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3)
2023(12430)
2022(10826)
2021(10076)
2020(8647)
2019(19939)
2018(20032)
2017(39614)
2016(21158)
2015(23951)
2014(23989)
2013(23988)
2012(22132)
2011(19924)
2010(19922)
2009(18382)
2008(18110)
2007(15964)
2006(14153)
2005(12437)
作者
(61672)
(50760)
(50703)
(48114)
(32463)
(24295)
(23028)
(19904)
(19159)
(18214)
(17338)
(16947)
(16027)
(16027)
(15680)
(15374)
(15126)
(15092)
(14607)
(14515)
(12572)
(12491)
(12302)
(11438)
(11431)
(11256)
(11245)
(11216)
(10204)
(9956)
学科
(90466)
经济(90369)
管理(65756)
(64596)
(53094)
企业(53094)
方法(45535)
数学(40410)
数学方法(40086)
中国(24184)
(24156)
(22997)
业经(18546)
技术(18530)
(17764)
贸易(17756)
(17266)
(16614)
(16356)
地方(16255)
(15763)
财务(15698)
财务管理(15668)
农业(15518)
企业财务(14983)
(14142)
银行(14106)
理论(13569)
(13493)
金融(13491)
机构
大学(313483)
学院(310234)
(129189)
管理(127714)
经济(126541)
理学(111185)
理学院(110080)
管理学(108502)
管理学院(107934)
研究(98617)
中国(73420)
(65874)
(60355)
科学(58362)
财经(49238)
(48320)
(44777)
中心(44268)
(44245)
业大(44202)
研究所(43656)
(43131)
北京(42041)
经济学(39117)
(39022)
师范(38708)
财经大学(36785)
(35889)
经济学院(35734)
(35617)
基金
项目(209179)
科学(164999)
研究(155547)
基金(152725)
(131269)
国家(130224)
科学基金(112700)
社会(98368)
社会科(93435)
社会科学(93410)
基金项目(81566)
(80338)
自然(72653)
教育(71499)
自然科(70932)
自然科学(70917)
自然科学基金(69663)
(67477)
编号(63957)
资助(63523)
成果(51343)
(47446)
重点(45912)
(43945)
(43824)
课题(42867)
教育部(41241)
创新(40931)
人文(40612)
国家社会(40153)
期刊
(136487)
经济(136487)
研究(93285)
中国(52089)
管理(46376)
学报(44825)
(43838)
科学(41573)
(38727)
大学(34491)
教育(32849)
学学(32456)
技术(28759)
农业(27453)
(27278)
金融(27278)
财经(24105)
经济研究(22261)
业经(21829)
(20405)
问题(18526)
技术经济(17264)
理论(16653)
(15898)
图书(15815)
实践(15240)
(15240)
科技(15184)
商业(14343)
现代(14257)
共检索到444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玉娟  陈漓高  
随着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提升的相互影响会不断增强。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20年里,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同步关系,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力度较弱,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但同时也意味着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空间很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凯敏  朱钟棣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TFP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二者的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所以它们之间有长期的稳定关系;然后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得到TFP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最后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我国国内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冬青  周经  
通过对Hausmann等(2007)理论模型的简单拓展,加入对外直接投资变量后,发现基于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水平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出口技术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时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省级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水平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同时,这种促进作用还受到以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衡量的"吸收能力"的正向促进,受到以资本劳动比、制度因素、地区经济规模、进口技术水平和现有技术水平衡量的地区禀赋状况的制约。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在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阐述了负向的国际化效应和正向的竞争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时才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来"才能推动"走出去"。最后,提出了在推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的同时也应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政策,以更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仇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虽然已是对外贸易大国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对外直接投资依然不足,且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武齐  
目前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与一国出口贸易间关系的研究已由最初的定性向定量发展,但多数定量分析集中在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相关因果关系上。本文则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数据,对FDI与我国的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刘辉煌  
我国已进入高碳经济时期,了解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情况尤为重要。国内在关于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中,仅有的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只限于简单地检验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未考虑其他经济因素与排放之间的关系。文章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贸易、FDI因素,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作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章良  
文章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的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额的影响。应不断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王凤丽  
影响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因素很多,不同的国家或经济体、不同的宏观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程度并不相同。本文针对我国的经济现实,主要以我国对外贸易、资源需求、工资水平为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宏观解释变量,利用1993-2006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资源需求、工资水平因素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叶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例稳步提高,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地位持续提升,国内众多流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流通产业积极探索国际化模式,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用实际行动践行"走出去"战略。本文选取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我国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新乐  王文明  王聪  
本文利用近两年的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汇率、东道国人均国民收入等决定因素的反应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且大都不符合理论假设,这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定进步,但还很不成熟。在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王孝松  张宇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讨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人力资本而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小的正面作用,同时这种作用随着我国人力资本的提高而呈现减弱的趋势。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本逐步提高的背景下,为获得更大的技术提升效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必须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立广  尹灵秀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东东  张建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金融发展规模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分区域检验时则表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内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中部地区能够促进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的因素则限于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而西部地区只有金融发展规模和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伟全  
通过协整的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1987年到2008年国内研发费用支出和专利授权数量的数据,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的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还不是很明显;而在外部技术获取的渠道方面,进出口贸易对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