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3)
- 2023(19291)
- 2022(16746)
- 2021(15418)
- 2020(13185)
- 2019(30217)
- 2018(29854)
- 2017(57724)
- 2016(31421)
- 2015(35152)
- 2014(34874)
- 2013(34256)
- 2012(31466)
- 2011(28188)
- 2010(28407)
- 2009(26081)
- 2008(25440)
- 2007(22244)
- 2006(19609)
- 2005(16864)
- 学科
- 济(123673)
- 经济(123533)
- 管理(89883)
- 业(86552)
- 企(71542)
- 企业(71542)
- 方法(60321)
- 数学(53316)
- 数学方法(52482)
- 农(33124)
- 中国(32885)
- 财(32410)
- 学(27508)
- 业经(26817)
- 地方(23085)
- 贸(22945)
- 贸易(22932)
- 易(22305)
- 农业(22126)
- 制(21952)
- 务(20799)
- 财务(20709)
- 财务管理(20667)
- 理论(20599)
- 环境(20474)
- 技术(20149)
- 企业财务(19628)
- 和(19153)
- 银(18745)
- 银行(18673)
- 机构
- 大学(450797)
- 学院(449417)
- 济(175555)
- 管理(175289)
- 经济(171861)
- 理学(153089)
- 理学院(151332)
- 研究(149453)
- 管理学(148145)
- 管理学院(147353)
- 中国(108752)
- 科学(96419)
- 京(95607)
- 财(80382)
- 农(79103)
- 所(75987)
- 业大(72851)
- 研究所(69829)
- 中心(67104)
- 财经(65544)
- 江(63812)
- 农业(62734)
- 北京(59839)
- 经(59609)
- 范(58143)
- 师范(57432)
- 院(54527)
- 经济学(52635)
- 州(51698)
- 财经大学(48935)
- 基金
- 项目(313399)
- 科学(244928)
- 基金(226849)
- 研究(220294)
- 家(201645)
- 国家(199841)
- 科学基金(170161)
- 社会(137701)
- 社会科(130604)
- 社会科学(130561)
- 省(123101)
- 基金项目(120344)
- 自然(114448)
- 自然科(111848)
- 自然科学(111815)
- 自然科学基金(109794)
- 划(104618)
- 教育(102635)
- 资助(94535)
- 编号(88729)
- 重点(70799)
- 成果(70399)
- 部(68081)
- 发(65909)
- 创(64990)
- 课题(61530)
- 科研(60874)
- 创新(60697)
- 计划(59276)
- 教育部(57657)
- 期刊
- 济(183106)
- 经济(183106)
- 研究(124950)
- 学报(79288)
- 中国(78890)
- 农(70172)
- 科学(69515)
- 管理(63031)
- 财(60188)
- 大学(59118)
- 学学(56082)
- 农业(48664)
- 教育(47481)
- 技术(39542)
- 融(34593)
- 金融(34593)
- 财经(31133)
- 业经(30419)
- 经济研究(30046)
- 经(26597)
- 业(25759)
- 问题(24441)
- 科技(22692)
- 统计(22583)
- 版(22178)
- 技术经济(21836)
- 图书(21269)
- 业大(20944)
- 策(20861)
- 商业(19982)
共检索到636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森 呙小明
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欧班列"沿线21个重点国家相关数据,结合SBMundesirable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从多个维度对中国绿色投资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潜力巨大,但并未充分发挥;中国绿色投资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但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其中绿色投资规模效率的无效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体效率提升;绿色投资效率国别差异较大,部分国家之间已然形成了稳固的差异化空间集群,且表现出逐步扩张的趋势。此外,绿色投资效率还受到东道国内部投资环境影响:产业结构因素表现出对绿色投资效率的显著遏制作用,但是并不持续;制度因素和对外依存因素则显著促进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蒋晓威 卫云龙
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较为突出;②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立 杨玉春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沿线国家节能减排的现状,因此测算能源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GML指数法测度了沿线各国2006-2015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趋势,并从区域差异、收入水平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只有少数国家达到效率最优,国别差异较大。从区域来看,东南亚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南亚和西亚北非次之,中东欧和中亚地区最低;其GML指数变动呈现相似的空间格局。从收入水平来看,沿线不同收入组国家的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且近年来不同收入组国家能源效率差距存在缩小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际 齐梦龙 吴先华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设施联通”的标志性项目,已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战略性国际运输通道。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e Trade Analysis Project, GTAP),分3种情景测度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典型国家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欧班列促进了沿线典型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第二,总体而言,中欧班列的开通对部门产出的促进幅度较小,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第三,考虑到资本品部门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模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典型国家资本品部门产出的影响,认为中欧班列促进了沿线典型国家资本品部门的产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龙 杜德斌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网络,分别从全局和局域层面考察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模式,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生结构效应、行动者-关系效应和协变量网络效应剖析投资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投资网络全局结构呈现"东亚和东南亚密集、中东欧隔断和中亚游离"的格局,投资活跃度整体偏低,高介数节点集中于少数核心国家。(2)模体分析体现了互惠性在沿线国家投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区域投资集团化特征不显著,中国和印度、新加坡和波兰具有相似的投资模式,俄罗斯主要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3)国家的经济水平是影响投资网络形成的关键因子,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间投资行为差异显著,高经济水平国家之间具有相互投资倾向,高经济水平和中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具有对外投资倾向。(4)资源寻求型投资和技术寻求型投资是具有网络形成的重要推力,然而市场寻求型投资的驱动力较弱,且不存在劳动力寻求型投资;空间邻近、共同语言和投资协定的签订是该区域投资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因此,中国要发挥在网络中的枢纽优势,遵循适度均衡化的原则,重塑沿途国家投资格局,引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目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意义。[方法]运用碳足迹工具,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21年的粮食主产区农户样本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无效率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碳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碳生态效率平均为3.125,生产投入的碳排放以化肥施用和机械使用为主。(2)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平均为0.514,进一步对无效率项的分解表明,农药超标使用、人工投入冗余是造成环境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购买农业保险、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结论]农户粮食生产普遍缺乏效率,要素利用率低与污染过量是限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应加快推动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增加农田污染监测点位,指导农户农药科学使用,推进粮食生产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施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欧班列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的影响研究
交通便利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
我国电能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BM超效率模型的分析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检验
兰州-西宁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ML和Tobit模型的分析
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
“中四角”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期望产出SBM-DEA和地理探测器模型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