年12623家中国对外并购和绿地投资的企业数据,考虑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差异,在34个全行业的层面上进行跨时期和分行业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ODI对母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为先扩大后缩小,呈"倒U型"趋势,但当前阶段缩小的影响仍小于扩大的影响。中国ODI通过"生产率效应"间接扩大了国内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并且影响具有时滞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间接扩大了国内行业间工资差距,但影响呈收敛趋势。行业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ODI总体上呈扩大影响,而资本密集型行业ODI总体上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影响。34个细分行业中,有24个细分行业的ODI当前处于扩大国内行业间工资差距的阶段。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中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行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明显的缩小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牟国婷   武传昊  
文章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决定方程与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联立方程组,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集聚效应如何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效应能够改善地区的劳动错配与资本错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会显著提升工业产能过剩较低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生产率高地区的劳动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工业产能过剩较高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门槛,对劳动以及资本的影响在跨过门槛后变得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毛霞   陈霄  
本文使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银行业分支机构信息,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考察了银行业集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业集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提升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集聚对化工行业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于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宋爽  
东道国外资政策对本国企业吸收溢出效应的影响无疑是溢出效应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对国际上同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充分借鉴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我国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分别对“行业的开放程度”、“对外资企业进入形式的限制”和“合资企业中外方所持比例”三方面政策因素对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资企业进入形式的限制”对内资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合资企业中外方所持比例”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并不清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兵  
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证明,外资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在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以及外资企业类型对外资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中,外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娟  
有关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FDI带来了负的或者不明显的溢出效应。对此,以往的研究常常忽略行业间溢出。由于竞争的关系,国外企业会尽量阻止行业内溢出的发生,但更乐意提供行业间溢出。因此,行业间溢出是比行业内溢出更重要的溢出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