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3)
- 2023(7903)
- 2022(7164)
- 2021(6752)
- 2020(5992)
- 2019(14055)
- 2018(14269)
- 2017(28066)
- 2016(15550)
- 2015(18137)
- 2014(18537)
- 2013(18426)
- 2012(17698)
- 2011(16101)
- 2010(16766)
- 2009(15841)
- 2008(16077)
- 2007(15040)
- 2006(13187)
- 2005(12086)
- 学科
- 济(64127)
- 经济(64049)
- 管理(41542)
- 业(40952)
- 企(31517)
- 企业(31517)
- 方法(29900)
- 数学(26442)
- 数学方法(26199)
- 农(19651)
- 中国(19530)
- 财(17502)
- 制(14921)
- 贸(13999)
- 贸易(13992)
- 易(13631)
- 学(13579)
- 业经(12580)
- 农业(12429)
- 银(12351)
- 银行(12320)
- 行(11752)
- 地方(11644)
- 融(11254)
- 金融(11250)
- 和(10224)
- 务(10045)
- 财务(10019)
- 财务管理(9972)
- 理论(9925)
- 机构
- 大学(234246)
- 学院(233454)
- 济(95063)
- 经济(92846)
- 管理(84324)
- 研究(78380)
- 理学(70871)
- 理学院(70010)
- 管理学(68786)
- 管理学院(68345)
- 中国(61715)
- 京(50711)
- 科学(47856)
- 财(47714)
- 所(41528)
- 农(40607)
- 财经(37199)
- 江(37077)
- 研究所(36996)
- 中心(36485)
- 业大(33978)
- 经(33390)
- 北京(32899)
- 农业(32080)
- 范(31194)
- 师范(30874)
- 州(29760)
- 经济学(29555)
- 院(27534)
- 财经大学(27200)
- 基金
- 项目(140088)
- 科学(107025)
- 研究(104756)
- 基金(98162)
- 家(85658)
- 国家(84516)
- 科学基金(69627)
- 社会(63202)
- 社会科(59598)
- 社会科学(59576)
- 省(54942)
- 基金项目(51696)
- 教育(48933)
- 划(46358)
- 编号(45312)
- 自然(43569)
- 自然科(42388)
- 自然科学(42372)
- 自然科学基金(41599)
- 资助(41370)
- 成果(38794)
- 重点(31740)
- 部(31575)
- 课题(31218)
- 发(30481)
- 创(28269)
- 性(27509)
- 项目编号(26927)
- 科研(26907)
- 大学(26718)
共检索到36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其琛 展凯莉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积累和超高净值客户的增加,使得家族信托行业作为信托行业回本溯源、蓬勃兴起的一片蓝海。家族信托是金融业回归实体经济的代表,在税收筹划、财富管理和破产隔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能,本文仅就家族信托的破产隔离功能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结合国内外信托法对此问题的规定进行比较和借鉴,探讨实现家族信托破产隔离功能的法律障碍,以期对我国完善家族信托破产隔离功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凯更 吴国基
目前,信托所具有的破产隔离功能尚未被破产法律实务界充分关注。本文分析了破产管理人在处理信托的委托人、受益人和受托人作为债务人时,应如何对上述主体的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进行准确区分,进而推动信托破产隔离机制的实现。本文建议,在我国现阶段尚未落实信托登记制度的情况下,破产管理人应将调查重点放在信托财产初始形态与后续变更形态之间的关联转换方面,对在信托运用过程中以不同财产形式出现的信托财产进行准确认定。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凌云
随着遗嘱信托被写入《民法典》,以及家族财富传承与规划的需求不断增长,信托资产跨境配置越来越多,可以预见与家族信托有关的涉外纠纷将日益涌现,法律冲突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涉外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的规定尚不完善。第一,家族信托的当事人“协议”选择信托适用的法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实现,因为信托可以通过单方法律行为即可设立。第二,当事人对信托适用的法律进行选择的权利没有限制,极易与既有法律相悖。第三,目前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所规定的默认规则可能会与既定法律相冲突,也会带来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信托制度的发展。因此建议我国的信托法律适用法借鉴《海牙公约》和英美法的经验,采纳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并重,以及分割法律适用原则,推动《信托法》的修法并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及其谈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杰
家族信托应界定为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家庭财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为受益人的利益,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行为。我国家族信托除采取现有的他益信托运作模式之外,还可采用自益转他益信托/遗嘱代用信托、他益转他益信托/受益人连续型信托、自益信托等运作模式,而具体选择何种运作模式,则依委托人保护、传承和管理家族财产的个别需求而定。家族信托的运作需要构建相应的法律规则。为此,应引入遗嘱代用信托和受益人连续型信托类型;设计家族信托登记规则;限定家族信托受托人的权利,调整家族信托受托人的亲自管理义务,增设家族信托受托人的公平义务;设置家族信托监察人和受益人大会;确立家族信托变更与终止特别规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贝妮 刘沛佩
我国家族信托的起步较晚,2012年下半年我国内地首只家族信托产品在酝酿多年后面世,虽然一时跟风者众多,市场反响也颇为强烈,但受限于我国家族信托制度的缺失,信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障碍未解决,家族信托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并不顺畅。文章从家族信托的案例出发,探究我国发展家族信托的障碍与解决之道。
关键词:
家族信托 信托登记制度 不动产信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成 赵永兵
被证券化资产信用的独立性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特征,而"破产隔离"和"真实销售"是实现其本质特征的最基本环节。在"破产隔离"中,特殊目的载体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中心。特殊目的载体的组织形式不同,它所达到的"破产隔离"效果也就不尽相同。应对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采用公司组织形式的"破产隔离"效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对其法律成本进行探讨。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公司 破产隔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家族信托成为许多高净值人士青睐的财产处分方式。相较于一般信托,家族信托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信托制度的本源价值,即信任、托付以及对财产的有效利用。但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把家族信托当作一种投资型信托产品的认知偏差,家族信托在运营中也面临着法制困境,具体表现为家族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家族信托登记制度有待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制度支持。为推进我国家族信托业务有序发展,建议在《信托法》中明确和强化委托人与受益人的权利规范,对受托人引入审慎投资者规则、信托事务处理义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新强
我国以信托的形式来充当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但是将信托运用于ABS中时存在破产隔离失效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源于信托在引入我国之后发生了异化。在立法上,我国《信托法》对信托的定义违背了其本义。在实务中,资产支持证券的分级进一步影响了信托关系的法律效力。同时,信托与资产证券化之间也存在不兼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本要求是加强受托人主动管理的职能,以防止信托沦为通道工具。
关键词:
信托 资产证券化 破产隔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凌畅
资产证券化制度设计中所欲达到的"破产隔离"状态,使得原始权益人向SPV转让拟证券化资产时须做到"真实出售"。但在信托模式下,需要构建一种"对价他益信托",才能同时满足信托法和破产法对财产转移的要求。但无疑,此种架构与信托基本法理相互冲突。所以,"信托独立性"与"破产隔离"的天然契合,是一种亟待祛魅的幻象。在此基础上,须重构资产证券化的公司模式,解决好"能否仅以债权出资设立公司"、"股权众筹的可行性与政策红线"及"子公司能否向母公司回购自身股份"三个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及实践铺平道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峰
基于诸多现实根源,家族信托应运而生,借此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国内众多机构陆续启动,并大力拓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无疑将使信托业回归投资事务管理工具的本质,并有望成为信托业转型支点。作为舶来品的家族信托在国内迎来发展蓝海的同时,虽然前景可期,但仍面临"信托登记生效主义"、税收制度不健全、业务管理经验不足等多重障碍,其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并不成熟。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家族信托 财富传承 现实根源 发展障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邱峰
基于诸多现实根源,家族信托应运而生。国内众多机构陆续启动,并大力拓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无疑将使信托业回归投资事务管理工具的本质,并有望成为信托业转型支点。作为舶来品的家族信托在国内开展迎来发展蓝海的同时,虽然前景可期,但仍面临"信托登记生效主义"、税收制度不健全、业务管理经验不足等多重障碍,使之大面积推广的时机并不成熟。中国版家族信托可谓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家族信托 财富传承 现实根源 发展障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业顺 李建胜
资产证券化以其融资结构的创新和资本利用率高的特点,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我国的资本环境也适时引入了资产证券化,并已进行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尝试。而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环境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隔离机制的有关问题,主要从SPV的独立、SPV的设立方式以及资产转移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风险隔离机制。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SPV独立性 风险隔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欣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信托相关法律规定对信托破产隔离职能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破产隔离职能尚不完善的观点,并将信托的托管与基金托管进行比较后,提出将基金独立托管人制度引入到信托托管中,可以有效控制信托中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
信托 破产隔离 托管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小明
眼下,中国的私人财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财富创造的动力开始转型,过去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以贸易、实业与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财富创造方式不再有效,创新将成为未来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因此,私人财富俱乐部将会重组,一大批财富拥有者将受到财富创造动力转型的冲击,部分财富拥有者将因不具有创富新动力而不再能够创造新财富,而抓住未来创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小江
资产证券化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工具,它的发展有赖于破产隔离机制的有效发挥。破产隔离机制不仅给资产证券化的各个参与者带来了收益,而且还提高了资产运营的效率。目前,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破产隔离,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破产隔离制度的法律定义与评价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