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3)
2023(10827)
2022(9776)
2021(9516)
2020(8131)
2019(19015)
2018(19401)
2017(37489)
2016(20574)
2015(23742)
2014(24018)
2013(23900)
2012(22361)
2011(20164)
2010(20400)
2009(19145)
2008(19184)
2007(16978)
2006(15178)
2005(13734)
作者
(61628)
(50619)
(50503)
(48081)
(32361)
(24389)
(23035)
(19966)
(19167)
(18397)
(17389)
(16948)
(16073)
(15969)
(15493)
(15474)
(15258)
(15176)
(14566)
(14417)
(12699)
(12529)
(12312)
(11498)
(11489)
(11340)
(11256)
(11254)
(10310)
(10009)
学科
(82436)
经济(82331)
管理(60234)
(56528)
(46636)
企业(46636)
方法(38341)
数学(33029)
数学方法(32545)
中国(23687)
(22386)
(21088)
(18126)
(17558)
业经(17454)
(16816)
贸易(16807)
(16368)
地方(15807)
(14429)
银行(14392)
农业(14306)
理论(14196)
(13697)
(13600)
(13010)
财务(12939)
财务管理(12904)
(12739)
金融(12738)
机构
大学(305265)
学院(301564)
管理(119137)
(117925)
经济(115088)
理学(102064)
理学院(100927)
研究(99730)
管理学(99119)
管理学院(98582)
中国(76044)
(66478)
科学(62008)
(56667)
(51202)
研究所(45983)
(45901)
财经(44896)
中心(44840)
(44138)
业大(43635)
北京(43066)
(40597)
(40470)
师范(40264)
(36627)
(35927)
农业(35906)
经济学(34304)
财经大学(33176)
基金
项目(195154)
科学(151514)
研究(144896)
基金(139564)
(120536)
国家(119492)
科学基金(101565)
社会(87967)
社会科(83120)
社会科学(83095)
(75376)
基金项目(74300)
教育(66626)
自然(66135)
自然科(64518)
自然科学(64503)
(63712)
自然科学基金(63308)
编号(61135)
资助(58823)
成果(51373)
(43213)
重点(42852)
课题(41723)
(40965)
(39677)
项目编号(37925)
科研(37101)
教育部(36945)
创新(36922)
期刊
(134835)
经济(134835)
研究(93898)
中国(55668)
学报(46774)
管理(44789)
科学(42640)
(42223)
(41759)
教育(36621)
大学(35365)
学学(32854)
农业(29355)
(28050)
金融(28050)
技术(26067)
业经(21988)
财经(21789)
经济研究(20606)
问题(18590)
(18490)
图书(18302)
理论(17055)
实践(15658)
(15658)
(15508)
技术经济(14887)
科技(14116)
现代(14051)
(13883)
共检索到452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焕永  
一、外资幻觉的一般理论及表现形式 外资幻觉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相对低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政府为了缓和资金压力,而对引进外资所作的心理上的良好估价而忽视了它的实际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它的引伸含义是指政府、企业对引进外资寄以过高的期望,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外资的规模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而忽视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树丞  吴海涛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相对低下,政府、企业很容易产生一种只注意为外资流入提供优惠政策,注重外资引入的数量,而忽视外资使用效率的倾向,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丞  吴海涛  
本文认为我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外资幻觉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了我国形成夕IW资幻觉的独特原因,即经济学界在利用外资问题上提供的理论依据的严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以及对互惠互利原则的任意扭曲等。在详细论证(本刊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外资幻觉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树丞  吴海涛  
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外资幻觉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湖南大学李树丞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吴海涛一、外资幻觉的一般理论概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相对低下,政府、企业很容易将引进外资的数量等同于外资使用的质量,产生一种只注意为外资流入提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西方经济学中,“开放经济”通常被定义为“进口、出口或生产要素越过边境的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①这种界说显然反映的是西方的自由主义理念。事实上,任何经济社会都不可能对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不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对中国外汇储备、外资和外债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改革与发展论坛”第四次会议于1995年2月24日在北京举行。①会议的主题是讨论中国外汇储备、外资和外债的动态,并进一步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房汉廷  
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对汇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论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体制及汇率制度对货币供给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艳  贺学会  吴文彬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沪港通的成功开启不仅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还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的市场效应。文章利用复杂网络中的MST与PMFG算法检验分析了沪港通所带来的这一系列效应,并采用了事件分析法和Placebo检验法验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表明:(1)在沪港通宣告前和开通后,市场内的关联度明显大于市场间的关联度,两地市场存在一定的分离,而在公示期市场内的关联度明显小于市场间的关联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融合。(2)在公示期间两地资本市场的关联程度增加,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预期效应。(3)开通后两地市场关联度在短期内呈现增加趋势或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呈现出了一定的短期套利效应;在内地单方面政策的影响下,两地市场关联度降低,市场展现出了相应的政策效应。该结论将对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昆  
随着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资本的自由流动将给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许多难题,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就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从阐述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冲击金融安全的途径和传递方式入手,提出了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对策:执行WTO协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部门的改革及资本市场工具的发展;加强金融安全法制建设,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水平;严格控制外资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运  
本文从加入 WTO给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的问题着手 ,提出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加强和调整利率政策的必要性 ,分析了我国投资水平对利率的敏感性 ,金融市场和居民预期对利率调整的敏感性 ,指出我国目前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不足。在此基础上 ,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在利率放开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对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范辉政  
财政信息问题非常重要。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认为,决策系统由信源、信道和决策规则组成。决策系统的所有构成内容都与信息有关,决策实际上是对已知信息或未知信息的可能状态的判断和处理。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对信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形成了风靡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仲福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开放及金融安全的相关概念,并探讨了在金融开放进程中影响金融安全的风险和危机因素,分析了金融开放可能造成的对于利率、汇率、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体系等的不利影响,这些潜在因素都会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秋莎  刘霞  胡开文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志远  
我国农户的储蓄包括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实物储蓄主要受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从现金消费看,长期均衡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农户存在货币幻觉现象。启动农村消费一是要促进农户实物储蓄向现金储蓄的转化,二是要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三要通提高农户消费倾向。国家宏观政策上要防止通货紧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李永海  
财政幻觉是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经济现象。本文在对财政幻觉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我国地区财政幻觉的影响因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地区2006-2013年的财政幻觉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各地区财政幻觉指数与人均GDP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地方财政负担水平、间接税占比、税收HHI指数、自我就业率、教育水平和CPI指数是影响地区财政幻觉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财政幻觉则不利于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因此,政府应降低财政负担,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改革完善税制结构,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受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