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1)
2023(20880)
2022(17964)
2021(16584)
2020(14184)
2019(32663)
2018(32487)
2017(62426)
2016(33864)
2015(38512)
2014(38614)
2013(38234)
2012(35808)
2011(32461)
2010(32701)
2009(30325)
2008(30249)
2007(27173)
2006(24012)
2005(21675)
作者
(102519)
(85515)
(84932)
(80625)
(54326)
(41073)
(38716)
(33426)
(32355)
(30775)
(28934)
(28861)
(27393)
(27178)
(26617)
(26530)
(25778)
(25396)
(24718)
(24596)
(21336)
(21209)
(20946)
(19538)
(19221)
(19124)
(19051)
(18974)
(17477)
(17071)
学科
(143340)
经济(143179)
管理(98860)
(95808)
(77860)
企业(77860)
方法(64069)
数学(55729)
数学方法(55040)
中国(40166)
(38970)
(37310)
业经(31395)
地方(31128)
(31003)
(27084)
(27048)
贸易(27031)
农业(26278)
(26178)
技术(24081)
(23547)
(23491)
银行(23467)
财务(23398)
财务管理(23340)
(22713)
金融(22709)
理论(22502)
(22437)
机构
大学(498113)
学院(495371)
(199464)
经济(195059)
管理(190293)
研究(170781)
理学(163432)
理学院(161562)
管理学(158561)
管理学院(157677)
中国(128196)
(107405)
科学(106870)
(93435)
(88134)
(86893)
研究所(79898)
中心(77536)
业大(76220)
(74665)
财经(74242)
北京(68436)
农业(68394)
(67338)
(65347)
师范(64610)
(61897)
(60374)
经济学(60122)
财经大学(55055)
基金
项目(329644)
科学(257148)
基金(237286)
研究(236841)
(208571)
国家(206829)
科学基金(175794)
社会(147381)
社会科(139655)
社会科学(139615)
(129362)
基金项目(124891)
自然(115946)
自然科(113233)
自然科学(113200)
自然科学基金(111151)
教育(109683)
(109355)
资助(99760)
编号(96776)
成果(78982)
重点(74431)
(72568)
(72022)
(67810)
课题(67292)
科研(63561)
创新(63395)
教育部(61601)
大学(60828)
期刊
(220959)
经济(220959)
研究(146539)
中国(97102)
学报(82857)
(78446)
科学(74076)
(71492)
管理(70184)
大学(61932)
学学(58207)
教育(55360)
农业(54002)
(45673)
金融(45673)
技术(45037)
财经(36300)
业经(36211)
经济研究(35306)
(31092)
问题(29131)
(28314)
图书(26259)
技术经济(25399)
(24142)
统计(24021)
理论(23637)
科技(23614)
(23331)
商业(22176)
共检索到74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伟全  
通过协整的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1987年到2008年国内研发费用支出和专利授权数量的数据,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的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还不是很明显;而在外部技术获取的渠道方面,进出口贸易对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  李京晓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走出去"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文章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出发,阐释了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能产生反向溢出效应,但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文化  刘宏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1985-2014年中国对1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借鉴测算国际研发溢出的C-H和L-P模型,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驱动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自主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和进口贸易四种路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均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最后在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文化  刘宏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1985-2014年中国对1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借鉴测算国际研发溢出的C-H和L-P模型,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驱动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自主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和进口贸易四种路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均能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最后在机理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中国技术进步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徐驰  
该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提出了适用于从国家宏观统计数据中选取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方法,建立了包括约330个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事件的数据库,归纳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发现开展这类投资的国有企业以地方国企为主体,揭示了市场的充分开放与竞争是支撑和促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徐驰  
该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提出了适用于从国家宏观统计数据中选取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方法,建立了包括约330个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事件的数据库,归纳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发现开展这类投资的国有企业以地方国企为主体,揭示了市场的充分开放与竞争是支撑和促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凯敏  朱钟棣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TFP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二者的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所以它们之间有长期的稳定关系;然后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得到TFP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最后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我国国内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野青  林宝玉  
FDI究竟对东道国是否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如果产生,这种溢出又有多大呢?本文利用1996~2004年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内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知识溢出程度的因变量,将FDI作为自变量,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国内专利授权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即目前FDI对我国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因此,有待于采取进一步措施,提升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外资利用的效率,使其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模型,分析了外资对昆山各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外资对昆山地区的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外资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逐渐从以间接影响为主转变为以直接影响为主,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正逐渐减弱,近年来出现了不太显著的负面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崔昊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该数理模型重点对Cohen &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作了扩展,将母国研发支出的"双重身份"扩展到"三重身份"。随后本文使用OECD国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1)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研发溢出可以促进母国技术进步;(2)母国的研发存量和东道国研发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替代作用"为主;(3)通过"门槛回归"发现,随着母国研发存量的增加,该"替代作用"逐渐增加,但是其增幅较为微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肖竞成  艾洪山  
为了检验FDI是否通过三种关联渠道对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通过对它进行分解来测度行业的技术进步值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值。然后运用1999-2005年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产业的关联效应是存在的,通过进一步对关联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业内厂商间的联系是FDI与本土产业关联的主要方面,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明显强于前向关联效应;而水平关联效应则不如垂直效应明显,外资企业的参与对本土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忻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国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本文借鉴L-P模型,选取1985-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具体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和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163%,影响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研发强度、技术差距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昌龙  邹熙  
文章借助2004—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下国内技术进步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无论长短期,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下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检验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效果,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差距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弱于研发强度及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但均有利于国内技术进步;长期内,人力资本还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越最低门槛值,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才呈现出正向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梅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之一。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数据,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原因可能包括现阶段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比例偏小、技术吸收能力偏弱、传导机制复杂和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