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5)
- 2023(8761)
- 2022(7392)
- 2021(6677)
- 2020(5560)
- 2019(12489)
- 2018(12349)
- 2017(25318)
- 2016(13377)
- 2015(15099)
- 2014(15455)
- 2013(15431)
- 2012(14857)
- 2011(14061)
- 2010(14562)
- 2009(13931)
- 2008(13534)
- 2007(12379)
- 2006(11572)
- 2005(10788)
- 学科
- 济(81485)
- 经济(81425)
- 管理(37207)
- 业(32143)
- 方法(24448)
- 企(23663)
- 企业(23663)
- 数学(22216)
- 数学方法(22033)
- 地方(21337)
- 中国(21239)
- 农(18039)
- 制(14707)
- 地方经济(14530)
- 业经(13936)
- 财(13765)
- 学(13123)
- 贸(12519)
- 贸易(12508)
- 银(12227)
- 银行(12221)
- 易(12072)
- 行(11909)
- 融(11854)
- 金融(11853)
- 农业(11750)
- 环境(11102)
- 策(10953)
- 体(10826)
- 发(9397)
- 机构
- 学院(207091)
- 大学(205355)
- 济(102342)
- 经济(100263)
- 研究(76646)
- 管理(76165)
- 理学(63896)
- 理学院(63166)
- 管理学(62396)
- 管理学院(61976)
- 中国(59769)
- 财(47280)
- 京(42908)
- 科学(41204)
- 所(38745)
- 财经(36352)
- 研究所(34345)
- 中心(33516)
- 经济学(32786)
- 经(32689)
- 江(32390)
- 经济学院(29177)
- 北京(28063)
- 农(27679)
- 范(27576)
- 师范(27439)
- 院(27151)
- 财经大学(26499)
- 州(25646)
- 业大(23298)
- 基金
- 项目(121221)
- 科学(96230)
- 研究(94699)
- 基金(87373)
- 家(73808)
- 国家(73207)
- 社会(62146)
- 科学基金(62095)
- 社会科(58986)
- 社会科学(58975)
- 省(46292)
- 基金项目(44612)
- 教育(42613)
- 编号(39112)
- 划(38832)
- 资助(36532)
- 自然(35743)
- 自然科(34784)
- 自然科学(34774)
- 自然科学基金(34120)
- 成果(33557)
- 发(29244)
- 部(27919)
- 课题(27898)
- 重点(27462)
- 国家社会(25742)
- 发展(25049)
- 性(24714)
- 展(24695)
- 教育部(24268)
- 期刊
- 济(127402)
- 经济(127402)
- 研究(73304)
- 中国(39738)
- 财(33046)
- 管理(29890)
- 融(26203)
- 金融(26203)
- 农(26048)
- 科学(24030)
- 学报(22962)
- 经济研究(21552)
- 教育(21055)
- 财经(19004)
- 业经(18935)
- 技术(18656)
- 大学(18265)
- 农业(17498)
- 学学(17133)
- 问题(16826)
- 经(16550)
- 贸(14582)
- 国际(13555)
- 技术经济(12253)
- 世界(11155)
- 统计(11069)
- 经济问题(10721)
- 商业(10661)
- 理论(10460)
- 现代(10159)
共检索到33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追求在一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经济一体化和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兼容并存,共同发展。不可否认,区域一体化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总体来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凤英
早在六十年代,日、美、澳等国,针对欧共体的建立,就曾提出过建立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但时机不成熟,结果未能形成。八十年代中后期,贸易集团化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呼声又见高涨,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国家不仅呼声日隆,而且提出了众多的构想和现实的步骤。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组织,主要有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连福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简析APEC大阪会议日本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高连福今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将在日本大阪召开第七次部长级会议和举行该组织成员首脑第三次非正式会议。这次轮到日本作为东道主,日本将怎样利用这次主席国的身份和地位,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小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望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之所以形成,客观上是受到当前国际经济进一步趋向集团化、区域化的影响,主观上是为了协调区域内部日益严重的贸易磨擦的需要。这一区域经济合作,既具有一定的有利因素,也存在制约因素。因此,我国参与这一组织,一方面要看到亚太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亚太地区国家政治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别,合作的机制不应是强制性和排他性的,其进程应循序渐进。与此同时,我国应继续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出口产业结构,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芮 张国军
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与特点1998年之前,亚太地区仅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R)等少数几个区域贸易安排。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加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亚太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APEC成员之间已达成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在峰
后经济危机时代,经济如何深入发展?针对该问题,文章以东亚太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并结合实证对象的具体数据,完成了具体的区域最佳的合作路径研究。理论模型是在DEA分析基础上拓展而来,实证对象包含16个东亚太国家或地区,最终确定了东亚太地区的箭式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周念利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内,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可能将更多地表现为以"功能性建设"、"贸易便利化先行"为特征的多边贸易合作,以及以做大做实"清迈协议"为主的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应该在加强双边合作机制基础上,采取灵活、现实的手段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亚太经济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南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热点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贸易增长近3倍、吸收的投资增长约4倍。然而,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却不相匹配。直到TPP出现之前,主导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只是一个制度松散的、非强制性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议。目前,在美国的主导下,其谈判规模和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晨阳 曹以伦
APEC成立三十年来,在机制建设和多个合作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随着国际和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叠加给APEC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APEC应与时俱进,为新时期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制定新愿景。作为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给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和政治收益。展望未来,我国应该对APEC的角色和功能进行新的定位,使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天 杨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的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从展望到行动并走向建制化的新趋势。如何处理改革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关系,有效地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这是跨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制定可行的对策。一、“亚佩克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燕 华民
本文首先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合作的可能性,指出,只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是按常规进行的,并且在合作谈判中遵循一国一票、多数通过的原则,那么这种合作是可以有解的。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利用博弃论的方法分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的相互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关系在加强,而与欧共体的经贸联系却在相对减少。最后,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战略方面,本文主张采取非集团化的松散的多边经贸合作方式,其要旨是:加强本区域各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但不排斥与区内外非成员国间的贸易和其它经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