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9)
- 2023(7466)
- 2022(6335)
- 2021(5941)
- 2020(5343)
- 2019(12441)
- 2018(12178)
- 2017(24294)
- 2016(12758)
- 2015(14065)
- 2014(13925)
- 2013(14024)
- 2012(13127)
- 2011(11888)
- 2010(12447)
- 2009(12213)
- 2008(12254)
- 2007(10982)
- 2006(10260)
- 2005(9567)
- 学科
- 济(54874)
- 经济(54809)
- 业(39458)
- 管理(36414)
- 企(30719)
- 企业(30719)
- 方法(23990)
- 数学(21617)
- 数学方法(21343)
- 中国(19312)
- 财(16743)
- 制(14302)
- 农(14189)
- 银(13288)
- 银行(13278)
- 行(12692)
- 融(11767)
- 金融(11767)
- 贸(11275)
- 贸易(11265)
- 险(11182)
- 保险(11091)
- 易(10987)
- 务(10405)
- 财务(10373)
- 财务管理(10347)
- 业经(9908)
- 企业财务(9897)
- 地方(8940)
- 农业(8606)
- 机构
- 大学(188765)
- 学院(184433)
- 济(82933)
- 经济(81318)
- 管理(71638)
- 研究(63393)
- 理学(60254)
- 理学院(59612)
- 管理学(58627)
- 管理学院(58267)
- 中国(54054)
- 财(45262)
- 京(39989)
- 财经(34928)
- 科学(33906)
- 经(31699)
- 所(31651)
- 中心(28353)
- 研究所(27949)
- 江(27221)
- 北京(26582)
- 财经大学(26180)
- 经济学(26024)
- 农(24586)
- 经济学院(23448)
- 院(22726)
- 范(22663)
- 师范(22487)
- 州(22024)
- 业大(21996)
- 基金
- 项目(111344)
- 科学(88210)
- 基金(83409)
- 研究(82291)
- 家(72573)
- 国家(71599)
- 科学基金(60890)
- 社会(54061)
- 社会科(51327)
- 社会科学(51307)
- 基金项目(42747)
- 省(39893)
- 自然(38458)
- 教育(37706)
- 自然科(37576)
- 自然科学(37564)
- 自然科学基金(36902)
- 资助(36012)
- 划(34546)
- 编号(32584)
- 成果(28306)
- 部(26255)
- 重点(24812)
- 教育部(23021)
- 发(22900)
- 国家社会(22724)
- 课题(22391)
- 创(22151)
- 人文(22148)
- 性(22035)
共检索到29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布局优化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文章基于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广延边际)和投资规模(集约边际)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进行优化决策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劳动力禀赋与市场规模对区位选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然资源、技术水平与市场规模对投资规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政府稳定性、国家腐败程度、法律与秩序对区位选择和投资规模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第一阶段的区位选择与第二阶段的投资规模存在明显的因素决策差异,加大对低政治风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投资力度可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布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绍凯 张广来 张杨勋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空间布局优化创造了平台和机遇。本文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从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在"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距离因素中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与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的经济、技术、资源禀赋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异质性偏好",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和国家距离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较发达国家;高技术水平国家综合投资风险指数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低技术水平国家,而低技术水平国家的国家距离因素对我国OFDI的影响显著低于高技术水平国家;我国OFDI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文革 傅诗云 黄玉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瀚然 胡庆江
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对投资效率、投资潜力和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和投资潜力主成分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通过两者的组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效率高潜力高、效率高潜力低、潜力高效率低、潜力低效率低"四种类型,在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应优先投资"效率高潜力高"国家、"效率低潜力高"国家的结论。需要从准确定位投资区位与投资类型、系统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两方面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结构、引导我国资本更好地"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成为区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构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衡量各国风险并划分出投资风险低、中、高三个区域,为改善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继勇 李知睿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经济结构失衡且增长乏力、自然环境破坏加剧和宗教民族冲突肆虐等问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将面临政治、经济、文明与宗教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企业三方应该实现联动,加强对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超 蓝庆新
文章从国际直接投资视角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重点探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特征与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2021年共42个沿线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总体表现出抑制效应,属于“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债务风险抑制过程表现出“滞后→急释→缓释”的动态非线性特征,且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是发挥抑制效应的重要渠道,同样表现出非线性传导特征。实证结果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并发现对于不同债务风险水平及所属不同地区的样本国家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文章不仅丰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还从根本上驳斥“债务陷阱论”,缓解了沿线国家“债务焦虑”,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事实依据与决策参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卫平东 孙瑾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时,面临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一带一路"多为欠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律效率低下且体系不完善,加上所需的投资又大多以铁路、公路、海港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存在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欧地区 外国投资 风险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涛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效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重要举措。选取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偏好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而规避金融风险的特征;市场规模、资源禀赋动因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偏好;国家治理环境和金融监管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有异质性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优化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可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削减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思明 朱明侠
构建投资便利化衡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在确定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得分的条件下,采用固定效应的检验方法考察2008-2016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便利化、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拉动作用;而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距离对OFDI呈负向影响。未来中国应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合作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通过推动区域投资一体化,带动跨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宇鹏
自"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层次,基建项目发展势头尤为迅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一般由国有企业为主导,经历了从立项招标,竞标,落地实施,到最后完成项目的过程,期间往往伴随较高的专用性资本投入。沿线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法律制度环境各不相同,导致契约环境水平呈现两极化。面对契约环境较差的国家,中国的对外投资存在巨大的"敲竹杠"风险,解决高资产专用性的"敲竹杠"问题与改善目标国的契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特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为例,探讨我国对外投资所存在的资产专用性风险,并就其规避机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振林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盟国家时首倡,得到7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后展开的一个重大开放举措。其目标是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扩大对外合作,从而促进国内改革,服务国内发展。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2017年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形成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涵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