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2)
2023(13563)
2022(10960)
2021(9942)
2020(8107)
2019(18118)
2018(17825)
2017(35065)
2016(18816)
2015(21147)
2014(21155)
2013(21550)
2012(20281)
2011(18435)
2010(19000)
2009(18189)
2008(18217)
2007(16730)
2006(15523)
2005(14342)
作者
(55686)
(46667)
(46561)
(43513)
(29450)
(22265)
(20960)
(18098)
(17611)
(16696)
(15940)
(15456)
(15117)
(14839)
(14351)
(14069)
(13632)
(13520)
(13457)
(13368)
(11734)
(11663)
(11358)
(10760)
(10585)
(10455)
(10437)
(10382)
(9373)
(9243)
学科
(95201)
经济(95089)
(86442)
(67726)
企业(67726)
管理(63604)
(47482)
方法(32895)
农业(31797)
业经(31755)
中国(28894)
(26124)
数学(24930)
数学方法(24826)
地方(24745)
(21019)
技术(18470)
(17539)
财务(17523)
财务管理(17499)
(16635)
贸易(16619)
企业财务(16528)
(16416)
(16149)
(15971)
(15822)
银行(15810)
(15484)
(15455)
机构
学院(287861)
大学(278718)
(128959)
经济(126519)
管理(114085)
研究(97106)
理学(96684)
理学院(95709)
管理学(94696)
管理学院(94153)
中国(79550)
(60011)
(58995)
(58358)
科学(55061)
(49048)
(46499)
财经(46429)
中心(44993)
农业(44237)
研究所(43473)
业大(42532)
(41871)
经济学(38311)
北京(37409)
(36783)
(36197)
师范(35934)
经济学院(34655)
(34031)
基金
项目(177379)
科学(141913)
研究(136684)
基金(127948)
(109051)
国家(107886)
科学基金(93683)
社会(90346)
社会科(85398)
社会科学(85378)
(72109)
基金项目(67945)
教育(59563)
(58094)
编号(57102)
自然(56020)
自然科(54655)
自然科学(54641)
自然科学基金(53678)
资助(50084)
成果(45404)
(45209)
(39677)
(39624)
重点(39290)
(39158)
课题(38654)
发展(37651)
国家社会(37188)
(37060)
期刊
(160768)
经济(160768)
研究(88512)
中国(61598)
(60856)
(46161)
管理(45015)
农业(40969)
科学(38595)
学报(36960)
(34511)
金融(34511)
业经(32803)
大学(29549)
学学(28226)
教育(26646)
技术(26447)
经济研究(23220)
财经(23076)
问题(22219)
(21135)
(19933)
技术经济(17210)
(15737)
世界(15710)
商业(15522)
农村(15387)
(15387)
农业经济(15118)
经济问题(15016)
共检索到456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树  程尧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实行水旱轮作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肥土壤、防治病害杂草、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揭示了实行水旱轮作的理论依据,探讨了水旱轮作的运作技术及前景展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桂权  曾雄生  
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传统,在此基础上的合理轮作、注重施肥及适当休耕保证了土地肥力的长久不衰。在轮作制度方面,传统农业形成了北方以豆谷轮作为主,南方以粮肥轮作为主的基本模式。虽然自战国后,土地的休耕制度被逐步取消,但北方的耕作法中,如代田法、区种法、亲田法都有休耕的效果,南方稻田也有普遍的冬季休闲制。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建立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我国农业史上合理的轮作与休耕经验对今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子平  雷红梅  李新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评价、模式、区域类型划分以及技术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传敏  曹翠玉  
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潮土、黄棕壤和红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均提高,回旱后则降低,其中红壤最显著,这与土壤中Fe氧化物含量不同有关;淹水使3类土壤的磷肥肥效均降低,其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外加磷肥在潮土中主要转化为CaP,OP和AlP,红壤中则主要转化为FeP,AlP和O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仰麟  韩荡  
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它的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两方面。持续性,包括农业景观持续性的最终目标在于人类与其环境的整体协调,即广义的人类生态整体性。持续性研究涉及广阔的地域空间,其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空间途径。这一认识是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持续农业发展的理论出发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军  张福锁  毛达如  吕世华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施肥措施对四川水早轮作土壤小麦缺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锰条件下喷施锰肥、深耕均显著减轻小麦缺锰症状、改善小麦锰营养,从而提高籽粒产量;秸秆覆盖和猪粪对小麦缺锰症状影响相对较小,小麦产量略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各处理的整体效果依次为:喷施锰肥>深耕>稻秸覆盖>猪粪和对照。以上结果说明,水早轮作土壤上小麦缺锰与根系不能有效利用底层土壤中的有效锰有关。因此,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及其利用底层土壤有效锰的能力将是避免水早轮作田小麦缺锰的重要途径。不同基因型小麦比较,耐缺锰基因型3317的缺锰症状较轻,植株地上部锰累积量高,而锰敏感基因型川麦22则正好相反,表明3317较强的吸收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亚平  刘鲁君  
农业开发活动属于自然资源开发 ,一切开发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 ,但农业开发类型多 ,开发区域不同 ,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同。本文论述了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农业开发的主要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国庆  
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 ,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区域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讨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及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论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客观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障四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维度,筛选出反映4个维度的22个指标,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我国农业可持续能力评价模型。利用统计年鉴2000-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各省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综合得分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最高,中部和西部部分省份次之,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最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  
农业持续发展的区域政策调控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罗其友区域政策调控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在阐述区域政策概念、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业区域政策调控目标和若干区域政策选择。农事活动总是与一定的不可移动的空间相联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 ,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彬  蔡典雄  华珞  Hoogmoed W B  Oenema O  Perdok U D  
从农业活动对全球变化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而导致全球性土壤保持需求的迫切性增加出发,追踪了国外土壤保持耕作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动态;对中国该领域研究发展现状和研究水平,从时间、深度、方法、生产应用等方面与国外进行了比较分析。中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严重的农业大国,而从全球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土壤保持耕作面积目前仅占全球保持耕作面积的0.2%,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1%,其现状与中国耕地资源和环境的继续退化以及对土壤保持耕作需求的增加极不相符。加强中国土壤保持耕作系统研究和土壤保持耕作“节能固碳”长期建设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变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鉴于中国土壤保持耕作领域研究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乐  戴志刚  任涛  周先竹  王忠良  李小坤  丛日环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湖北省孝南、松滋、应城等14个县(市、区)开展水稻-油菜和水稻-小麦2种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氮肥习惯3次施用、氮肥习惯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油菜及小麦产量、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对比秸秆还田下的2种轮作模式,增施氮肥对稻油轮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伟咏  漆雁斌  韦锋  邓鑫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安全的主要瓶颈,提高用水效率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测度不同轮作模式、灌溉方式下的水稻灌溉用水效率,对于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选择节水模式、完善灌溉用水政策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西南地区797份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DEA-Tobit模型,测度和分析农户灌溉用水效率,探讨不同水旱轮作模式、灌溉方式对水稻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并对变量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解决。结果表明:总体上水稻灌溉用水效率平均为0.1378,规模效率平均为0.5498,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2745,水资源利用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明生  樊红柱  吕世华  曾祥忠  石孝均  刘维震  江荣风  张福锁  
本文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系统养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管理策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需求不同步;没有考虑环境养分供应与水旱轮作系统养分动态特征。养分管理应当遵循:从整个轮作系统出发调控养分,综合应用各种养分资源,根据不同养分资源的特征确定管理策略,以及综合应用减少养分损失,高产栽培等农作技术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